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夙波保熙星
看來看去,想東想西,終於有點感悟:一旦你擁有了乙個東西,且不論貴賤好歹,你首先想到的是你有了這個東西,但卻有時候忘記了有了這個東西是幹什麼用的。譬如,收藏,僅僅是為了其利,而根本不在乎其用(或許有人是為了倒手賺錢者除外)。
消費,大家都在消費,有的時候人很清醒的認識到,我現在買這個東西是為了怎麼怎麼,但有的時候情況不是這樣,買了只是為了追求一種便宜,買回去沒有用。弄了半天,好象自己還是不太明白,老子的三個例子,有象以為車、為器、為室;無象以為載、為藏、為居。說的更加清楚,車是為了坐的,真正的目的是坐,好看當然也是一種追求,但是不是其最本質的了。
最後發覺,這些問題不能太想久了,想來想去就無以自拔了,落入了迴圈的,虛幻的圈子。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腦袋轉快點,就可以跳出這個圈子。但願自己多看多想就好一些了,但是想多了也不行,哎,萬事都是矛盾呀。
2樓:網友
這裡的「以為」應該要分開來理解。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將此句斷開後,「以」可以是「用以」、「可以」、「可以是」、「目的在於」、「而」的意思。
個人理解,這「以」可以「可用以」來替換。
今譯: 所以有它可用以為利,若無它可用以為用。
而這「利」和「用」相信是有不同的釋義和見解。
字典裡的解釋:
以 yǐㄧˇ
用,拿,把,將:~一當十。~苦為樂。~身作則。~鄰為壑。~訛傳訛。~往鑑來。
依然,順,按照:~時啟閉。物~類聚。
因為:~人廢言。勿~善小而不為。不~物喜,不~己悲。
在,於(指時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於:~待時機。~儆效尤。
文言連詞,與「而」用法相同:夢寐~求。
用在方位詞前,表明時間、方位、方向或數量的界限:~前。~內。
用在動詞後,類似詞的字尾:可~。得~。
古同「已」,已經。
太,甚:不~急乎?
及,連及:富~其鄰。
參考資料轉貼。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意思是什麼?
3樓:教育細細說
這句話的意思是: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出處:原文: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文:三十根輻穿在車頭,中間必須留出空處,才能裝上車軸,使車輪有轉動的作用。踩打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間.必須留出空處,器皿才能發揮盛放物品的作用。
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文字解讀
用盡智力和物力來製成器物,而器物發揮作用常常靠它空洞不實的部分。沒有實際存在的物質部分就無法使用,沒有空洞不實的部分就沒法施展器物的功能。
所以聖人常常從無概念、無稱謂、無特徵、不可辨的、無目的、無侷限的巨集觀角度,來觀察世界和萬物的奧妙;常常從有概念、有稱謂、有特徵、可區分、有目的、受侷限的微觀角度,來觀察某一特定事物與其他事物的邊際,即萬物的複雜差異和千變萬化。人知道有與無是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就完滿極致了。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意思是什麼?
4樓:老王女兒
意思是:「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出處:《老子》
原文: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文:用三十根輻條製造的乙個車輪,當中空的地方可以用來裝車軸,這樣才有了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器皿中間必須留出空處,器皿才能發揮盛放物品的作用。
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中空部分,才有房屋居住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賞析:
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通過舉例是借物來形象地說明道的虛通之用。"有"和"無"是事物的兩種表現形式,它們之間的關係是辯證的統一。常人只是看到了事物表面之"有",而不能充分認識事物內含之"無",而"有"的真正效能,卻是因為其中的"無"在起作用。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解釋
5樓:無為國學哲學
【譯】事物有所保留,才可維繫其存在;有所捨棄,方能發揮其功用。
釋】「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此語言簡義豐,下文稍予論述:
一、人無所舍,必無所成——物無所棄,無以成器;人無所舍,無以成材。是以《孟子·離婁下》有云:「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二、利人實利己——物以利人而興,人因益世而成。是以《菜根譚》有云:「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三、自愛乃愛人之本,自利為利人之源——無私者,立公必不能廣普;無我者,濟人必不能久長。故《論語·雍也》有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四、有為以利己,無為以益世——必無為以益人類長久,必有為以利自我生存。無為乃益世之道,有為系利己之方。故莊周有言,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6樓:最愛娛樂秀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解釋:「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此句出自春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文:三十根輻條彙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解釋是什麼?
7樓:一花一葉一浮塵
道德經第十一章,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8樓:網友
一間房搏咐手子,由四壁和房基嫌頂構成。真正有用的不是四壁和房頂,而是裡面那個虛空的部分,只有空虛部分才簡頃可住人,四壁和房頂是為那個空間服務的。
無因管理的本人就否可以為多數
無因管理作為債的一種發生根據,是指沒有法定義務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法律事實。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當事人稱為管理人,受事物管理或者服務的當事人稱為本人或者受益人。無因管理的基本特徵 1 無因管理是債的形成原因之一 2 無因管理是社會公序良俗的表現,是一種見義勇為的行...
「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這話比喻什麼
本句話的意思是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不能說是比喻,只能是諷刺了現代的某些醫生醫術低下 小題大做吧。我想起了與本句有關的諱疾忌醫的比喻。諱疾忌醫比喻對待自己的缺點,錯誤,也要像對待疾病一樣,決不能諱疾忌醫,而應當虛心接受批評,及時醫治,防患於未然。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這話形容...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手機使用者 從句群bai上看,以為du金人十二 跟 以弱天下之zhi民 dao相對稱,構成排迭形式比較自專然,鑄以屬為金人十二 卻不像 過秦論 句法。過秦論 句法以排比和對稱為特點,不見三字 鑄以為 形式,有三字,也是對稱,如 隳名城,殺豪傑 以 銷鋒鏑鑄 斷句,就成為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