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要推動地球飛行4.2光年,需要多少的動能?
1樓:風中的雞蛋殼
需要的能量確實很大,但卻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大。
電影的說法其實有bug,電影中說用500年時間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5,也就是1500千公尺/秒。但是這個速度和總的飛行時間(2500年)結合起來,目的地就不是比鄰星了,而是天苑四,也就是波江座ε,距離大約10光年。飛到比鄰星大約只需要光速的千分之2。
但不管怎麼說,光速的千分之5需要消耗的工質都是可以計算的。
電影設定的是重核聚變,把元素一直聚變到鐵,不同元素能夠產生的能量和比衝(物理上就是聚變產物獲得的速度,這個物理量在航天上比能量更重要)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取個平均數:15000千公尺/秒。
於是按照動量定律,需要消耗地球質量的,如果考慮到後面還要停下來,需要。
2樓:網友
這麼講吧,如果要使得一艘飛船達到光速的六分之一,就要耗盡太陽的全部能量。所以,星際航行是不可能的。人類到目前還遠遠無法抵達太陽系邊界。
3樓:匿名使用者
在這部電影中,已經描述需要一萬多的行星發動機才可以進行。
按照流浪地球的速度地球每年飛多少公尺
4樓:龍御天機
根據電影中的情節,可以得知,地球要飛往光年外的半人馬星座。而一光年=9454254955488000公尺。所以地亂衝陸球與半人馬星座的距離為40653296308598400公尺。
而電影中說要行駛2500年。求每年地球行駛多少公尺40653296308598400÷2500=公尺。
所以按照判團流浪地譁頃球的速度地球每年飛公尺。
流浪地球地球飛行速度
5樓:四對內
流浪地球的飛行速度約為 67,000 英里/小時啟虛(108,000 公里/小時),按照宇宙中最悄慶燃快的物體——光速來說,其速差帶度約為 1/20。
6樓:網友
其實我認為流浪地球飛行速度,我估計流浪地球飛行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差渣哪族不多一分鐘幾十萬公里。因為流浪地如弊緩棗球沒有太陽強大的束縛力,這時候流浪地球漫遊在太空裡飛行非常的快。
7樓:七步陽光
流浪地球》的電影中,地球將會被加速到光速的,即1500公里/秒。
流浪地球的速度達到光速的10%,時間會有何變化?
8樓:禽書苗
在相對論。看來,運動參照系。
的時間相對於靜止參照系過得更慢一些。但不管怎樣,無論地球的運動速度有多快,地球上的人都不會覺得時間變慢了,因為時間快慢是兩個參照系之間的比較結果。
在《流浪地球》
的電影中,地球將會被加速到光速的10%,即3萬公里/秒。然而,這個速度仍然不夠接近光速,所產生的相對論效應並不顯著。按照計劃,如果不考慮相對論效應,地球需要2500年的時間才能到達光年之外。
的比鄰星。但考慮到時間膨脹效應,地球上的人所經歷的時間會略少於2500年。
對於這種變加速運動過程,沒有具體的資料,想要精確計算時間膨脹效應不切實際。這裡以原著**中給出的資料做個簡單計算。根據**中的設定,地球先經過500百年時間的加速達到光速的5%,然後依靠慣性滑行1300年的時間,之後再對地球進行500年的減速,最後再用200年的時間泊入環繞比鄰星的軌道。
首先,在前500年(假設這500年是相對於最初地球參照系而言),假設地球做勻加速運動。
其加速度。大小約為公尺/平方秒。根據勻加速運動的鐘慢效應。
公式,流浪地球所經歷的時間大約為年。
在中間1300年,假設地球做勻速運動,根據勻速運動的鐘慢效應公式,流浪地球所經歷的時間大約為年。
在後500年,假設地球做勻減速運動,流浪地球所經歷的時間大約也是年。在最後200年,相對論效應可以忽略。
因此,如果最初地球參照系計算出的旅行時間是2500年,那麼,流浪地球實際所經歷的時間大約為年,少了大約年。但對於流浪地球上的人來說,他們不會感覺到時間過得變慢了,他們的壽命也不會變長,1秒的時間還是原來所感受到的那樣長。
然而,如果最初考慮到相對論效應,計算出流浪地球所會經歷的時間是2500年,那麼,對於原先地球參照系來說,流浪地球抵達比鄰星的時間會略多於2500年。
總之,對於這種速度還不夠接近光速的運動,或者加速度太小的加速運動,相對論效應並不顯著。
9樓:htf的生活
時間迴圈將會加快。流浪地球的速度達到光速的10%,這樣地球上的物質迴圈速度將會加快,時間也會迴圈加快。
10樓:宣美情感匯
流浪地球的速度達到光速的10%,也就是說1500公里/秒,對人類來說沒有變化。
11樓:科學知識萬能俠
時間是人類定義出來的,我覺得沒有什麼變化的,希望大家要相信科學。
《流浪地球》用10000臺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這將會消耗多少氧氣?
