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地基理論是什麼?複合地基處理技術的作用機理分為哪些?

2025-02-22 16:05:09 字數 3091 閱讀 3010

1樓:阿qi棄

複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處理過程中部分土體得到增強,或被置換,或在天然地基中設定加筋材料,加固區是由基體(天然地基土體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體)和增強體兩部分組成的人工地基。在荷載作用下,基體和增強體共同承擔荷載的作用。根據複合地基荷載傳遞機理將複合地基分成豎向增強體複合地基和水平向增強複合地基兩類,又把豎向增強體複合地基分成散體材料樁複合地基、柔性樁複合地基和剛性樁複合地基三種。

複合地基一般分為水泥土攪拌樁複合地基、高壓噴射注漿樁複合地基、砂樁地基、振衝樁複合地基、土和灰土擠密樁複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樁複合地基及夯實水泥土樁複合地基。一般情況下複合地基的處理方式參照地區土質情況設定。優越性;大幅度節省投資,與普通樁基和其它型別複合地基相比,可節約造價。

強度高,處理後的螺桿樁複合地基可用於高層與超高層建築。工期短、工藝簡單,平均施工工期比普通鑽孔樁樁基礎縮短三分之一以上。沉降小,據對已完工專案的沉降觀測統計:

沉降量在5—25㎜,特別是它有效地解決了不均勻沉降問題。應用範圍,可應用於高層建築、多層建築、機場、大型儲罐、堆場、路基、橋樑基礎等多種建設工程。

適用多種土層,適用於需要採用樁基礎或需要地基處理的土層。良好的抗震性,螺桿樁複合地基中剛性加筋穿過液化層,並可有效的傳遞垂直荷載,通過墊層的彈性聯接、樁、土的三維應力狀態均大大提高了建築物的抗震性。地基承載力的可補性,當天然地基承載力較高,但仍不能滿足上部建築的需要時,則螺桿樁複合地基可以充分利用原天然地基承載力,以缺多少補多少的新概念,使地基強度大幅度提高。

上部結構的設計、施工條件可大大改善,螺桿樁複合地基可以完全滿足上部結構設計單位提出的承載力和沉降要求,這些要求在本所的地基交付時,將得到**質檢部門的嚴格驗收。因此,選用螺桿樁複合地基後,可使上部結構的設計單位僅需向我所提供的地基視為高強度均勻地基,使得上部結構設計、施工條件大為改善。

2樓:王倩

cfg樁為樁體中摻加適量石屑、粉煤灰和水泥加水拌和,製成一種粘結強度較高的樁體,與樁間土和褥墊層一起構成cfg樁複合地基。樁,樁間土與基礎之間必須設定一定厚度的褥墊層,即褥墊層是高粘結強度樁複合地基的一部分。cfg樁屬高粘結強度樁,與素礆樁的區別僅在於樁體材料的構成不同,在其受力和變形特性方面無什麼區別。

複合地基性狀和設計計算,對其它高粘結強度樁複合地基都適用。cfg樁可適用於條形基礎、獨立基礎,也可用於筏基和箱形基礎。就土性而言,cfg樁可用於填土、飽和及非飽和粘性土,既可用於擠密效果好的土,又可用於擠密效果差的土。

cfg樁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的簡稱,由碎石、石屑(砂)、粉煤灰摻適量水泥加水拌合,用長螺旋鑽管內幫浦壓cfg樁施工製成的一種具有一定粘結強度的樁。利用cfg樁的粘結性、全長範圍內受力、樁周摩阻力、端承力和樁間土的垂直和水平承載能力形成複合剛性地基共同受力。有沉降小,穩定快的特點。

cfg樁可用於加固填土、飽和及非飽和粘性土、鬆散的砂土、粉土等;對塑性指數高的飽和軟粘土使用應慎重。

複合地基處理技術的作用機理分為哪些?

