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李光弼(708~764) 唐中葉名將。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人。父楷洛,本契丹酋長,於武則天時附唐。光弼少善騎射,歷任朔方(今寧夏靈武西北)、河西(今甘肅武威)將校。
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反,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次年,光弼被子儀薦為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節度使,又加河北採訪使,領朔方兵五千出井陘(今河北井陘西北),收常山(今河北正定),會合郭子儀軍大破祿山將史思明,河北十親郡復歸唐。光弼欲攻安史巢穴范陽(今北京),值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失守,長安陷落,乃返軍據守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
肅宗至德二載(757),史思明、蔡希德以十餘萬眾圍攻太原。太原只有河東兵約萬人,光弼鼓勵士卒,多方備御,思明不能得逞。後安慶緒(安祿山子)殺父自立,思明歸範陽,留蔡希德繼續攻城。
光弼乘其懈怠,出兵反擊,大敗叛軍。乾元元年(758),子儀、光弼等九節度使聯兵圍安慶緒於相州(今河南安陽)。二年,史思明自范陽來援慶緒,唐諸軍戰敗並潰,唯光弼軍不散。
代宗命光弼代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兵馬副元帥,入洛陽。時史思明已殺安慶緒,稱大燕皇帝,遣軍攻河南諸州。光弼以洛陽城大難守,遂撤出官吏百姓,棄空城,率全軍扼守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東南)。
思明入洛陽,於河南掘溝築月城,與光弼相持。次年,光弼大敗思明於河陽,乘勝收復懷州(今河南沁陽)。上元二年(761),宦官魚朝恩、大將僕固懷恩奏稱叛軍不難掃除,肅宗乃促光弼速攻洛陽,光弼被迫進軍,戰於北邙(今河南洛陽北),唐軍大敗,河陽、懷州均陷。
光弼退守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入朝,肅宗不加罪責,命其以太尉充河南副元帥,都統河南等五道行營節度使,鎮臨淮(今安徽盱眙北)。此時,史思明已被其子史朝義所殺,朝義遣軍南侵申(今河南信陽)、光(今河南潢川)等十三州,自領精騎圍宋州(今河南商邱南)。
光弼移鎮徐州(今屬江蘇),擊敗叛軍,寶應元年(762),進封臨淮郡王。當時浙東袁晁起義,光弼遣軍鎮壓。
唐代宗李豫即位後,信任宦官程元振、魚朝恩,兩人皆與光弼不協,力圖中傷。光弼自鎮臨淮,二三年間不敢入朝。他歷來治軍嚴肅,發布命令時,諸將不敢仰視。
至是,朝廷屢次徵召,他皆遷延不至,諸將因此不聽指揮,光弼羞愧成疾,廣德二年(764)卒於徐州。
至德二載(757年)春,在唐平安史之亂的戰爭中,唐北都留守李光弼率領軍民堅守太原(今太原西南),挫敗史思明等部圍攻的著名防禦作戰。
安祿山遣兵攻陷潼關後,正圍困史思明於博陵(今河北定州)的李光弼部,撤圍西入井陘(今河北定州)的李光弼部,撤圍西入井陘(今河北獲鹿西南),還太原。史思明再度攻占常山(今河北正定),奪回河北全境。二載正月,史思明自博陵、蔡希德自上黨(今山西長治)、高秀巖自大同(今山西朔州東北馬邑)、牛廷玠自范陽(今北京城西南)率兵共10萬,會攻太原,企圖奪取河東,進而長驅直取朔方、河西、隴右等地。
當時,李光弼所部精兵都已調往朔方,太原所剩只有河北兵5000人,加上團練(地方武裝)之眾,也不滿萬人。面對叛軍的強大攻勢,諸將都惶懼不安,主張修城自固,李光弼認為,太原城方圓40裡,叛軍將至而動工修城,是未見敵而先使自己陷於困境。他率領軍民在城外挖掘壕溝,並做了幾十萬個土磚坯。
等到史思明的大軍攻打太原時,他命令將士用土坯修築營壘,**被損,就用土坯補上。史思明派人去山東取攻城器械,以蕃兵3000人護送,途中被李光弼遣兵攔擊,將其全殲。
史思明圍攻太原月餘不下,便選精銳士卒為遊兵,讓他們進攻城南,再轉攻城西,自己則率兵攻城北,而後轉攻城東,試圖尋找唐軍防守漏洞。然而李光弼治軍嚴整,警戒巡邏無絲毫懈怠,使史思明無懈可擊。李光弼又派人挖掘地道,通至城外,叛軍在城外叫罵挑戰,常冷不防被唐軍拖入地道,拉至城上斬首,嚇得叛軍膽顫心驚,走路時都低頭看地。
叛軍用雲梯和築土山攻城,唐軍便在城下先挖好地道,使其靠近城牆便塌陷。李光弼為阻止叛軍強行攻城,還在城上安裝大炮(拋石器),發射巨石,一發可擊斃叛軍20餘人,史軍士卒死於飛石之下者甚眾,被迫後退,但圍困愈加嚴密。李光弼為打破叛軍圍困,以詐降手段,與叛軍約期出城投降,暗地派人挖掘地道直至叛軍軍營之下,先以撐木支頂。
到約定之日,李光弼派部將率數千人出城偽降。叛軍不知有詐,正在調動出營時,突然營中地陷,死千餘人,頓時一片慌亂。唐軍乘機擂鼓吶喊,猛烈衝擊,殲滅叛軍萬餘人。
正當太原之戰緊張進行時,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安慶緒奪取帝位後,命史思明回守范陽,留蔡希德等繼續圍困太原。二月,李光弼率軍出擊,大破蔡希德軍,殲其7萬餘人,繳獲大量軍資器械,蔡希德率殘兵倉惶逃走,太原之圍遂解。
點評:太原之戰是古代城邑保衛戰中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乙個典型戰例,在中國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光弼智謀超群,採用頑強堅守與不斷尋機出擊相結合的戰法,靈活運用地道、石炮等守城戰術和技術,出奇制勝。
太原大捷,對穩定戰局,掩護朔方戰略基地,具有重要意義。
2樓:
3樓:
太長了不給他分數
你用老牛下書
自己找找
李白一生的簡介
李白資料簡介
