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經濟「滯漲」的表現,結果,影響 5

2025-02-09 03:04:45 字數 4543 閱讀 3972

二戰後經濟「滯漲」的表現,結果,影響

1樓:網友

滯漲的表現就是油價**經濟衰退,和08年差不多,結果就是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

二戰後世界經濟發展的特點

2樓:賺錢要努力加油

二戰後世界經濟發展變化迅速,體現出的特點是:

1、國際金融體系和**體系的形成。

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空前發展。

3、科學技術推動生產力發展更為迅速。

二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共同特性 :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進作用。

2、各國推行壟斷資本主義,加強**對經濟的領導。

3、注意發展科學教育事業,提高國家科技水平。

3樓:的人

發展不平衡是世界經濟的基本規律。「不平衡」既是指發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發展水平、經濟實力的差距。當前,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作用主要表現為:

一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平衡。戰後初期,美國一度處於絕對優勢地位,後來日、歐迅速趕了上來。三者之間的差距縮小,形成相對均衡的局面。

到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重新奪回國際競爭力世界領先的地位。

二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突出反映在南北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但也應該看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的增長,有七成是由發展中國家促成的,這是不平衡規律的乙個有著積極意義的變化趨勢。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不平衡,是最大的不平衡。

三是發展中國家內部發展不平衡。20世紀90年代發展中國家作為乙個整體,經濟發展較快,但從內部具體分析,它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亞洲特別是東亞的經濟增長率在發展中國家中遙遙領先,亞洲、拉丁美洲一些發展中國家經過艱苦努力已經成為新興工業國,非洲則發展緩慢。

4樓:太空超人

兩級格局結束後,世界朝著經濟區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方向發展。

上邊的哥們寫的雖多,但我覺得提煉一下就行了,沒必要寫那麼多。

huyang 1989把分給我吧,ok???

5樓:網友

二戰後——60世紀初:二戰後,美國經濟實力膨脹,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蘇聯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與之抗衡。

60世紀末——80世紀末 :石油危機影響下美國經濟陷入困難,凱恩斯主義不再適應時代。世界經濟蕭條。蘇聯經濟走向死衚衕,歐洲和日本開始崛起。

90世紀以來:世界經濟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區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

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三個不同階段的表現?

6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階段:二戰後至70年代美國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時期(**時代)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經濟進入滯漲階段(1973年出現有一次經濟危機)第三階段:

20世紀80年代,經濟開始復甦(里根**時期)第四階段:20世紀90年代進入新經濟時代(柯林頓**時期)

7樓:匿名使用者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第一階段(二戰後~七十年代):快速發展。

第二階段(七十年代):滯脹時代。

第三階段(八十年代):發展,但財政赤字嚴重。

第四階段(九十年代):告訴發展的**時代。

8樓:匿名使用者

50年代 **時期 70年代 進入滯脹 90年代 新經濟時代。

滯漲的危害和滯漲產生的原因

9樓:網友

停滯性通貨膨脹,簡稱滯脹或停滯性通脹,在經濟學、特別是巨集觀經濟學中,特指經濟停滯,失業及通貨膨脹同時持續高漲的經濟現象。通俗的說就是指物價上公升,但經濟停滯不前。它是通貨膨脹長期發展的結果。

1、滯漲產生的原因(兩個主因):

1)經濟產能被負面的供給**而減少。例如石油危機造成石油****,生產成本上公升及利潤減少,引致商品**上公升同時經濟放緩。

2)不當的經濟政策。例如**銀行容許貨幣**過度增長,**在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作出過度管制。

2、滯漲的危害:

1)對經濟短期的影響:

滯脹的物價持續**現象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經濟產量下降會導致企業提供的勞務和物品減少,從而導致失業率上公升,企業甚至會面臨破產倒閉,整個經濟呈現衰退的趨勢。高通脹率影響財富分配並扭曲**,高失業率使國民收入下降。

2)對經濟長期的影響:

在長期中,物品與勞務的產量在一段時期內仍處於較低的水平,但是,隨著工資、**和感覺根據較高的生產成本進行調整,最終衰退會自行消失。例如,低產量和低就業會加大使工人的工資下降的壓力,較低的工資又增加了供給量。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短期總供給曲線移回到原來的位置時,物價水平下降,產量接近於其自然率,經濟回到總需求曲線與長期總供給曲線相交的位置,這一過程也就是經濟的自我糾正。

10樓:嗜血狂熱

滯是指經濟增長停滯、脹是指通貨膨脹。西方經濟學中**政策有幾個目標即:經濟高增長、低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

這個觀點是凱恩斯提出來的,他認為增加貨幣供給、需求增加、經濟增長、失業減少、物價**、通貨膨脹,減少貨幣供給、需求減少、經濟停滯、失業增加、物價**、通貨緊縮。即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不會同時存在,但在7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出現了經濟增長停滯、失業增加、通貨膨脹同時存在,凱恩思主義受到質疑。

