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理學家所說的道統

2022-03-07 04:06:42 字數 5001 閱讀 2491

1樓:予意在山水

儒家傳道的脈絡和系統。孟子認為孔子的學說是上接堯、舜、湯、周文王,並自命是繼承孔子的正統。 道統"一詞是由朱子首先提出的,他曾說過:

"子貢雖未得道統,然其所知,似亦不在今人之後。"(《與陸子靜·六》,《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 "若只謂"言忠信,行篤敬"便可,則自漢唐以來,豈是無此等人,因其道統之傳卻不曾得?亦可見矣。

"(《朱子語類》卷十九) "《中庸》何為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

"(《四書集注·中庸章句序》) 朱子雖然最早將"道"與"統"合在一起講"道統"二字,但道統說的創造人卻並非朱子,而是千百年來眾所公認的唐代的儒家學者韓愈。

道統指的是什麼思想?

2樓:傾蓋如故

道統,是儒家思想,天道的傳播脈絡,起源於黃帝。天道心法古代是依靠心傳,歷經西元前兩千年的心傳後,只留心法不見心傳,從老子而分支形成了兩支中國的古老的思想體系,即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儒家傳道的脈絡上接堯、舜、湯、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到了孔子形成儒家學派,傳至子思、孟子。獨存心法不見心傳。這符合韓愈之說,我們現在的儒家思想遺失了心傳。

只是道教將老子道教化,韓愈的現實主義排除宗教而淡漠了老子。

擴充套件資料

自從韓愈提出道統說以來,歷來解說道統者都未能超出韓愈道統說的框架,即從"道"與"統"兩個方面來理解道統。前者是邏輯的,後者是歷史的。甚至可以說,直到現代,人們對於道統的理解也並未超出韓愈的水平。

韓愈以及儒家學者所強調的道統,其哲學上的內涵究竟為何,或者說當儒者強調道統之時其用意如何,這些都尚有待於作出說明。朱熹則認為,儒家的道統是以周敦頤、二程(顥、頤)上承孟子的,而自己又繼周、程為儒家正統。

3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傳道的脈絡和系統。孟子認為孔子的學說是上接堯、舜、湯、周文王,並自命是繼承孔子的正統。

韓愈作《原道》,正式提出了所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關於道的傳授系統說,自稱自己繼承了真正的孔孟子道。是儒家的正宗,開啟的宋代道學的先聲。朱熹則認為,儒家的道統是以周敦頤、二程(顥、頤)上承孟子的,而自己又繼周、程為儒家正統。

道統說是封建統治階級的護身符,後來遭到反道學家的猛烈抨擊。

求高人解釋:正統和道統的區別是什麼?

4樓:愛笑的任玉傑

1、意義不同

正統指儒家學派一脈相傳的嫡系;

道統也**於儒家但指的是學術、思想傳承的脈絡和系統。

2、傳播思想不同

正統則傳承的是合乎禮節情理的思想,例如起於商末,定於周初的法律規定,嫡長子享有繼承優先權。具體規定為「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此宗法制度至三皇五帝起延續至上世紀,均是中華聖天子虞舜帝的正統嫡裔嫡長血脈。

道統,傳承的是衣缽(主義),得到「衣缽」的就是領袖。由毛開始,到華,到鄧(胡、趙),到江,到胡,再到習,思想、理論、重要思想、和諧社會、群眾路線,脈絡清晰一脈相承。「第十一次路線『鬥爭』」如果是「王張江姚」勝利了,傳承的也一樣是「毛思想」。

5樓:匿名使用者

1.正統,出自儒教聖經《春秋》一書,又稱法統、道統、禮儀之統,意思是以宗周為正,尊先王法五帝,為天下一統。《漢書》曰:

「《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己正統而已」。宗周包括血統上的嫡長子繼承制以及文化上的華夷之辨。周禮和春秋大義是衡量正統的標準,中原王朝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統,還往往標榜本朝皇帝先祖是五帝感生,以獲得政治上的統治合法性。