4樓:慧慧的網盤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5樓:艾德教育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
別稱:李十二、李翰林 、李供奉、李拾遺、詩仙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李白的資料簡介。
6樓:那個閃電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徵。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採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和體裁結構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格的重要原因。善於憑藉想象,以主觀現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手法的重要特徵。
7樓:軒崖飛不
回答您好,我是軒崖飛不8很高興為您服務。您的問題已收到,正在整理回答,約5分鐘內回答您,請稍後~
您好,我是軒崖飛不8很高興為您服務。您的問題已收到,正在整理回答,約5分鐘內回答您,請稍後~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評價:「李白之詩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詩德參天地,源於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
」 [1] 《舊唐書》記載李白為山東人 [2] ;《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3] 。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3]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愛你]
更多4條
8樓:末法時代的道士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9樓:
李白,字太白,【名金星(開玩笑,太白金星)】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李杜」
10樓:揚芮歡
被後人譽譽為「詩仙」
李白的個人簡介
11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南),出生於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
逝世於安徽當塗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
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安史之亂簡介
12樓:暮夏淺眠
安史之亂是唐朝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皇室爭奪統治權的內戰及動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捩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由於反唐戰爭的發起者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亦稱天寶之亂。
唐朝歷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貞觀遺風」及唐玄宗的「開元之治」後,國勢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達至鼎盛狀態,屬史無前例的盛世。
安史之亂發生並席捲北方後(其時天下久承平,百姓數代不知兵),對唐朝乃至中原後世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項羽的簡介,項羽一生簡介?
姓名 項羽,名籍,字羽。性別 男 生日 前233 前202 籍貫 下相 今江蘇宿遷西南 人 項羽,秦末重要的反秦領袖之一,秦亡後自封西楚霸王。下相 今江蘇宿遷西南 人。名籍,字羽。祖父項燕為戰國末年楚名將,為秦將王翦所殺 叔父項梁。秦統一後,項梁殺人,與項羽躲避吳中,暗中以兵法組織和訓練賓客子弟。項...
李時珍的簡介,李時珍的一生簡介?
時珍 字東璧,號瀕湖,性別男,身高約合現今1.63公尺,湖北蘄州 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 人,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 公元1518年 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一年 公元1593年 其父李言聞是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有實踐精神,肯於向勞動人民群眾學習。李時珍三十八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
但丁的簡介,但丁一生簡介
但丁alighieri dante 1265 1321 義大利詩人。生於佛羅倫斯。是義大利偉大的詩人 文學家,世界級的一流文學大師。但丁從37歲被宣告永久放逐,後來客死異鄉。九歲邂逅心靈上永恆的戀人佩雅麗琪,這位後來24歲香消玉隕的少女,成為但丁日後創作的源泉。神曲 為但丁不朽的巨著。但丁 亞利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