12樓:廣東靚仔啊
看過《流浪地球》的小夥伴都知道,流浪地球是我們中國拍攝的一部科幻片,該片講述的就是地球為了躲避急速膨脹的太陽,決定在地面上建造10000座行星發動機來推動地球,直到逃離到光年之外的新星系。看到這小夥伴們一定有乙個疑問非常好奇,既然人類在地球上建造了那麼多的發動機,那麼這些發動機會消耗掉多少氧氣呢?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嗎?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我們都知道飛機和汽車的發動機都是需要氧氣的,尤其是航空發動機,這型別的發動機靠吸入大量的氧氣來將氣體進行公升溫處理,最後在尾部噴出紅色或者藍色的火焰,推動飛機飛行。而流浪地球中,行星發動機彷彿就像是一座巨大的航空發動機一樣,向天空噴出巨大的藍色火焰,產生的推力可以達到150億噸,按照這麼說的話,那麼發動機就需要大量的氧氣來維持工作,所以有可能周邊一公里範圍內都會出現缺氧的情況,畢竟行星發動機需要的氧氣量太大了。
事實上流浪地球中的行星發動機是不要氧氣的,因為它的工作原理和航空發動機完全不同,它工作時不需要和氧氣產生化學反應,它主要靠核聚變產生的強大能量來運作,如果行星發動機靠航空發動機的原理來推進,那麼是完全不足以推動地球的,甚至有可能將地球上的氧氣都抽乾,到時候不但推不動地球,人類的生存也將面臨嚴峻的考驗。因此行星發動機的能源是核能,全球1萬座行星發動機通過核聚變產生的能力推進,從而推動地球遠離太陽,但是核能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只不過不是氧氣,而是石頭。在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地面上的部隊經常組織挖石頭,其實這些都是核能的燃料,也叫做重聚變技術。
但即便是這樣,地球被推動的速度還是無法達到逃逸速度,地球的生死存亡仍然非常嚴峻,此時就需要藉助「外力」才能加速到逃逸速度,這個外力就是木星引力,地球先逃逸的木星軌道,再靠木星的引力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最終逃離太陽系,到達新的家園。
最後校長認為,行星發動機工作時是不需要消耗氧氣的,這和火箭發動機一樣,只不過行星發動機採用的是核動力,而火箭則是固體燃料,對此小夥伴們你們覺得現實中我們可能推動地球嗎?
13樓:網友
在流浪地球中。行星發動機的能量**是核聚變或者核裂變。並且能量**是石頭。所以是不需要消耗氧氣的。如果是普通燃燒方式。地球上的氧氣支撐不住一天就會消耗殆盡。
14樓:可樂
那麼瞬間會消耗地球1/3的氧氣。甚至在乙個小時之內,很多樹木都會因此凋謝。所以消耗是非常大的。
15樓:ttt聽海
我認為這是流浪地球的乙個瑕疵。科學是來不得半點馬虎的。流浪地球我看過,我認為這是乙個娛樂片,看過心情放鬆就好。
太陽的能量耗盡後我們只能帶地球流浪嗎?
16樓:職場巫山短笛
當太陽的能量被耗盡的時候,我們人類的科技發展水平已經早已經突破了太陽能量耗盡所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所以說即使在很遠的將來太陽的能量完全耗盡之後,我們人類仍然很有很多的辦法來解決太陽能量耗盡給我們帶來的一些影響。
比如說,我們現在就已經有了首臺熱核聚變可控裝置托克瑪克,已經實現了短時間的可控聚變反應,實現真正的長時間可控熱核聚變只是時間問題了。
比如我們為了應對大自然中的植物,因為缺乏陽光而不能正常生長,我們通過電能轉化就可以生產出植物所需要的光源,使他們能夠得以正常的生長,而對於我們的未來,我們更加會有很多很多的手段來實現太陽的光譜組合,我們的科學家們也正在研究有關太陽和我們地球之間的關係,並且一定會有更多的可行性解決方案來擺脫太陽的能量耗盡所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17樓:夏娃視聽
太陽能耗盡了,那我們人類還有嗎?還怎麼帶著地球流浪,這是什麼邏輯?真的把地球比喻成我們可以隨便帶著一片雲彩或者氣球了嗎?