對正統的追求稱為撥亂反正、尊王攘夷。2.儒家學派爭奪正統之名,有「堯、舜、湯、文王、孔子、孟子、子思、曾子」為儒家正統,因此正統又指學派一脈相傳的嫡系。

3.正統也是明英宗在位的年號。 道統,儒家傳道的脈絡和系統。

孟子認為孔子的學說是上接堯、舜、湯、周文王,並自命是繼承孔子的正統。 道統"一詞是由朱子首先提出的,他曾說過:"子貢雖未得道統,然其所知,似亦不在今人之後。

"(《與陸子靜·六》,《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 "若只謂"言忠信,行篤敬"便可,則自漢唐以來,豈是無此等人,因其道統之傳卻不曾得?亦可見矣。"(《朱子語類》卷十九) "《中庸》何為而作也?

子思子憂道學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四書集注·中庸章句序》) 朱子雖然最早將"道"與"統"合在一起講"道統"二字,但道統說的創造人卻並非朱子,而是千百年來眾所公認的唐代的儒家學者韓愈。

請解釋一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意思

6樓:2zz嶺北

意思是:為天地確立起生生之心,為百姓指明一條共同遵行的大道,繼承孔孟等以往的聖人不傳的學問,為天下後世開闢永久太平的基業。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出自北宋大儒張橫渠,即張載(2023年—2023年)的《橫渠四句》。他的名言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因其言簡意巨集,歷代傳頌不衰。

下面是對「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深度解讀:

1、為天地立心。

天地本無心,但天地之間之所以生生不息,生化萬物,源頭何在?佛家認為每乙個個體生命都有自己的如來藏,其中含藏往世的善惡種子形成業力,支配來世的命運。是即天地的心意。

所以程明道說:「天地無心,以生物為心。」又說:「天地無心而成化。」因為天地生化萬物,只是生生之德的自然流行,並非有意生出這樣乙個大千世界。所以是「無心」而「成化」。

無心而有心(以生物為心),這是人對天地生生之德的親切理會,通過人的理會指點,天地生化萬物的心便顯立了。

2、為生民立命。

命有理命與氣命兩個層面,這兩層的命都不可傷害,不可棄廢,必須有以安立。儒家聖賢開顯的「安身立命」之道,正是為了生民。有了這個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卻能潛移默化,加上倫常政教的設施,使生民的生活有了依循,而得以護持生命,貞定活路,這就是「為生民立命」了。

3、為往聖繼絕學。

儒家聖人之學,自兩漢以下,而魏晉,而南北朝,而隋唐,千百年間,一直未能善續先秦儒家的學脈。無論生命之光,或哲學之慧,都開顯不出來。尤其唐末五代之時,華族的文化生命萎縮墮落極矣。

直到北宋之初,普天之下竟找不出乙個像樣的師表,所謂「學絕道喪」,實未過甚其辭。

到理學家出來,才復活了先秦儒家的形上智慧型,使天道性命(心性義理)之學,內聖成德之教,重新光顯於世。思想的領導權即已從佛教手裡拿回來,孔子的地位自然重新顯立。這一步「為往聖繼絕學」的功績,在人類文化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可惜滿清以來,士人心思卑陋,反而詬詆理學,這誠是學術上昧天良的一大憾事。

4、為萬世開太平。

儒家以「內聖為本質,以外王表功能」。功能之大者,便是開出太平盛世。而且不只是一時,而是為千年萬世開太平。「太平」二字與「太和」一樣,乃是儒家學術中最淵懿莊穆的觀念。

不過,儒家雖然具有開萬世太平的巨集願,也能在「道」的層次上講論天下為公的仁政王道,但在體制上則只成就了「治道」,而未能開出「政道」。

如今民主政治的體制,卻正是政治層面上的太平軌道,再加上科學,就更可滿足「開物成務」、「利用厚生」的要求。以民主科學配合儒家的禮樂教化以及「太平、太和」的理念,的確將可為人類世界開創無疆的休美。