滯漲的結果

11樓:網友

滯漲簡單解釋就是經濟發展停滯,存在通貨膨脹。經濟發展停滯會造成企業用工需求減少,會導致失業率增加,名義收入降低,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

同時,存在的通脹又使人們手中的貨幣貶值,實際收入降低。

另外,由於實體經濟不發達,滯漲將會導致大量的資金流入資本市場投機,會造成資本市場非理性繁榮,樓市和**暴漲,剛過去的一年就是例子,但是這個不是滯漲,在滯漲時期同樣會出現這種局面。

12樓:網友

【滯漲】滯脹全稱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在經濟學,特別是巨集觀經濟學中,特指經濟停滯(stagnation)與高通貨膨脹(inflation),失業以及不景氣同時存在的經濟現象。通俗的說就是指物價上公升,但經濟停滯不前。它是通貨膨脹長期發展的結果。

希望這個網頁能幫到你拉……雖然我看了一看都沒有看到有類似滯漲的結果這樣的說法……

13樓:財學堂

底部放量滯漲是指**在相對底部橫盤數日之後,突然出現放量,但是**指數或者**股價,沒有明顯上公升,****和**股價的**幅度和成交量的放大幅度不匹配。

14樓:網友

經濟學上的「滯脹」是指生產停滯、失業率增加和通貨膨脹並存的經濟現象。它對經濟造成很大打擊,一方面大量企業破產,失業率上公升。另一方面,造成工業等長時間的生產下降,經濟增長緩慢。

也造成的**的萎靡不振。

以美國七十年代的滯漲為例。從 1969 年12 月爆發經濟危機,到1982 年12 月經濟復甦為止,美國約有13 年的時間停留在滯脹的陰影下。平均每3 年多就有一次衰退,實際gdp 平均增長速度只有,而其它時期的經濟增幅平均為至。

與此同時通貨膨脹率前所未有地高漲,年平均通貨膨脹率達到,而美國戰後各經濟階段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為至。大量企業破產,失業率上公升到戰後歷次危機的最高值。1979 年發生的經濟危機造成了近 萬家企業破產倒閉,失業率最高時達,失業人數約836 萬。

在1979 年發生的經濟危機中,企業倒閉、銀行破產數和失業率都創出戰後最高紀錄。企業破產數量達25 300 家,失業率最高時達。此外,固定資產投資大幅下降、物價嚴重**都嚴重影響了美國經濟發展。

請問經濟滯脹的表現是什麼

15樓:鳳西月

經濟停滯或衰退、大量失業和嚴重通貨膨脹以及物價持續**同時發生的情況。

二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6樓:

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戰後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末的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的階段。

2.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進入20世紀70年代,世界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轉折。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有:第一,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兩次宣佈貶值,標誌著「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

第二,發展中國家石油鬥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打亂了國際**舊有的**體系。第三,美國逐漸陷入了經濟增長緩慢和通貨膨脹、失業嚴重的困境,日本、西歐的經濟發展比美國快,美、日、歐各國的經濟實力消長明顯。

3.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

當前,世界經濟正朝著北美自由**區、歐洲統一市場、亞太經濟**區這三大地區集團化方向發展。

三、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1. 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這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乙個重要趨勢。

2.以科技為先導、以經濟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不斷加劇。

3.新科技革命的影響加深,經濟資訊化加速發展。

4.各國經濟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5.人口、糧食、能源、水資源、生態環境等一些全球性經濟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6. 國家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

7.世界各國不斷調整經濟結構。

8.跨國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戰後的英國經濟,二戰後中國經濟發展?

二戰後中國經濟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中國經濟發展情況怎麼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亞洲國家紛紛擺脫了殖民統治,走上了獨立發展民族經濟的道路。但是,亞洲各地經濟的發展速度很不平衡。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新加坡 南韓等利用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遇,吸引外國資本和技術,發展勞動密...

二戰後德國是如何恢復經濟的,二戰後的德國,是如何恢復國力和經濟的

二戰一結bai束,美國對西歐就du開戰了 馬歇爾計畫zhi 給德國dao 輸入了大版 量資金以扶持其經濟尤其是工權業的發展。戰前德國就是乙個發達工業國家,從技術到管理都不會因為房子被毀了而消失。德國的初級 中級和高等教育在歐洲一直處於領先水平,大量的人口都是高素質的勞動力。德國就因為這樣有了資金基礎...

二戰後德國的處理問題,二戰後德國的態度承擔了什麼責任

海中魔神 二戰後 德國以首都柏林為標誌 被分割為兩部分 由於戰後世界格局變為美蘇兩極對抗 德國 是世界共產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鬥爭的重要體現 為了抑制蘇聯 西部的聯邦德國得到資本主義國家的全力支援 經濟恢復迅速 而東部的民主德國因為照搬蘇聯的經濟模式 經濟發展緩慢 直到1900年 東德併入西德結束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