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在文學與政治上有何成就,魯迅在文學與政治上有什麼成就?

2022-02-20 18:47:01 字數 4863 閱讀 2121

1樓:3w沒名字

王安石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政治家,列寧也稱他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他的政治才能在中國歷史上都是數得上號的。**學才能,在詩詞和文學上都有傑出成就。

王安石(2023年12月18日-2023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曆二年(2023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2023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

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2023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2023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鍾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

紹聖元年(2023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 ,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哲學上,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乙個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 「王荊公體」。

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魯迅在文學與政治上有什麼成就?

王安石的文學成就

2樓:了凡學長

1、散文

王安石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學創作和政治活動密切地聯絡起來,強調文學的作用首先在於為社會服務,強調文章的現實功能和社會效果,主張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貫徹了他的文學主張,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具有較濃厚的政治色彩。

王安石的論說文,針對時政或社會問題,觀點鮮明,分析深刻,長篇則橫鋪而不力單,短篇則紆折而不味薄,闡述政治見解與主張,結構謹嚴,說理透徹,語言樸素精練 ,具有較強的概括性與邏輯力量,為推動變法和鞏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成果起了積極的作用。

王安石的短文,直陳己見,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形成了「瘦硬通神」的獨特風貌,如史論《讀孟嘗君傳》,全文不足百字,然而層次分明,議論周密,詞氣凌厲而貫注,勢如破竹,具有不容置辯的邏輯力量。還有一部分山水遊記散文,簡潔明快而省力,亦記遊,亦說理。

2、詩歌

王安石的詩歌,大致可以以熙寧九年(2023年)王安石第二次罷相為界分為兩個階段,在內容和風格上有較明顯的區別。前期創作主要是「不平則鳴」,注重社會現實,反映下層人民的痛苦,傾向性十分鮮明,風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後,心情漸趨平淡,大量的寫景詩、詠物詩取代了前期政治詩的位置。

後期創作「窮而後工」,致力於追求詩歌藝術,重煉意和修辭,下字工、用事切、對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當時詩壇上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 張舜民評:「王介甫(詩)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欲有尋繹,不可得矣。

」3、詞王安石的詞,今存約二十餘首,大致可分為抒寫情志和闡釋佛理兩類,「瘦削雅素,一洗五代舊習」。

其抒情詞作,寫物詠懷,多選空闊蒼茫、淡遠純樸的形象,營造出乙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他的《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豪縱沉鬱,同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一詞,共開豪放詞之先聲,給後來詞壇以良好的影響。

擴充套件資料

軼事典故。

1、清廉樸素

王安石做宰相的時候,兒媳婦家的親戚蕭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訪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請他吃飯。第二天,蕭氏子穿盛裝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會用盛宴招待他。過了中午,他覺得很餓,可是又不敢就這樣離開。

又過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餚都沒準備。蕭公子心裡覺得很奇怪,喝了幾杯酒,才上了兩塊胡餅,再上了四份切成塊的肉,上飯後,旁邊只安置了菜羹罷了。蕭氏子很驕橫放縱,只吃胡餅中間的一小部分,把四邊都留下。

王安石就把剩下的餅拿過來吃了,那個蕭公子很慚愧地告辭了。

2、不邇聲色

王安石任知制誥時,王安石的妻子吳氏,給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問:「你是誰?

」女子說自己是「家欠官債、被迫賣身」而來。王安石聽罷,不僅沒收她為妾,還送錢給她,幫助她還清官債,使其夫婦破鏡重圓。

有人告訴王安石的夫人,說她丈夫喜歡吃鹿肉絲。

在吃飯時他不吃別的菜,只把那盤鹿肉絲吃光了。夫人問,你們把鹿肉絲擺在了什麼地方?大家說,擺在他正前面。

夫人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調換了一下,鹿肉絲放得離他最遠。結果,人們才發現,王安石只吃離他近的菜,桌子上照常擺著鹿肉絲,他竟完全不知道。

3樓:

從文學角度總觀王安石的作品,無論詩、文、詞都有傑出的成就。

北宋中期開展的詩文革新運動,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動,對掃除宋初風靡一時的浮華余風作出了貢獻。但是,王安石的文學主張,卻過於強調「實用」,對藝術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

