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藍色芥末穎
註釋】1]這首詩寫於萬歲通天元年(696)。由於契丹反叛,武則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軍討伐之,陳子昂隨軍參謀。武攸宜出身親貴,不曉軍事,使前軍陷沒,陳子昂進獻奇計,卻未被。
他不忍見危不救,幾天後再次進諫,結果激怒了武攸宜,被貶為軍曹。他滿懷悲憤地登上薊北樓,寫下了這首震驚千古的《登幽州臺歌》。幽州臺:
即薊北樓,又稱燕臺、**臺,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相傳戰國時燕昭王為雪國恥,郭隗建議,在燕都薊城築高臺,置**於其上,招攬天下賢才,終於得到樂毅等人,致使國家臻於富強。 [2]陳子昂(661-702),初唐著名詩人,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進士,官至右拾遺。
他論詩標榜漢魏風骨,反對齊梁綺靡文風,所作詩歌以三十八首《感遇詩》最為傑出,詩風質樸渾厚,受到杜甫、韓愈、元好問等後代詩人的高度評價。 [3]一般把"古人"、"來者"解釋為像燕昭王一樣禮賢下士、任用賢才的君主。從詩的整體意思來看,將其解釋為"英雄"(包括被燕昭王及被重用的樂毅等人)似更為確切。
4]愴(chuàng 創)然:悽傷的樣子。涕:
淚。提示】陳子昂素以安邦經國之才自負,仕途失意時往往有抒懷感遇之作,三十八首《感遇》和這首《登幽州臺歌》都是廣為傳誦的作品。此詩雖因懷才不遇而發,卻能超越個人得失,以傲岸孤竣的人格反觀宇宙,既有明主難期、知音難求的強烈孤獨感,又充滿強烈的自信、豪邁之情,意蘊相當豐富。
從藝術上看,雖然四句都是虛筆抒情,卻縱覽今古、橫掃天地,成功地塑造了乙個孤傲而富有英雄氣魄的詩人形象。這一英雄形象昭示著"盛唐之音"即將到來,在千百年後仍然能夠令讀者感動不已。
2樓:玻璃_淚
哈哈~~我來吧,我們上課時候講過的~~
1、詩的前兩句從 時間 角度表現了 主人公的孤獨。
2、詩的後兩句從 空間 角度表現了 主人公的孤獨。
_嘻嘻~~這是我們老師上課講的,希望能帶給你幫助~~
如何賞析《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賞析
登幽州台歌 是唐代詩人陳子昂的作品。全詩為 前不見專古人,後不見來者。屬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譯文 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聖君,向後不見後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賞析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裡的古人是指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但是,象燕昭王那樣前代的賢...
登幽州台歌解析急,登幽州台歌賞析
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詩文解釋 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地流下眼淚。詞語解釋 悠悠 無窮無盡的意思。愴然 悲痛傷感的樣子。涕 眼淚。詩文賞析 公元六九六年,契丹攻陷了營州,陳子昂奉命出征,帶兵的將領是個草包,接連打了幾次敗仗,...
誰有《登幽州台歌》的賞析登幽州台歌賞析
登幽州台歌 這首短詩,由於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 寂寞無聊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成為歷來傳誦的名篇。陳子昂是乙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諫,對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評意見,不為武則天採納,並曾一度因 逆黨 株連而下獄。他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反而受到打擊,這使他心情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