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發明什麼制度?為何清朝推行幾百年?

2025-02-12 04:05:13 字數 1814 閱讀 4350

1樓:悠悠說百態

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屬於制度,實際上是奉天承運,這四個字,算是一種口頭禪,清朝推行幾百年其實也是為了入鄉隨俗,後面又加了一句皇帝詔曰。

2樓:語雜說

朱元璋發明了試婚制度。清朝覺得這種制度可以鞏固自己的權力,而且可以讓皇族的女子幸福。

明朝初年,朱元璋為了集中權力,廢除了什麼制度?

3樓:香香要做人

題主你好。

是丞相制度,但後來出現的內閣制權勢甚於丞相作為強化皇權的重要步驟之一,就是消弱甚至消滅相權,而只有廢除丞相制,才能徹底消滅相權。

明太祖認為丞相制度妨礙皇權的高度集中,會導致社會動盪。朱元璋是乙個極力加強集權的皇帝。皇權與相權一直從秦爭到明,以皇權勝利告終,是**集權的趨勢。

另乙個是執掌宰相職權的丞相胡惟庸驕橫跋扈,擅權專恣。

4樓:網友

朱元璋是明朝的建立者,他為了集中權力廢除了宰相制度,使明清皇權達到了巔峰。

5樓:用白卉

宣佈廢除中書省,不再設丞相。

朱元璋建立了什麼新制度

6樓:秋水

皇權集中制發展到了頂峰,出現了畸形。

7樓:網友

為了監察官吏,建立了東廠,西廠。

朱元璋是怎樣建立明朝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路:

1328年,出生盱眙太平鄉,童年貧苦,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覺寺當行童。

1352年,投靠濠州郭子興的紅巾軍,後公升任副元帥,娶馬氏1355年,郭子興逝世,遙奉小明王龍風政權,被封為左都元帥1356年,攻佔集慶,改名應天府,奉行朱公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方略。

1363年,鄱陽湖水戰大破陳有諒60萬水軍,陳有諒陣亡1364年,自立為吳王,陳有諒子陳理投降;進攻張士誠1367年,徐達攻克平江俘張士誠,一統江南;討方國珍,開始北伐元朝1368年,在應天府稱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9月,徐達攻克大都。

9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點理解是原來參加紅巾軍當小兵,然後後來成為紅巾軍的一方領導。佔領南京後採取廣積糧緩稱王的方針獲得了元朝的好感,然後逐個滅掉威脅其地位的農民軍比如陳友諒和張士誠。最後從南京北伐把元朝趕回漠北。

然後又擊敗元朝在朝鮮和雲南的統治地位。最終取得全國的戰鬥勝利,並使當時的高麗(後來的朝鮮,朝鮮是朱元璋賜給高麗的名字)成為明朝的藩屬國。

10樓:陳良瑞康

1368年,在應天府建立明朝,……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做了哪些事情?

11樓:犁秋梵悌

1.改革內政:實行「九品中正制」,改革官制,實行「百官制」,設立「禮部」等;

2.改革外交:建立外交制度,與外國交往,維護國家主權空基前;

3.改革經濟:實行「六藝」政策,推行「八項法令」,改革財政制度,實行「商稅制」;

4.改革教育:實行「九品文考」,建立國子監,推行「四書鬥清五經」,推行「九科制」;

5.改革法律:制定《大明律》,實行「六部制」,建立「審判制度」;

6.改革軍事:組建「軍機處」,實行「八陣制」,編制《軍事綱要》;

7.改革文化:實行「文明制度」,推行「文字改革」,推行「文藝復興」;

8.改革宗鋒坦教:實行「宗教自由」,實行「宗教容忍」,推行「宗教改革」;

9.改善民生:實行「撫卹制度」,實行「農業改革」,實行「禁止放役」,實行「節約制度」等。

康熙是清朝皇帝,朱元璋是明朝皇帝,為何康熙要給朱元璋下跪呢

1684年農曆十二月初二,康熙帝為了表示對前明以及朱元璋的敬意,他從甬道旁前行,還在朱元璋墓前進行了 三跪九叩 之禮,康熙帝對前明的敬意,讓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那很多人就疑惑,作為大清皇帝的康熙,為何要在前明開國皇帝墓前行跪拜之禮呢?首先,根據當時的文化傳統,清朝人在面對逝者時,總會懷著一顆敬畏的心理...

明末朱元璋的子孫已經上百萬人了,為何清朝都不見了

這是因為朱元璋在活著的時候,他的子孫是非常多的,這些人為了巴結他改了原來的姓氏,在朱元璋去世以後,很多人為了生活下去,所以把自己的姓氏改成別的了 我認為這個原因就是她們的能力還是有很多的不足,然後覺得沒有什麼發展空間,所以才會這樣 因為在清朝皇帝上位之後。為了保證自己的皇權位置。將明朝的人基本上都殺...

朱元璋為何殺徐達,朱元璋為什麼殺徐達?

明太祖朱元璋賜燒鵝殺了開國功臣魏國公徐達?用川建國同志的標誌性言語,這就是個徹頭徹尾的 fake news 假新聞 今天筆者就來追根溯源,看看這個謠言是從何而起,以及徐達為何不可能是朱元璋所殺。謠言的源頭根據現存的史料,記載徐達死因為 背上長疽 出自於慈溪人王文祿所著的 龍興慈記 據書前小引,書中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