他的不少詩文,又常常表現得議論說理成分過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韻味。還有一些詩篇,論禪說佛理,晦澀乾枯,但不失大家風範。

1、散文

王安石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學創作和政治活動密切地聯絡起來,強調文學的作用首先在於為社會服務,強調文章的現實功能和社會效果,主張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貫徹了他的文學主張,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具有較濃厚的政治色彩

2、詩歌

大致可以以熙寧九年(2023年)王安石第二次罷相為界分為兩個階段,在內容和風格上有較明顯的區別。

前期創作主要是「不平則鳴」,注重社會現實,反映下層人民的痛苦,傾向性十分鮮明,風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後,心情漸趨平淡,大量的寫景詩、詠物詩取代了前期政治詩的位置。

後期創作「窮而後工」,致力於追求詩歌藝術,重煉意和修辭,下字工、用事切、對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當時詩壇上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

3、詞今存約二十餘首,大致可分為抒寫情志和闡釋佛理兩類,「瘦削雅素,一洗五代舊習」。

其抒情詞作,寫物詠懷,多選空闊蒼茫、淡遠純樸的形象,營造出乙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他的《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豪縱沉鬱,同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一詞,共開豪放詞之先聲,給後來詞壇以良好的影響。

蘇軾和王安石,誰的政治才能高,誰的文學才能高?

4樓:匿名使用者

***才能,王安石要高的多,他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政治家,列寧也稱他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他的政治才能在中國歷史上都是數得上號的。而蘇軾,因為他的浪漫主義色彩太濃,連政治家的頭銜都沒有。

**學才能,兩人同屬唐宋八大家。在詩詞和文學上都有傑出成就,實在不好區分高下。不過文學名氣上,蘇軾要高出一籌。

蘇軾(2023年1月8日—2023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欒城。

嘉祐二年(2023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2023年),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巨集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他工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王安石(2023年12月18日-2023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曆二年(2023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2023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

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2023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2023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鍾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

紹聖元年(2023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 ,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哲學上,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乙個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 「王荊公體」。

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5樓:遺涼

他們二人都是唐宋八大家文學都很好,但是王安石在實行「王安石變法」時,蘇試作為保守派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迫離開京師遊覽天下風景寄情於詩詞中,所以我們可看到蘇試詞多大家覺得他文學高而政治能力差,其實蘇試在地方任官時治安也是非常好的,由於中國君王史記錄是記好不記壞記大不記小的,所以正史中蘇試的政治功績很少,大家才認為他政治能力差,當時王安石在變法所以他的記載正史多而且是褒義,但王安石變法最終是變法失敗的,而後才有大量好作品,所以說評價歷史人物要客觀全面。

6樓:西斯者

王安石、蘇軾文學才能都很高,都是唐宋八大家,但蘇軾文學才能更突出,王安石政治才能更突出

7樓:

王安石政治才能高,蘇軾文學才能高

8樓:暨慧英

差不多,蘇軾的詩歌好一點

9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在文學上沒的說,在政治上當個部長省長頂天了,王安石天生總理的料。

新中國成立後經濟和政治上有什麼成就?

但丁的文學地位與文學成就但丁在歐洲文學史上的地位

被恩格斯譽為 中世紀的最後一位 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的阿利蓋利 但丁 1265 1321 義大利詩人,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 神曲 留名後世。恩格斯評價說 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的,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

秦朝的政治制度與先秦時期的政治制度在本質上有何不同

秦朝已經進入乙個完全的封建制社會,各種政治制度相對已經很完善了,舉例來說,秦朝都叫皇帝了,而先秦只是叫大王,因為先秦時還是屬於東周,說白了先秦那時只是臣,而秦朝時是君了,另一方面,先秦還是奴隸制社會 算是聯邦制政治體系,秦朝可以說是君主立憲 集權了 1 秦朝是我國第乙個統一的 集權的封建國家。因此本...

在我國文學史上,李白與蘇軾的文學地位究竟誰比較高

蘇軾和李白身處不同的時代,對比兩者須從具體的時代環境出發。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以 謫仙人 自居。其個性特點的形成是有諸多因素的。從出身看起,據記載,李白的先世居住於碎葉,神龍之初入蜀,定居綿州昌隆縣清廉鄉。在蜀地生活了二十年左右。這二十年的生活經驗及其蜀地特殊的地理環境影響了李白氣質性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