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博學力行
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樸;彬彬,雜半之貌。南宋朱熹《論語集註》:「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質者,本也。
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係,亦即禮與仁的關係。
於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子曰:
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禮記·表記》)
2樓:網友
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這是指人格美要達到質文兼備,內部質素和外在文飾相統一。「文」最初是指不同色彩的線條交錯而成的可觀的視覺形象,衍變成後天的文化包括禮樂對人的造就,是一種形式美;「質」指基質和內容,是乙個人內在的品質,是一種心靈美。「彬彬」,朱熹注為「物相雜而適均之貌」 ,即文與質恰到好處的配合。
孔子說,乙個人如果質勝於文則不免粗野,文勝於質又失之浮誇;反之,「文質彬彬」,即可得中和之美。(引自我本人尚未發表的文章)
通過對論語為政篇的學習,你對儒家的孝德做何理解?
3樓:熱愛電子數碼
儒家最主要坦廳的,核心的思想就是仁,要仁愛之心,要講究一定的禮節。讓缺隱
「仁」是指乙個人為人處事的準則。既要有尊重、關愛他人的言行(即愛人):平時要做到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儘可能為他人著想,對自己不懂的神秘的東西(如鬼神、儀式等)要敬而遠之,對身邊的人要親近並忠誠;你在身體力行地做的這個過程就是仁了。
譬如說:乙個同學問你乙個問題,如果這個問扮頌題是你真正弄懂有切身經驗的你就教他;如果你對這個問題還是一知半解,你就如實地告訴他說你還不太清楚,還在盡力地思考著這件事,弄懂時一定告訴對方。
<論語>中體現了怎樣的儒家思想?
4樓:冬雪臘梅
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涕。
論語中的文質指的是什麼
5樓:家求蜂蝶探花
論語》中的「文質」分別指的是乙個人外在的言行舉止等風度與其內在的本性。孔子認為乙個人只有在其內在的本性與其外在風度相當時才可以做君子。
論語》中的「文質」出自《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意思是:
如果乙個人內在的道德品質超過了外在的風度,就容易顯得粗野。如果乙個人外在的風度超過了他內在的道德品行,就會顯得虛浮。只有乙個人內在的本性與其外在風度相當時,才可以做君子。
孔子強調內在修養與外在言行舉止相匹配,作為君子不僅要提公升內在修養,不斷靠近仁,還要讓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禮的規範,只有內外兼修,做到這內外兩方面相當時,才可以成為君子。
論語展示的儒家政治觀念和孝道對今天有什麼借鑑意義
6樓:
摘要。你好很高興為您服務!
儒家思想在當今的意義:對於解決今天的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矛盾、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相脫節的問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德治」主張和「禮治」的秩序思想對當今政治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等。
論語展示的儒家政治觀念和孝道對今天有什麼借鑑意義。
你輪森好很高興為您服務!儒家思想在當今的意義:對於解決今天的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矛盾、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相脫節的問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德治」主張和「禮治銷鏈」的秩序虧桐孫思想對當今政治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等。
現實意義就是促進現在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使乙個民族成為有素質、有禮儀、有教養的文明之國。乙個社會如果沒有禮儀沒有那些制約人的道德規則的話,那麼這個尺滾社會就要混亂了,即使是嚴厲的法律制度也不能約束人們的行為,而儒家思想這種無形的道德行為規範植根在人們的心中,可以起到淨化社會風氣的作用。
儒家文化對當代社會的現實意義在帶瞎於它的道德價值、教育價值及政治價值。儒家的孝道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在當今社會更應該代代傳承,發揚光陵行餘大。知行合一這種思想對於解決今天的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矛盾、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相脫節的問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儒家的思想文化,不僅是道德的哲學,教育的哲學,生活的哲學,也是政治的哲學。重要的體現就是「仁政」主張和民本思想,主張「輕刑薄稅」「聽政於國人」「與民同樂」等。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閃爍著民主、民生的光芒,在歷史的變遷中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影響著中國歷朝歷代的政治活動,儘管有其歷史的侷限性,但它「德治」主張和「禮治」的秩序思想,都對當今政治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
希望能幫到您,如果滿意的話可以辛苦給個贊嗎?謝謝
論語展示的儒家政治觀念和孝道對今天有什麼借鑑意義
7樓: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現代穗寬核社會里,「孝」精神的倡導與弘揚具有很強的社會意義和時代價值。從《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出,力行孝道不僅有利於提高個人修養,同時也能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在當猜掘今社會,學習和倡導孝道不僅有利於家庭和諧,同時也能構建和諧社會。
子女們對父母要做到孝而有敬、誠心盡孝、孝而無怨、讓父母安心養老,這是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趁著我們還年輕,趁著父母還尚存於世上,我們應該儘自己所能的去孝敬父母,侍奉他們。畢竟,父母不會一直在身後等著我們巧碰,不要讓「子欲養而親不待。
的悲哀發生,我們要做的就是多關心和孝敬父母。
8樓:儀恕遊靜
孔子說:「質勝文哪差則野,文勝質則史。文察肆質彬彬,然後君子。敗緩轎」
這是指人格美要達到質文兼備,內部質素和外在文飾相統一。
論語中有什麼糟粕,論語中有什麼糟粕請結合《論語》中具體的
在今天看來,論語 中的不少內容都在講述封建統治的方法和思想,是落後的。孔子看不起愚鈍的人,論語 雍也第六 子曰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說 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傳授深奧的學問,中等智力以下的人,不可以傳授深奧的學問。論語 陽貨第十七 子曰 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孔子說,先天的...
結合逍遙遊談談對儒家的認識,談談你對儒家思想的認識???急!
莊子是道家學派,談什麼對儒家的認識?談談你對儒家思想的認識?急!仁政是儒家來思想中最大的毒瘤,自 它讓中國的統治者自以為自己無所不能,所以狂妄自大 它讓中國的老百姓把幸福寄託在明君和清官身上,所以始終擺脫不了苦難的命運,莊子曾認為儒家仁政是點數公尺粒來烹飪,選擇頭髮來梳理,因此,千年之後,必有人相食...
結合地理知識,討論地球上那些地區適宜開發太陽能?
我不是很清楚 可以 就是說出具體名字的 但我知道,要發展太陽能的地方要有以下幾個要求。 全年日照充足,陰天,雨天少。晴天太陽大,日照時間長。 氣候要好,不能多雨,不能多霧,不能多雲 因為這都會對太陽光照成削弱。 當地地形要好,利於大規模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維護,運輸,和技術人員的長期生活。 當地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