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本亦千年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我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節日的意義在於緬懷先人和已故親朋,傳達思念之情。
一.祭祖
民間相信祖先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
民間通過一定儀式,夜晚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飯,直到送回為止。送回時,燒錢紙封包。
二.放河燈
河燈一般就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鬼節當天是陰氣最重的一天。民間也流傳著很多關於中元節的禁忌,日常家居生活中,大家千萬別觸犯。
1.忌半夜晾衣服
在鬼魂四處出沒的鬼月裡,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2.忌披頭散髮睡覺
鬼月,到處都是在外遊蕩的孤魂野鬼,如果披頭散髮,小心被它們誤認為同類,硬要叫你起來聊天。
3.夜遊
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更加不要去偏遠或者人少的地方,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4.忌半夜慶生
還是改到白天慶祝比較好。
5.忌說「鬼」字
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6.忌亂踩冥紙
冥紙是獻給鬼魂的祭品,在焚燒時,鬼魂們會聚集在旁邊搶拾,如果你在焚燒冥紙的時候亂踩亂跳,難保不會阻礙到它們的行動,鬼魂們生氣之餘,自然會對你不利。
7.忌亂拍他人肩頭
民間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兩肩及頭頂上,會讓鬼魂不敢近身。
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時隨意亂拍他人肩頭,豈不是想拍熄對方的火,讓鬼魂找他的麻煩?
8.忌將筷子插在碗上
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此舉只會招來好鬼魂來與你分享食物。
9.床頭忌掛風鈴
因風鈴會招陰。
10.忌偷吃祭拜的祭品
與鬼爭食,恐遭來厄運。
11.忌輕易的回頭
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否則會有麻煩。
12.忌下水游泳
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13.忌吹口哨
晚上吹口哨,容易吸引鬼魂的注意。
14.晚上出門忌呼喊名字
夜遊的時候千萬不要叫出名字,盡量都以代號相稱,以免被鬼魂記住你的名字
2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七月十四日為盂蘭節,俗稱中元節,亦稱鬼仔節,主要是祭祀祖先及陰曹無祀孤鬼。在唐家七月十四日開始,盂蘭醮設天師壇,有醮首、醮信、鎖榜、總理、副總理等職,另有值理十多人,醮壇**掛著三幅神像作神台,兩旁掛地獄閻王殿圖六張,案台擺放三個小神像及香案燭台、生果、齋飯等,另備有紙衣、紙馬、紙錢等。十四日上午由「喃巫佬」(即巫師)主持起壇,起壇後先拜「幡稈」、井公、社公等。
所謂「幡稈」,就是用長竹樹立吊下10個燈籠,每個燈籠分別寫著:「中、元、一、品、清、虛、消、災、大、帝」10個大宇。燒衣時,點起幡稈燈籠,據說這時陰鬼就會向燈籠處奔來領取食物、金銀衣紙。
晚上進行施幽,6時計,由身著黑袍的喃巫佬,手執銅鈴,走向山邊田塋等僻靜地請鬼,約1小時後,請鬼完畢,開始施祭無主孤魂野鬼,巫師念咒後,便將施幽包拋向他處,最後讀地榜。在建醮兩天內,村民都在家門掛上寫著「盂蘭建醮」字樣的紙扎燈籠。十五日晚,各家各戶在自家門口燒紙衣祭鬼。
盂蘭醮結束後,總理等負責人就會集中研究下年建醮的設想及選定負責人,並公布本年盂蘭盛會的收支情況。
除一年一度的「盂蘭盆會」外,各地也在一定年期內設一次大醮。金鼎地區,每三年設一次大醮,每次持續7—9天,在唐家地區,打大醮是每五年一屆,每屆持續5天。
3樓:湯正清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
什麼是中元節?中元節應該做什麼
4樓:一**十碗瘦肉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七月十
四、祭祖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
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公尺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5樓:湯正清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
6樓:裝什麼洋
中元節就是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所謂的「鬼節」或者叫「七月半」!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了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8樓:希鶯鶯
農村俗語是鬼節,燒冥幣祭亡靈。
什麼是中元節?中元節該做什麼?
