1樓:匿名使用者
“知識就是力量”的下一句是什麼,是“而大多的知識是拿來炫耀的”嗎?
是培根的《論求知》或《談讀書》嗎?
論求知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當你處世行
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
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域性,卻唯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求知太慢會弛惰,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的
書呆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和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
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唯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
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
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
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鑽研,仔細
揣摩。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
書,則要精讀,細讀,反覆地讀。
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後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只限於質量粗劣的書。
否則一本好書將象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辯是非,作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
因此,如果一個人還原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一個人只願孤
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很
狡黠,才能掩飾他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
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
可以通過運動為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
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
數學稍不仔細就去出錯。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
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於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學,如此等等。這種種頭腦上的缺
陷,可可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只有學習才能使人完善,只有不斷的創造性勞動才能使人完美。培根告訴我們,每個人
都可能變得完美,因為前人給我們積累了豐富的思想、文化、精神食糧,還為我們指明瞭個人
發展的路徑和手段,如果能不被現實浮華的風氣所惑,任何人都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習呢?課堂裡如果沒有心靈的交流,沒有思想的碰撞,就不會有真正的學習。
如果沒有用心去讀書,誰都無法學到真正的知識,讀書也是同作者進行心靈的交流,沒有心靈的交流,
就不能領會作者的本意。一切的學習,都要用真誠的心去對待,唯如此才能獲得於個人發展有價值的知識。
需要那一句,自己看看。
2樓:
此句出自英國的弗朗西斯 培根的著作《沉思錄》的一個片段,只有這麼一句話,是沒有下一句的哦。
或者有一個對聯是這麼寫的,您參考一下吧
開卷有益,知識就是力量
下筆生神,書籍好似源泉
知識就是力量的下一句是什麼?請告訴我!
3樓:匿名使用者
知識就是力量,奮鬥改變人生。
4樓:泠楓韻
我記得不太清了,大致意思是知識就是力量,膽量的大小並不取決於知識本身,而取決於知識傳播的深度和廣度
5樓:肥蔥頭
樓主你好,此句出自英國的弗朗西斯 培根的著作《沉思錄》的一個片段,只有這麼一句話,是沒有下一句的哦。
諺語「人多力量大」的下一句是什麼
人多力量大的下一句是 柴多火焰高 後句比喻。比喻集體的力量是很大的。周立波 山鄉巨變 續篇 一切工夫,三天全都完了。幫忙的人只喝了幾桶涼茶。王菊生這回深深感動了,也真正地認識了集體的力量。真是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他堂客也說。擴充套件資料相似諺語1 眾人種樹樹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2 眾人一條心,...
學而時習之的下一句是什麼學而時習之,下一句是什麼?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釋義 學習過後時常地複習它,不也很愉快嗎?學 繁體字為 學 造字意象表示屋內士子雙手捧著 爻 表示 易經 在讀書 辨識 和參悟中。廣韻 解釋 學,識也。說文 解釋 學,覺悟也。當代,人們普遍將古代 的 學 等同於現代的 學習 即表示 從閱讀 聽講 研究 實踐中獲得知識或技能。而...
打鐵沙鍋的下一句是什麼,打破砂鍋下一句是什麼
打破沙鍋 問 紋 到底 解釋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出處 英烈傳 第三十一回 那道人笑了一聲,便道 你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見 打破沙鍋問到底 示例 我們必須絞腦筋。陶行知 普及現代生活教育之路 典故 打破砂鍋 問到底 因為 紋 同 問 同音,當打破砂鍋時,眼見從鍋邊直到鍋底裂開長紋,問到底 是 紋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