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暢安希
參考譯文:
孔子到東方遊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乙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乙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孔子說:「誰說你智慧型多呢?」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寫孔子路遇兩小兒辯鬥,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兩小兒對於太陽在不同時間距離地球遠近這一問題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接著寫兩小兒憑藉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體會的直覺(視覺、觸覺)闡明所持觀點,以反駁對方觀點。最後寫孔子面對兩小兒的爭辯,無法裁決而引起兩小兒的「笑」。全文僅一百來字,卻能給人以多方面的啟示。
通過對話描寫來表現人物、故事情節是其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從中表現了兩小兒的天真可愛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樓:匿名使用者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兩小兒笑曰:「孰(14)為汝(15)多知乎?」
(1)辯鬥: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兩小兒辯日》寫作特點:
1、語言簡潔,事中見理。
2、善於運用比喻。如寫兩小兒論辯「太陽遠近」這一現象的時候,一方從視覺出發,用兩個比喻「如車蓋」、「如盤盂」,具體說明太陽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清了;一方從感覺出發,以「如探湯」作比,結合「日初」和「日中」來說,也把理由說清了。由於作者善於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頗有說服力,極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到東方遊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乙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乙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多智慧型呢?」
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到東方遊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乙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乙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孔子說:「誰說你智慧型多呢?」
4樓:熠天龍帥
選自〈列子.湯問〉
作者列禦寇
5樓:匿名使用者
路過
<<兩小兒辯日>>的中文翻譯
6樓:_碎碎念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兩小兒笑曰:「孰(14)為汝(15)多知乎?」
(1)辯鬥: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兩小兒辯日》寫作特點:
1、語言簡潔,事中見理。
2、善於運用比喻。如寫兩小兒論辯「太陽遠近」這一現象的時候,一方從視覺出發,用兩個比喻「如車蓋」、「如盤盂」,具體說明太陽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清了;一方從感覺出發,以「如探湯」作比,結合「日初」和「日中」來說,也把理由說清了。由於作者善於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頗有說服力,極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到東方遊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乙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乙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多智慧型呢?」
7樓: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到東方遊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乙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乙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多智慧型呢?」
<學弈>和<兩小兒辯日>的翻譯原文
8樓:淦仁蔣嬋
最佳答案【學弈】
原文】學弈
《孟子·告子》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wei)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hu)將至,思援弓繳(zhuo)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fu)若之矣(yi)。
為是其智弗若與(yu)?吾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圍棋,其中乙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乙個人雖然也在聽講,可是他心裡卻總以為天上有天鵝要飛過,想拿弓箭去射它。這個人雖然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卻學的不如前乙個。
能說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乙個人嗎?回答說:不是這樣的。
---------------------------------
【兩小兒辯日】
原文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
兩小兒笑曰:「孰(14)為汝(15)多知乎?」
(1)辯鬥: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距離。
(5)日中:正午。
(6)及:到。
(7)則:就。
(8)為:是。
(9)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0)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
(11)決:決斷,判定。
(12)孰:誰。
(13)汝:你。
翻譯孔子去東方遊學,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就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乙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公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而到正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另乙個小孩兒認為太陽剛公升起時離人遠,而太陽遠行到中午時離人近。
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公升起的時候看起來像圓車篷大。到了正午就看起來像盤盂一樣大,這不是遠的時候小而近的時候大嗎?」
另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感覺清清涼涼,到了中午的時候感覺就像把手放進熱水裡一樣燙,這不是近的熱而遠的涼嗎?」
孔子不能判斷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認為你的智慧型比別人多呢?」
兩小兒辯日翻譯
9樓:縱橫豎屏
白話譯文:一天,孔子向東遊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
乙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公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乙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公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另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這件事的對錯。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型呢?」
原文: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關於《兩小兒辯日》,兩小兒辯日 翻譯
一天之內太陽距離地球的距離都是一樣的,光照強度也是一樣的。一年之內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都差不多,主要是因為地球公 轉使陽光入射角度產生變化才使地球有了四季更替,詳細內容可以參考中學地理教材。經過乙個晚上散熱,地球降溫很多。到早上的時候太陽光照開始給地球加熱,這是有乙個過程的,就像你煮開水,你一開始的時...
兩小兒辯日,《兩小兒辯日》原文和翻譯
原因根據不同感覺來說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並不正確。兩小兒辯日 裡的乙個小孩說因為早晨太陽冷,中午的熱所以早上遠中午近 另外乙個說早上的太陽大,中午小,所以早上的近中午的遠 而且事實的觀察的確如此,那麼如何解釋?到底又是怎麼回事?看起來早晨的太陽比中午時大些是因為眼睛的錯覺。我們看白色圖形比看同樣大...
兩小辯日翻譯,兩小兒辯日 翻譯
題目注音 兩小兒辯日 li ng xi o r bi n r two little children argue about the sun 編輯本段 原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兒曰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 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