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諫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 《莊子 田子方》 翻譯

2025-01-30 23:10:27 字數 2239 閱讀 2693

1樓:驕學相長

他對我直言規勸象兒子對待父親般恭順,他對我指導又象父親對兒子般嚴厲。

原文:吾固告子。

矣:中國之民,明乎禮義而陋乎知人心。昔之見我者,進退一成規、一成矩 ,從容一若龍、一若虎。其諫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是以嘆也。

翻譯:我本來已告訴過你:中原之人明於知禮義而淺於知人心,剛剛見我的這個人,出入進退一一合乎禮儀,動作舉止蘊含龍虎。

般不可抵禦之氣勢。他對我直言規勸象兒子對待父親般恭順,他對我指導又象父親對兒子般嚴厲,所以我才慨嘆。

莊子的散文哲學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因此,莊子不但是我國哲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文學史上一位不朽的散文家。無論在哲學思想方面,還是文學語言方面,他都給了我國曆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響,在我國思想史、文學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莊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

色彩,並採用寓言故事。

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其超常的想象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成了莊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

莊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渾飛越,想象的奇特豐富,情致的滋潤曠達,給人以超凡脫俗與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獨樹一幟,他的文章體制已脫離語錄體形式,標誌著先秦散文已經發展到成熟的階段,可以說,《莊子》

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2樓:文青愛

是不是說「他像我的兒子一樣對我進諫,他像我的父親一樣為我傳道」

3樓:540580186蜜糖

他們勸告我時那樣子就像是個兒子,他們開導我時那樣子又像是個父親,

文言文翻譯

4樓:曾經是離開的

淵向孔子問道:「先生行走我也行走,先生快步我也快步,先生奔跑我也奔跑,先生腳不沾地迅疾飛奔,學生只能幹瞪著眼落在後面了!」孔子說:

顏回,你這些話是什麼意思呢?」顏回說:「先生行走,我也跟著行走;先生說話,我也跟著說話;先生快步,我也跟著快步;先生辯論,我也跟著辯論;先生奔跑,我也跟著奔跑;先生談論大道,我也跟著談論大道;等到先生快步如飛、腳不沾地迅速奔跑而學生幹瞪著眼落在後面,是說先生不說什麼卻能夠取信於大家,不表示親近卻能使情意傳遍周圍所有的人,不居高位、不獲權勢卻能讓人民像滔滔流水那樣湧聚於身前,而我卻不懂得先生為什麼能夠這樣。

孔子說:「唉,這怎麼能夠不加審察呢!悲哀沒有比心靈的僵死更大,而人的軀體死亡還是次一等的。

太陽從東方公升起而隱沒於最西端,萬物沒有什麼不遵循這一方向,有眼有腳的人,期待著太陽的執行而獲取成功,太陽昇起便獲得生存,太陽隱沒便走向死亡。萬物全都是這樣,等候太陽的隱沒而逐步消亡,仰賴太陽的公升起而逐步生長。我一旦稟受大自然賦予我的形體,就不會變化成其他形體而等待最終的衰亡,隨應外物的變化而相應有所行動,日夜不停從不會有過間歇,而且竟不知道變化發展的終結所在,是那麼溫和而又自然地鑄就了現在的形體。

我知道命運的安排不可能預先窺測,所以我只是每天隨著變化而推移。我終身跟你相交親密無間而你卻不能真正瞭解我,能不悲哀嗎?你大概只是明顯地看到了我那些顯著的方面,它們全都已經逝去,可是你還在尋求它們而肯定它們的存在,這就像是在空市上尋求馬匹一樣。

我對你形象的思存很快就會遺忘,你對我的形象的思存也會很快成為過去。雖然如此,你還憂患什麼呢!即使忘掉了舊有的我,而我仍會有不被遺忘的東西存在」。

田子方的原文

5樓:犬夜叉

溫伯雪子適齊(1),舍於魯。魯人有請見之者,溫伯雪子曰:「不可。」吾聞中國之君子(2),明乎禮義而陋於知人心(3),吾不欲見也」。

至於齊,反舍於魯,是人也又請見。溫伯雪子曰:「往也蘄見我(4),今也又蘄見我,是必有以振我也(5)。

出而見客,入而嘆。明日見客,又入而嘆。其僕曰:

每見之客也(6),必入而嘆,何耶?」曰:「吾固告子矣:

中國之民,明乎禮義而陋乎知人心。』昔之見我者,進退一成規、一成矩(7),從容一若龍、一若虎(8),其諫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9),是以嘆也。」

仲尼見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10),亦不可以容聲矣(11)。」

莊子·田子方

6樓:手機使用者

《莊子·田子方》:「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最糟糕的境遇不是貧困,不是厄運,而是精神心境處於一種無知無覺的疲憊狀態,感動過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動你,吸引過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過你的一切也不能再激怒你。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的翻譯是什麼

這句話的意思是 人們 愛他們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 對於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 學習 為可恥。這句話出自韓愈 師說 原文如下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專於弈而不專於道,其專溺也精於文詞而不精於道,其精僻也是什麼意思

沒有懂大道,不是真正的專和精,道,是哲學思想。我想是指事物如果對一件事物只專與表面,沒有明白其中的精髓不算精通。以此為生,精於此道 是什麼意思.靠這個為謀生的事業或手段,對這門技術很精通 以這種方式作為謀生手段,就要對他非常精通。應物而不累於物,鍾情而不溺於情.出處?王弼 226 249 三國魏玄學...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義

意思是 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 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 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