9樓:湯正清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
什麼是中元節!中元節人們都要做什麼
中元節是怎麼來的 幹什麼的?
10樓:流金煙火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公尺等祭供,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
中元節源於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七月半」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後自己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秋嘗祭祖的活動,先秦時代已有之;起初,「秋嘗」的日期並不確定,後來逐漸固定在七月中旬,一般是立秋後第乙個月圓的望日,秋氣新來之時。
七月十四祭祖習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間的祭祖節,而非「鬼節」。而「七月半」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之後道教的說法。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公尺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海外華人華僑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這四節會寄批銀,否則便會被人認為是對祖宗不敬,對長輩不孝,對妻子不負責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節日起源:
按佛教典故,關於「盂蘭節」的起源,有著以下乙個典故: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兒,其中一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於目連很掛念死去的母親,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親在地府生活的情況,原來他們已變成餓鬼,吃的、飲的都沒有,境況堪憐。目連看了後覺得很心痛,於是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惜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即化為火焰,目連看到這種情境後非常心痛,就將這個情況告訴釋迦牟尼,佛祖教訓他說,他的母親在世時,種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後就墮入餓鬼道中,萬劫不復,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於是目連就聯同一眾高僧,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以超渡一眾的亡魂。
後來,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後世,逐漸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遺害人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節的風俗。
12樓: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盂蘭盆會」,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為十三或十四,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節又稱「鬼節」或「孟蘭盆會」。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渡法會,稱為「屋蘭瑪納」(印度話ullambana)也就是「孟蘭會」。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生活的痛苦就像乙隻倒掛在樹上的蝙蝠。為了使眾生從上下顛倒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他們需要吟誦佛經,布無食給鬼魂。
這一舉動正好與中國的鬼月崇拜相吻合,所以這個節日將同時傳承下去。
中元節是幹什麼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中元節中國歲時節令有所謂「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除了中元和盂蘭盆節之外,民間還稱七月十五為鬼節,與清明、十月一合為三鬼節。民間的鬼節與佛教的中元節、盂蘭盆節有著密切的關係,又有自己獨特的色彩。就這樣,僧、道、俗三流合一,構成了農曆七月十五豐富的節俗活動。
清代文人王凱泰的詩《中元節有感》便描寫了福建一帶過中元節的習俗。
中元節有感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農曆七月十五這天,同是佛道兩家總結批評的日子,兩家都相應的考籍講評活動;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匯報指向民眾,即校籍辰。佛家的總結講評則在內部進行。不管是對外的校籍辰還是內部的批評會,都說明佛道兩家對七月十五日的重視。
或者說明這個日子在佛道節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間的所謂鬼節,這個時日更顯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僅只是這個時節俗活動中極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薦新、放燈照冥、盂蘭盆會等在一年中也屬重要的節俗活動。
盂蘭盆會是佛教歲節儀規中重要的儀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舉行,因此中元節也有「盂蘭盆節」之稱。
14樓:田春青馬賀馬賀
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故去的人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
鬼神固然不可怕,甚至不存在,但我們仍然必須心存敬畏。須知「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倘無敬畏,則無所不為,無所不為則難免無惡不作。鬼神的意義,一是給我們歷史感,讓我們不忘先人的遺澤,在追思中自勉、自強;另一種意義就在於給我們敬畏感,讓我們約束自己,善待他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什麼是中元節啊,什麼是中元節???
中元節中元節又稱亡人節 月半。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民間普遍開展祭祖活動。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 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稱老亡人。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
中元節是什麼來歷,中元節的來歷
七月半 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 中元節 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分享中元幽影倩,月圓引魂歸,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也是中國傳統的鬼節之一。中元還是重要的 八節 上元 元宵節 清明 立夏 端午 中元 中秋 冬至和除夕 之一。中元節也稱之為 鬼節 這一天人們要祭祀先人,傳說這天是地獄開門...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嗎?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馬上快要到七月半的中元節了,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它以奉親 普渡為主題,是人們對先祖寄託相思的節日,在民間也被稱為 鬼節 了,在中元節風俗禁忌裡,也包含著老祖宗的智慧型,您了解嗎?七月半 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 中元節 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1 放河燈。目的是為了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