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都是正史嗎,二十四史都是紀傳體嗎?

2022-03-31 12:19:35 字數 5172 閱讀 7667

1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順便介紹一下。

「二十四史」就是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這些書在不同的歷史時**成,各自獨立,如果將它們連線起來,就等於一部完整地記錄從上古直到明代末年的中國歷史,這在世界上是不多見的。

「二十四史」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稱上述「二十四史」為正史,主要是根據它們的編寫體例決定的。紀傳體在中國古代史上被認為是著史的「正體」,因為它是以君主的傳記為綱領,到清代乾隆皇帝時,正式確定以紀傳體史書為正史。

2樓:阿容

史記 漢書都是非官方修撰的啊,是私人撰述,野史啊

3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野史誰會編到裡面,要留名才編史,野史只會留下罵名

4樓:劍新月

歷史都是掌權者杜撰的

二十四史都是紀傳體嗎?

5樓:言之午

二十四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西元前2023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公元2023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紀傳體編寫。

6樓:鄭莊公

史記——記傳體

漢書等23史——斷代體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7樓:月色如霜雪千年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史記》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023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2023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1,《史記》(漢·司馬遷)

2,《漢書》(漢·班固)

3,《後漢書》(南朝宋·范曄)

4,《三國志》(晉·陳壽)

5,《晉書》(唐·房玄齡等)

6,《宋書》(南朝梁·沈約)

7,《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

8,《梁書》(唐·姚思廉)

9,《陳書》(唐·姚思廉)

10,《魏書》(北齊·魏收)

11,《北齊書》(唐·李百藥)

12,《周書》(唐·令狐德棻等)

13,《隋書》(唐·魏徵等)

14,《南史》(唐·李延壽)

15,《北史》(唐·李延壽)

16,《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17,《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

18,《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宋·歐陽修)

20,《宋史》(元·脫脫等)

21,《遼史》(元·脫脫等)

22,《金史》(元·脫脫等)

23,《元史》(明·宋濂等)

24,《明史》(清·張廷玉等)

以「二十四史」為代表的紀傳體史書,在中華文明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紀、列傳、表、志等形式,縱橫交錯,脈絡貫通,記載了各個朝代的歷史概貌。

同時又以中國歷代王朝的興亡更替為框架,反映了中國錯綜複雜的歷史程序,使中國和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近四千年連貫、完整歷史記載的國家和民族。這是中華民族引以為榮並值得進一步發揚光大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

8樓:小然然與小鑫鑫

名細如下:

《史記》(漢·司馬遷)、《

漢書》(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

《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

內容介紹:

「正史」之名,始見於《隋書·經籍志》:「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欽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稱即專指「二十四史」。

按《四庫全書》的規定,正史類「凡未經宸斷者,則悉不濫登。蓋正史體尊,義與經配,非懸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經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擴充套件資料

二十四史發展

三國時期社會上已有「三史」之稱。「三史」通常是指《史記》、《漢書》和東漢劉珍等寫的《東觀漢記》。《後漢書》出現後,取代了《東觀漢記》,列為「三史」之一。

「三史」加上《三國志》,稱為「前四史」。

歷史上還有「十史」之稱,它是記載三國、晉朝、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北魏、北齊、北周、隋朝十個王朝的史書的合稱。後來又出現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記》、《漢書》、《後漢書》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礎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合稱「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總名「二十二史」。後來又增加了《舊唐書》,成為「二十三史」。後來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的《舊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經乾隆皇帝欽定,合稱「欽定二十四史」。

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欽定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規模匯刻。

9樓:心已鎖夢已碎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 ,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共二十四部。

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023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2023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以「二十四史」為代表的紀傳體史書,在中華文明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紀、列傳、表、志等形式,縱橫交錯,脈絡貫通,記載了各個朝代的歷史概貌。

同時又以中國歷代王朝的興亡更替為框架,反映了中國錯綜複雜的歷史程序,使中國和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近四千年連貫、完整歷史記載的國家和民族。這是中華民族引以為榮並值得進一步發揚光大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

擴充套件資料:

二十四史之首史記簡介:

《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它以歷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為史書編撰的主線,各種體例分工明確,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佔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

一、本紀

「本紀」是全書提綱,以王朝的更替為體,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其中記載先秦歷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記載秦漢歷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高後呂雉,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和漢武帝劉徹。

二、表「表」用**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三、書「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

四、世家

「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蹟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蹟。

五、列傳

「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蹟和少數民族的傳記。

《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記述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敘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國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二十四史包括資治通鑑嗎

10樓:小史i丶

二十四史是不包括資治通鑑的,具體分析如下:

1、三國時期社會上已有「三史」之稱。「三史」通常是指《史記》、《漢書》和東漢劉珍等寫的《東觀漢記》。《後漢書》出現後,取代了《東觀漢記》,列為「三史」之一。

「三史」加上《三國志》,稱為「前四史」。

2、歷史上還有「十史」之稱,它是記載三國、晉朝、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北魏、北齊、北周、隋朝十個王朝的史書的合稱。後來又出現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記》、《漢書》、《後漢書》和「十史」。

3、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礎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4、明代又增以《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合稱「二十一史」。

5、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總名「二十二史」。後來又增加了《舊唐書》,成為「二十三史」。後來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的《舊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經乾隆皇帝欽定,合稱「欽定二十四史」。

綜上所述可知:二十四史並不包括資治通鑑。

11樓:更無聊的

因為資治通鑑講述了幾個朝代的書,還是編年體史書,而二十四史是紀傳體正史,不同的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即:《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

12樓:淚朱兒

不包括的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即:《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

二十四史都有什麼,二十四史包括什麼

歷朝歷代的史書,比較有名的共計二十四部,合稱為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 史記 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 史記 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 正史 二十四史都有什麼?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 史記 的寫法被歷來的...

資治通鑑算二十四史嗎二十四史包括資治通鑑嗎

不算的。因為二十四史裡面沒有資治通鑑 二十四史 序號 書名 作者 卷數 1 史記 西漢 司馬遷 130 2 漢書 東漢 班固 100 3 後漢書 南朝 范曄 120 4 三國志 西晉 陳壽 65 5 晉書 唐朝 房玄齡等 130 6 宋書 南朝 梁沈約 100 7 南齊書 南朝 梁蕭子顯 59 8 ...

文史典籍中的「二十四史」指什麼,二十四史指的是什麼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閻步克先生指出,二十四史是我國歷史上各朝代由官方編撰或認可的史書,內容多採用正史資料,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開始,到明朝崇禎皇帝為止,共計二十四部,故稱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即 史記 漢 司馬遷 漢書 漢 班固 後漢書 南朝宋 范曄 三國志 晉 陳壽 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