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超裕賦
伯牙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巍巍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後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
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絃,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時代,有個叫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
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會了。」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
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乙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
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
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
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兩人分別約定,明年此時此刻還在這裡相會。第二年,伯牙如期赴會,但卻久等子期不到。於是,伯牙就順著上次鍾子期回家的路去尋找。
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打聽子期的家。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親。老人告訴伯牙,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讀書,再加上家境貧寒,積勞成疾,已經在半月前去世了。
子期去世時擔心伯牙會這在裡久等,叮囑老人一定要在這一天來通知伯牙。聽到這個訊息後悲痛欲絕。他隨老人來到子期的墳前,撫琴一曲哀悼知己。
曲畢,就在子期的墳前將琴摔碎,並且發誓終生不再撫琴。
這個總行了吧,給我加分哦。
2樓:柯南的蔑視者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聽。伯牙彈琴,志向在高山,鍾子期說:「妙呀!
巍峨高大像泰山!」伯牙的志向在流水,鍾子期說:「妙呀!
浩浩蕩蕩像江河!」伯牙心中有什麼想法,鍾子期必定能審察出來。
伯牙到泰山北面遊玩,突然碰上連綿大雨,就在巖下歇息,心中一陣悲傷,便操琴彈撥。最初彈的是霖雨之曲,然後又模擬崩山之音。每奏一曲,鍾子期總能徹底領悟他的志趣。
伯牙於是放下琴嘆息道:「吵呀,妙呀,你的欣賞能力!你的想象好似深入到了我的心中,我怎能逃避樂音呢?」
高山流水文言文翻譯
3樓:優點教育
在學習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在為文言文的理解而發愁?
高山流水文言文翻譯
原文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攜信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
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譯文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心裡想著高山。鍾子期說:
好啊!高峻的樣子像泰山!」心裡想著流水,鍾子期說:
好啊!水勢浩蕩的樣子像江河!」伯牙心裡的,鍾子期必然瞭解它的。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遊覽,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裡傷感,於是取過琴而彈了起來。起先是連綿大雨的曲子,再旅隱磨作出崩山的聲音。每有曲子彈奏,鍾子期總能尋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嘆地說:「您聽曲子好啊,好啊!心裡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
我從**讓我的琴聲逃過你的耳朵呢?」
字譯
1、善:擅長,善於。
2、志:志趣,心意。
3、善哉,善:讚美之詞,即為「好啊」。
4、峨峨:高聳的樣子。
5、若:好像。
6、洋洋:盛大的樣子。
7、所念:心中想到的。
8、必:一定。
9、得:領會,聽得出。
10、之:代詞 或是結構助詞"的「
11、陰:山的北面。
12、卒(cù):通「猝」,突然。
13、援:拿,拿過來。
14、鼓:彈。
15、操:琴曲名。
16、窮:窮盡。
16、舍琴:丟開琴。意思是停止彈琴。
17、逃:隱藏。
18、逃聲:躲開。隱藏自己的聲音,在這裡可以理解為隱藏自己的心聲。逃,逃避。
作者
選自《列子》,拆鬥為戰國鄭國人列禦寇所著。《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篇。
高山流水文言文及翻譯
4樓:優點教育
高山流水是一賀蠢配個成語,比喻知音難遇或樂曲高妙,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高山流水文言文及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原文
牙子①鼓琴,其友鍾子期②聽之,方鼓而志在太山③,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④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復曰:
善哉乎鼓琴,湯湯⑤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為鼓琴者。非獨鼓琴若此也,賢者亦然。
雖有賢者,而無以接之,賢者奚由⑥盡忠哉!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樂而後至也。
譯文
伯牙禪指是一位有檔陸名的琴師,他的琴術很高明,鍾子期則善於欣賞**。伯牙彈琴的`時候,想著在登高山。鍾子期高興說:
彈得真好啊!我彷彿看見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著流水,鍾子期又說:
彈得真好啊!我彷彿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
有一次,他們兩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遊玩,遊興正濃的時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於是他們來到一塊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裡突然感到很悲傷,於是就拿出隨身攜帶的琴彈起來。開始彈綿綿細雨的聲音,後來又彈大山崩裂的聲音。每次彈的時候,鍾子期都能聽出琴聲中所表達的含義。
伯牙於是放下琴感嘆地說:「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彈琴時所想的意境,我的琴聲無論如何也逃不掉你的聽力!」
註釋
伯牙子:春秋時精於琴藝的**家。
鍾子期:春秋時精通音律的**鑑賞大師。
方鼓而志在太山:正彈奏到意在描繪泰山的樂曲。鼓,動詞,彈奏。太山,指泰山。
少選:一會兒。
湯湯(shāng shāng):形容大水急流的樣子。
奚由:「由奚」的倒裝,即「由何」,從何。
翻譯文言文《高山流水》,文言文《高山流水》的譯文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心裡想著高山。鍾子期說 好啊!高峻的樣子像泰山!心裡想著流水,鍾子期說 好啊!水勢浩蕩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鍾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遊覽,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 心裡傷感,於是取過琴而彈了起來。起先是連綿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聲音。每有曲子...
高山流水的原文及翻譯《高山流水》原文及翻譯
高山流水 原文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岩下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林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 善哉!善哉!子之...
高山流水的簡短故事高山流水的簡短故事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絃,終身不復鼓。注釋絕 斷絕.鼓 彈。曰 說.志在高山 心裡想到高山.哉 語氣詞,表示感嘆.峨峨 高.兮 語氣詞,相當於 啊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