3樓:期待

1、樁體作用。

複合地基中樁體剛度大,在剛性基礎下等量變形時,地基中應力將按材料模量進行分佈。因此,樁體產生應力集中現象,大部分荷載由樁簡辯體承擔,樁間土上應力相應減小。這樣就使得複合地基承載力較原地基有所提高帶早,沉降量有所減少。

2、擠密作用。

砂樁、土樁、石灰樁、碎石樁等在施工過程中,由於振動、擠密、排土等原因,可對樁間土起到一定的密實作用。石灰樁具有吸水、發熱和膨脹特性,對樁間土同樣起到擠密作用。

3、加速固結作用。

碎石樁、砂樁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以加速地基的固結,水泥土類和混凝土類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加速地基固結。

4、墊層作用。

樁與樁間土複合形成的複合地基或稱複合層,由於其效能優於原天然地基,可起到類似墊層的換土、均勻地基應力和增大應力擴散角等作用。在樁體沒有貫穿整個軟土層的地基中,墊層作用尤其明顯。

各類複合地基都有墊層作用。水平向增強體複合地基和鬆散材料樁複合地基墊層作用更加明顯。

5、加筋作用。

加筋作用主要是指厚度不大的軟弱土層,樁體可穿過整個軟弱土層達到其下的硬層上面,此時,樁體在外荷載的作用下就會產生一定的應力集中現象,從而使樁間土承擔的壓了相應減小,其結果與天然蠢咐雀地基相比,複合地基的承載力會提高,壓縮量會減小,穩定性會得到加強,沉降速率會加快,還可用來改善土體的抗剪強度,加固後的複合樁土層將可以改善土坡的穩定性,這種加固作用即通常所說的加筋作用。

4樓:迪爬尋

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範jgj79-2002 建築樁基技術頌派規範jgj94-2008 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2-2002 複合載體野滾賀夯擴樁設計規程jgj/t135-2001 建築工程備餘。

複合地基的條件和構成形式?

5樓:中達諮詢

通過變形協調,增強體與天然地基土體共同承受上部結構傳來的荷載,這是形成複合地基的基本條件。在建築工程中,通常在複合地基上設定剛度較大的擴充套件基礎或筏形基礎,也稱為卜銷如剛性基礎(僅意味著基礎剛度較大之意)下的複合地基。而在道路工程中,荷載則通過剛度較鬥握小的道路面層傳遞,亦稱為柔性基礎下的複合地基。

理論型啟研究和現場實測結果表明,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下的複合地基的性狀有較大差異。因此,增強體與天然地基土體在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協調關係是複合地基性狀的主要特性。設計時為了較充分地發揮天然地基土的承載作用,要求樁土間的荷載分擔比在乙個比較合理的範圍內,這是複合地基設計中的關鍵所在。

複合地基設計基本的原則?

6樓:中達諮詢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50007-2011中第培卜條規定:

複合地基設計應滿足建築物承載力和變形要求。當地基土為欠固結土、膨脹土、溼陷性黃土、可液化土等特殊性土時,設計採旅運用的增強體和施工工藝應滿足處理後地基土和增強體共同承擔荷載的技術要求。

條文說明】本條為強制性條文。規定了複合地基設計的基本原則,為確保地基設計的安全,在進行地基設計時必須嚴格執行。複合地基是指由地基土和豎向增強體(樁)組成、共同承擔荷載的人工地基。

配鎮穗複合地基按增強體材料可分為剛性樁複合地基、粘結材料樁複合地基和無粘結材料樁複合地基。當地基土為欠固結土、膨脹土、溼陷性黃土、可液化土等特殊土時,設計時應綜合考慮土體的特殊性質,選用適當的增強體和施工工藝,以保證處理後的地基土和增強體共同承擔荷載。

什麼是軟土地基軟土地基的定義是什麼

軟土是第四紀後期地表流水所形成的沉積物質,多數分布於海濱 湖濱 河流沿岸等地勢比較低窪地帶,地表終年潮濕或積水。所以地表往往生長有大量蘆葦 塔頭草 小葉樟等喜水性植物,由於這些植物的生長和死亡,使軟土中含有較多的腐殖質和有機物。我省主要分布於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腹地。另外在其它地區有零星分布,三江平原...

地基與基礎的相互關係是什麼,地基與基礎的之間的關係?

地基是直接承托建築物的場地土層。基礎是將結構所承受的各種作用傳遞到地基上的結構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基礎與地基之間是緊密相聯,相互依存的關係。地基指建築物的下部承載的結構,基礎是建築物的一部分 地基與基礎的之間的關係?基礎是地基的前提,地基是基礎的目的。地基為直接承托建築物的場地土層,基礎為將結構所承受...

地基釺探是什麼意思建築工程地基釺探規範是什麼

地基釺探是一種土層探測施工工藝,將標誌刻度的標準直徑鋼釺,採用機械或人工的方式,使用標定重量的擊錘,垂直擊打進入地基土層 根據鋼釺進入待探測地基土層所需的擊錘數,探測土層內隱蔽構造情況或粗略估算土層的容許承載力。擴充套件資料 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在基坑底普遍進行釺探 1 持力層明顯不均勻 2 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