我們看《流浪地球》,但不要被裡面的一些事情給矇騙了,裡面的故事是科幻都是虛假的,你以為地球沒有了能量,沒有了光射太陽光促進我們地球上植物光合作用給我們製造氧氣,我們地球人正因為有了氧氣才能夠生活下去。
如果說太陽沒有能量了,我們人類還能活嗎?要想著我們帶著地球去流浪了,你人類都奄奄一息了,哪還有什麼力氣帶著地球去流量,再說你也帶不動啊。
18樓:薛無依
未必!流浪地球只是在沒有辦法時候的一種逃亡,或許有目標,但是希望同樣渺茫!是當時在沒有更好的生存選擇條件下的孤注一擲!
太陽的能源是固定的,遲早會有衰竭的那一天,所以辦法我們一直在想,即便在電影中最終決定流浪地球的時候,我們也建立了很多的地下城,之所以流浪還是因為能源的匱乏!永動機的理論早就被推翻了,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發掘到更多可行性高的新能源,也未必不能堅持下去,同時我們對物質的應用還停留在原子核階段,我們對質子中子乃至夸克領域的研究才剛剛起步,還有暗物質……
19樓:小小乙個小明
其實,想要帶著地球去流浪,有點不太現實。
相信某些人,應該還記得《飛屋環遊記》吧。裡面的老爺子,用氣球,把自己的家帶到夢想中的天堂。這就是動畫版的《地球流浪》。
那麼現實中,你想要把你的家一起帶走,可能性很小。
而地球也一樣,我們可能沒辦法推著地球走。
所以,如果太陽能量即將耗盡了,我們只能選擇坐著飛船,到其他星球那裡,尋找新的家園。因為飛船比較小,可控性比較強。
另外,飛船可以製造很多。但是地球只有乙個。
一旦地球出現了問題,那麼所有人一起狗帶。
20樓:網友
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大年初一與我們見面了,看完流浪地球的影迷都會思考,如果太陽的能量耗盡了,我們真的要帶地球去流浪麼?
如果真的有一天太陽的能量耗盡了,可能人類也還沒有能力帶著地球去流浪,我們根本沒辦法讓地球停止自轉,而且就算地球停止自轉,那麼我們的陸地就會被海水淹沒,當我們找到其他的星系,那個地方也不一定適合我們人類居住。
所以地球的流浪之路是非常艱辛的,但是當我們人類面對危機時,一定會想盡各種辦法來守護我們的家園。
21樓:戮玖
據天文學家測算,太陽的壽命可達100多億年,目前他正處於穩定而旺盛的中年時期。
太陽一克氫轉變成氦時,放出的能量相當於燃燒15噸汽油,當太陽裡的氫全部燃燒完後,太陽開始收縮,溫度重新公升高到約1億度,這時便有三個氦原子轉化成乙個碳原子的熱核反應,向宇宙空間散發大量的熱,這個過程估計也有幾十億年。接著才是氧原子開始核反應,最後是內部物質轉化為鐵,這時進入老年期的白矮星階段,最後才到臨終期,走向滅亡。
其實在太陽能量耗盡之前,地球就已經被烤焦了,不過在這個過程之前,相信人們已經能夠找到移民其他星球的方法。
《流浪地球》中地球要飛2000多年,如果地球上的石頭用完了怎麼辦?
在 流浪地球 中,行星發動機採用重核聚變。電影裡面簡單的稱之為燒石頭,事實上,發動機進行的是重原子核的聚變,從而產生巨大能量。什麼是核聚變?簡單的說,就是兩個較輕的原子核在高科技的作用下,被壓成了乙個更重的原子核和乙個更輕的原子核,這過程中,一部分質量消失了,根據偉大的質能公式e mc,這部分消失的...
大家覺得流浪地球拍的怎麼樣,流浪地球怎麼樣
流浪地球 有著不輸好萊塢半分的特效,卻有著充滿人情味的中國故事 它有著個人英雄主義的影子,卻有著集體精神的內涵 它繼承了阿瑟克拉克的科幻精神,又蘊含著劉慈欣先生的思想精華。從特效看,這一科幻片必不可少的基礎來看,流浪地球 絕不是五毛錢特效的生硬的拼湊,而是不次於任何一家好萊塢科幻大片的視覺盛宴。個人...
《上海堡壘》和《流浪地球》區別在哪
突破再突破 流浪地球的原著 就是硬科幻,而電影也非常的爭氣,邏輯縝密,特效逼真,演員也都非常的拼,並且片酬都很低,保證製作費用的充裕。上海堡壘本來就不是硬科幻 主打言情,電影更是以流量明星為賣點,兩者沒什麼共同點 沃n瑪 上海堡壘,內容主線應該是愛情劇,在愛情劇的基礎上加入科技元素,但是流浪地球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