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內力訓練 所謂內力就是通過呼吸意念加特定的姿勢所培養出來的武術內勁,作用是培訓 充實流動的內在能量,形成「意、氣、力」合一的強大內勁,至於內力理論方面本人在此就不 多說,朋友們可參考其它教材,本人在此只想說一些實際的東西,以便讓學者迅速的、簡單 地登堂入室,筆者根據經驗介紹二種方法。
1)站樁: 習者雙腳分開一肩半寬而立,雙 腳趾似抓非抓大地、足心含空、膝曲(不超過腳尖),臂部似後坐一高凳、重心穩固上身正 直、涵胸拔背收腹,頭正目直,頭頂似被小線上掉,而後抬起雙臂曲肘環抱於胸前、手心向 內、十指相對、做到沉肩墜肘、十指間距為一拳,手心距胸約一尺遠,十指自然分開似曲似 直,做上述姿勢要求全身放鬆,而後意想雙手環抱一大樹,雙臂內側、胸腹、兩腿內側皆與 樹似觸非觸。 要求:
姿勢保持穩固,心平氣和,呼吸自然,平心靜氣,全身做到松而不懈, 緊而不僵,目視前方,排除雜念。
2)俯臥樁:站樁完畢後既可進行俯臥樁練習,姿勢同俯臥撐式要求雙腳跟併攏,腳尖觸 地,雙拳撐地開立與肩同寬,從後腦到腳跟成一線,全身挺身,動作:身體慢慢下俯至胸幾 乎貼地,全身仍然保持一線,下俯同時吸氣入丹田,而後身體慢慢撐起,同時呼氣,意想丹 田氣經雙肩至雙肘至拳面,在身體上撐雙肘近乎伸直時,突然加速伸直雙肘,同時噴氣並意 想氣達拳面,同時意想雙拳下各墊一磚塊氣到時磚塊即被我內氣擊碎,如此反覆練 20 次/ 組,力竭而止。
內力練習注意事項:
無論是站樁或俯臥樁均保持全身放鬆,排除雜念,精神集中,全身 保持松而不懈,緊而不僵,但在俯臥樁力達拳面時,要求有意握緊拳頭,並有拳往下鑽的感 覺(緊後既松)。
內力練習每天最少保持練習兩次以上,先站樁後俯臥樁。
飯前後一 小時內最好不要練功,練功前解除身上一切緊身物及排除大小便。
站樁後可拍打全身, 深呼吸放鬆,俯臥樁後可快速衝拳放鬆。
練習時保持循序漸進,不硬撐,慢慢延長練功 時間,保持呼吸自然,不故意造作憋氣,保持精神集中,如雜念太多無法剋制,不要強求, 可眼微閉想一些愉快的事,練習要持之以恆,只有勤加練習才能登堂入室,一般在 1—3 個 月即感效果明顯。
2樓:武者術心
武術內勁怎麼練,三個步驟就能讓你明白,看完的都懂了。
內勁簡單練法
3樓:民俗風景線
內勁簡單練法有:用意貫力、柔緩練勁、貫串通勁、快速發勁。
1、用意貫力。
在太極拳中用意貫注於身體每個部位,特別是常用的發力點,這是練內勁的首要條件,這種用意貫力重在想、練的是指神經指揮肌肉的能力,並不是真實的肌肉收縮用力,可謂形松意緊。
2、柔緩練勁。
以柔緩為主的練習過程,實質上通過較長時間肌肉適度用力,以纏繞螺旋的方式,練習肌肉良好的伸縮性,提高彈性,正所謂極柔軟而極堅剛,這是產生內勁的物質基礎。
3、貫串通勁。
內勁要通過身體各部分高度和諧用力才能產生,其中重要的要周身節節貫串,由下向上,由內向外,形成合力,而所謂由腳而腿,由腿而腰,由腰而手,由手而形於手指。明確發力過程,練出整勁,這是產生內勁的保證。
4、快速發勁。
內勁並不能永遠內含不露,如果要練出一定技擊作用,還要在運勁充足條件下適當發出內勁,適應應用需要。總之,這些方法要綜合使用,才能練出靈活多變的內勁。
內勁的作用:
求內勁的過程正是使練拳處於良好健身狀態,比如為了練出彈簧性的勁,必須首先由松入手,這個松以及相應的身型狀態,恰恰正是促進全身血液迴圈等機能的要求,無疑利於健康。
在技擊防身上講,太極拳是懂勁的功夫,所謂力不打法,法不打功,這個功實質上就是勁,所以練勁是技擊的核心要素。總之,練勁不是僅僅出於技擊思想,實際上是抓住了稱為拳的太極本質,由此才能充分實現太極拳的健身、技擊、防身價值。
自己寫的小說怎麼出版 要具體方法
其實也可以自己花錢,不過好像挺貴的 我想寫 要怎麼辦呢?具體要怎樣呢 首先你得有乙個故事的框架或者說是梗概,然後你應該給故事中會出現的角色起好名字,盡量按每個人的性格起。而且你應該尋找乙個可以吸引讀者的,精彩的故事切入點,作為楔子,即 的引子。寫的時候要注意嚴格按每個人的不同性格來突出描寫,而且如果...
白朮祛斑具體方法擦了以後要洗臉嗎
要的。這種方法是表面的 你平常可以多擦幾次 臉色會有所改善不過感覺表面的好像去不了內裡的一些不好物質內條應該更適合你 用中藥的看看 詩玻萊看看感覺比擦臉要合適吧。土豆去斑法 將土豆去皮切塊 放進榨汁器中,在土豆汁中倒入三分之一杯的新鮮牛 奶,並拌入麵粉 潔面後敷於臉上,20分鐘後洗淨就可以了。之後在...
班級文化管理的具體方法,班級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抓好開頭。俗話說 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 新生入校之際 班級成立之初都制度建設的好時機。學生剛入校門,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讓每一位學生了解規範,重視行為規範的落實,同時制定班級的規章制度。.重視學生意見。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所以在班級制度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