擴充套件資料

「為往聖繼絕學」這個「聖」字不是僅僅講孔孟的,那是從堯舜開始的,從華夏三代文明開始的,三代文明的精華沉澱在六經,儒家則始終自覺傳承六經代表的中華文明的經典。

所以說,「為往聖繼絕學」,可以理解為,是要接續、繼承、復興、發揚從堯舜周孔到以後的中國文化的主流傳統,所以這裡的「學」,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儒家文化的發展,而是我們夏商周三代以來整個中華文明發展的乙個主流傳統,就是努力復興中華文化,甚至是整個人類文明。

上承我先祖披荊斬棘之功績,下開我子孫太平盛世之基業。無數過去的過去,未來的未來,都匯聚到乙個焦點——現在的我。對已知的,我瞭如指掌,對未知的,我成竹在胸。

在歷史的長河裡,在過去與未來構成的太極t圖之上,唯有我,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儒士胸襟何其坦蕩,志氣何其巨集大。

7樓:您輸入了違法字

含義:天地為萬物造化,為天地立心就是說讀書人通曉萬物造化之理,使天道彰顯。儒家學說關注生存的狀態,不談怪力亂神,而命有理命和氣命兩個層面,現在來講就是物質和精神,從物質上豐衣足食,精神上倫理政教,是百姓安身立命。

原句來自北宋思想家張載。

張載(2023年—2023年12月6日),字子厚,鳳翔郿縣(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世稱橫渠先生,尊稱張子,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三十八位。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因其言簡意巨集,歷代傳頌不衰。

張載與周敦頤、邵雍、程頤、程顥合稱「北宋五子」,有《正蒙》、《橫渠易說》等著述留世。

8樓:熱心網友

做人要有博愛濟眾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聖人之心,要為天下老百姓多多考慮,並要一生學習聖人所講的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哲理,這樣才能開創萬世太平的局面。

1、為天地立心:就是使生之為人能夠秉具博愛濟眾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聖人之心。實則,惻隱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仁所由出的起點。

以此馬一浮先生總結道:「學者之事,莫要於識仁求仁,好仁惡不仁,能如此,乃是為天地立心。

2、為生民立命:直接**於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盡心上》有云:「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通過修身致教,最後如果能而達到這樣一種境界,即不管乙個人的壽命是長是短,都能保持自己的性體全德,那麼這個生命個體就可以說已經安身立命了。

張載所標示的「為生民立命」,實即為「民吾同胞」來「立命」,其立命在於教,「修道之謂教」,此之謂也。

3、為往聖繼絕學:故「往聖」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絕學」者,孔孟先儒所弘揚之道學也。對儒學而言,孔子固然是集大成者,而宋的濂、洛、關、閩諸大家,則把儒學拓展提公升到乙個全新的階段。

真能闡揚承繼孔孟先儒之道統者,惟有宋儒。

4、為萬世開太平:所表達的是先儒也是宋儒的永恆政治理想。

「開」期待之謂。「為萬世開太平」,實現張載《西銘》描述的文化理想,民胞物與,全體歸仁,才能讓蔽惑無明的現代人重新回歸率性誠明的人類精神家園。

物理學家霍金什麼時候去世,物理學家霍金什麼時候去世了

2018年3月14日 物理學家霍金什麼時候去世了 生卒 1942年1月8日 2018年3月14日 物理學家霍金怎麼去世的 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多少歲?3月14日,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 霍金去世,享年76歲。霍金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是英國...

物理學家的小故事(),物理學家的小故事(300字)

彭桓武在 我的一生和我的觀點 一書中玻恩提到 在我的學生中有四個很有才華的中國人 其中之一是黃昆.另外三人是彭桓武 程開甲和楊立銘。彭桓武1915年生於吉林長春市,1938年秋赴英在愛丁堡大學隨玻恩學習,194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5年獲科學博士學位,1947年底回國。玻恩在他的著作 我的一生 ...

中國三大管理學家是哪中國三大管理學家是哪三個

1 石滋宜 現任全球華人競爭力 會董事長 全球華人企業顧問中心 北京 董事長。20餘年,石博士奔走於世界各地,擁有台灣 競爭力之師 的美譽。其領導的台灣 中國生產力中心 被世界銀行命名為 培訓輔導機構典範 僅在台灣,每年訓練人次85000,輔導企業400家。2 曾仕強 曾任台灣智慧型大學校長 台灣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