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青妍知識屋
影響:1、商周時期。
青銅器作為禮制的象徵,在國家管理上起到一定作用。
2、鐵器的發明,推動了鐵製農具的推廣,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的改革發展。
3、金屬冶煉的改革發展帶動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
4、金屬將古代中國。
帶入冷兵器時代。
5、但自古以來的匠戶制度使金屬冶煉受限於統治集團,只是為統治者服務,匠戶缺乏人生自由,勞動創造性嚴重受縛;技術傳承具有封閉性,新技術難以推廣。
2樓:海上生明月
青銅的發明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由於其克服了純銅的柔軟弱點,且具有熔點低、鑄造效能好等優點,逐漸成為古代銅器中的主要品種,並促進了車、船、雕刻、金屬加工等製造技術和農業、軍事及經濟社會的發展。青銅器的應用,代表了當時的科技水平和文化藝術水平,成為這一時代的鮮明標誌。
中國古代最初是使用自然銅,商代早期已能用火法煉製銅錫合金的青銅。冶煉青銅的過程較複雜,大概是先把選好的礦石加入熔劑,再放在煉爐內,燃木炭熔鍊,等火候成熟,取精煉銅液,棄去煉渣,即得初銅。初銅仍比較粗,需再經提煉才能獲得純淨的紅銅。
紅銅加錫、鉛熔成合金,即是青銅。
青銅生產工具是構成青銅時代生產力的一大要素。出土文物中常見的青銅手工工具有刀、錐、鑿、斧、錛、削、鑽、鋸等。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雲南等省相繼發現大量商周青銅農具,有耒、耜、臿、、鋤、鏟、耨、鐮等器類。
正是在青銅工具廣泛應用的基礎上,造就了舉世聞名的燦爛的商周青銅文化。
中國古代冶鑄業的發展
3樓:高寒灩灩開金餅
1)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是商朝和西周手工業的主要部門;商朝青銅鑄造規模大;西周青銅產品趨向生活化。
2)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創造了鑄鐵柔化處理技術,是世界冶鐵史上的一大成就;青銅鑄造工藝有新的創造,出現了金銀錯新技術。
3)魏晉時期:北魏相州以製造軍刀著稱;百鍊鋼技術相當成熟;發明了灌鋼法。
4)唐朝時期:冶鑄業已普遍採用了切削、拋光、焊接等工藝。
5)明朝中後期:廣東佛山冶鐵生產規模擴大。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冶鑄業的技術進步表現在什麼地方?
4樓:史海**
春秋戰國時期的冶鑄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青銅器的大量出現,鐵農具的出現和使用。
**農具等等方面,被鐵器取代,這個從春秋時期已經開始了,主要原因就是鐵器比青銅更堅硬、冶煉技術的提高以及鐵礦分佈比銅和錫都要廣泛。日用器皿被漆器和釉陶製品取代(漢代是漆器發展的高峰),主要原因嘛。就是相比青銅器,漆器和釉陶製品更容易加工,而且在美觀實用性的方面都比青銅好。
禮器主要被釉陶製品和銅製品以及玉器等等取代,商周之後,禮器的材質逐漸變得豐富和多樣。
商後期為適應其神權統治,需要進行大量繁複的祭祀活動,而青銅器作為祭祀的重要道具存在。至西周時期,青銅器與禮樂等級制度。
緊密結合,被賦以「銘貴賤,別等列」的作用。
春秋戰國的時候青銅器的作用就慢慢開始發生了變化,因為當時禮崩樂壞,所以很多的青銅器原本是用來鬼神祭祀用的,但是到了現在卻不需要這樣了。反而當時的人更加註重實用了,更加註意器具的實用功能。所以,當時的青銅器開始向民間轉移,開始運用到了很多的地方中去。
並且因為當時的技術的進步,農業生產也開始使用了鐵製的工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當時的鐵農具的發展也為鐵犁牛耕的出現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這也同時促進了封建經濟的進一步壯大和發展。
5樓:常大大璐
我國冶鑄業的技術進步體現在青銅器的大量出現,從祭祀用品到生活用品,都有青銅器的身影。
6樓:網友
春秋時期的人們發明了以前沒有的鐵犁鏵、鐵鋤、連枷、石磨等新農具。春秋時期的青銅器鑄造也是這一時代的特徵,以曾國和楚國、徐國的青銅器為代表。
7樓:小書生吃瓜
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大大提高了,還鑄造了青銅器,還有鐵器,鐵鋤,石磨等新農用工具。
8樓:一介書生
生產力大大的提高,青銅器的進一步發展,鐵器的廣泛使用,鐵製農具的運用。
9樓:ever一
鐵是逐漸成為主要的器具,青銅器逐漸退出舞臺,對社會生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0樓:雨歇獨憑欄
主要是青銅器逐漸被鐵器取代,新的農具的應用大大促進了生產力。
11樓:armia溫晴
出現了鐵器,這是一大提公升,比青銅器方便輕巧,容易打磨,但是也很容易生鏽。
我國古代青銅冶鑄技術有哪些發展歷史?
12樓:北京創典文化
隨著人們對錫石或鉛礦石的識別,冶煉銅的技術逐漸向加唯橡錫石或方鉛礦的方向演進。
在夏代、商代早期及中期,青銅器的化學組成是雜亂無章的,鉛、錫的含量也較低,這表明當時很可能是以紅銅或孔雀石。
與錫礦砂或方鉛礦合煉青銅。
雖然在新石器時期。
晚期和夏代,黃河流域。
的許多地區開始推廣冶銅工藝,但是那時只能生產錐、環、管、鏃等小件銅器,它們顯然不能對生產有多大的促進作隱帆用。
至商代,青銅冶鑄技術有長足的進步,並開始鑄造較大型的青銅器件,首先是鑄造代表權力象徵的禮器。
在對已出土的青銅文化鼎盛時期的商代青銅器進行化學分析,將它們分為兩類。一類是銅錫二元合金,其中含鉛小於2%;另一類是銅錫鉛三元合金,灶山雹即含鉛大於2%。
在銅錫二元合金中,銅和錫的比例大都接近4比1。而在銅錫鉛三元合金中,銅與錫鉛含量和之比也維繫在4比1。錫與鉛之間似乎沒有明顯的比例關係。
由此可以推測,當時的青銅冶煉已有一定的配方,但是工匠們對銅錫或銅錫鉛之比與青銅效能的關係僅有膚淺的經驗認識,即認識到青銅比紅銅實用,因而自覺地冶煉青銅。
我國生鐵冶鑄技術的冶煉原理是什麼?
13樓:北京創典文化
至春秋戰國時期,人工冶煉的鐵有塊鍊鐵和生鐵兩種。一般認為,最初的鍊鐵技術,大多采用塊鍊鐵。塊鍊鐵方法是將鐵礦石和木炭一層夾一層地放在煉爐中,點火焙燒,在650度至1000度溫度下,利用炭的不完全燃燒產生一氧化碳,遂使鐵礦中的氧化鐵還原成鐵。
至春秋中後期,我國的鍊鐵技術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在熟練地掌握了塊煉法鍊鐵後,我國又在世界上最早發明了生鐵冶鑄技術。
據《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記載,西元前513年,晉國鑄造了乙個鐵質刑鼎,把範宣子所制定的《刑書》鑄在上面。鑄刑鼎的鐵是作為軍賦向民間徵收來的,這說明最遲春秋末期出現了民間鍊鐵作坊,而且已較好地掌握了生鐵的冶鑄技術。
在生鐵冶煉過程中,爐溫較高,被還原生成的固態鐵會吸收碳、硫和磷,這種吸收隨著溫度的公升高,速度就會加快;另一方面,鐵吸收碳後,熔點隨之降低,當含碳量達到時,熔點降至1380度,當含碳量達到時,熔點最低,僅1146度。
所以,當爐溫至1200度時,就完全能使鐵充分熔化,從而得到了液態的生鐵,並可以很方便地直接用於澆鑄成器。
生鐵冶煉技術的出現,改變了塊鍊鐵的冶煉與加工都較費工費時的狀況,煉爐可連續使用,提高了生產率,降低了成本,使得大量提煉鐵礦石和鑄造出器形比較複雜的鐵器成為可能。這就為我國古代鍊鐵技術的發拓了自己獨特的道路。
古代金錠值錢嗎能值多少錢,祖傳古代金錠到底值不值錢
古玩沒固定的價,這要看你的出手方式來決定的,您有的話不妨上傳幾張 上來看看 祖傳古代金錠到底值不值錢 因為古代的度量衡單位不統一,所以很難確定一錠金子到底是多少,至於一錠 的 到如今是多少就需要結合現在的 時價進行換算,詳解如下 1 關於金錠的簡介 金錠不同於銅錢,銅錢除了官鑄外是不允許私鑄,而金錠...
古代金元寶怎麼鑑定。古代金元寶的含金量是多少
一般在80左右,如果太高可能是假的,90以上幾乎很少,當時科技沒有那麼發達提純不會太高,80的純度在古代就叫足金 額,這個.不知 元代金元寶的含金量只有16 543 是真的嗎 古代乙個金元寶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這個比的方法有很多種,五個金元寶可以買一大院子的房子 500平公尺 乙個金元寶可以買三十頭...
有色金屬冶煉技工在工作中是否對身體有害
有色金屬工業是包括從有色金屬礦石的開採 選礦 冶煉 合金製取到加工的工業體系。絕大多數有色金屬在自然界中含量少 礦石品位低 礦物種類繁多,且又多種元素共生,大都以硫酸亞鐵化物形態存在,這就使有色金屬工業生產工藝複雜 工序多 流程長而且危害多。其主要特點有 1 礦石品位低,使採礦量大,選礦 冶煉工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