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PH和物質的量和濃度的關係的問題。強弱電解質

2025-03-10 17:15:11 字數 4789 閱讀 8032

1樓:匿名使用者

1:醋酸,根據ph=-log(h+),要使三者ph相等,它們所電離出的h+濃度就必須相等,但醋酸示弱電解質,電離的h+濃度少,而鹽酸和硫酸是強電解質,電離出的h+濃度多,要使醋酸電離的h+濃度=其餘二者,只有醋酸的濃度大於其餘二者的濃度才會相等,故得出答案!2:

硫酸;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時,也是根據ph=-log(h+)來算,因為醋酸示弱電解質,電離的h+濃度少,而鹽酸和硫酸是強電解質,電離出的h+濃度多,又因為它們三者物質的量濃度相同,設為m,則醋酸(弱電解質)小於m,鹽酸(強電解質)=m,而硫酸(強電解質)=2m,所以根據ph=-log(h+),因為硫酸h2so4 電離的h+濃度最多,所以得到的ph就最小!3:醋酸;因為它們三者的濃度又相同,但因為醋酸是弱電解質,弱電離,ch3cooh==(可逆等號)ch3coo- +h+,在中和物質的量相同的naoh,若相同體積的三種酸和naoh中和,則只有ch3cooh有源源不斷的電離出h+,只有ch3cooh中和naoh的量最多,反過來推,所以,選ch3cooh

2樓:匿名使用者

1,醋酸,因為醋酸示弱電解質,而鹽酸和硫酸是強電解質,ph相同則即氫離子的量相同,故醋酸的物質的量大2,很顯然是醋酸,原因跟上面得差不多,都是根據強弱電解質來的,3中和相同物質的量的naoh需要同濃度的溶液體積最小的是硫酸,因為硫酸是二元酸乙個醋酸分子,乙個鹽酸分子和乙個硫酸分子,如果全部電離的話前面兩個只能電離出乙個氫離子,而硫酸則可以電離出兩個。即乙個硫酸分子要幹掉兩個naoh,前提又是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所以需要的硫酸溶液體積最小。 這個是根據強弱電介質出的題目,基本前提是,強電解質要完全電離,而弱電解質則只能部分電離。

3樓:匿名使用者

1.醋酸(ch3cooh 電離h+的能力最弱2.硫酸(h2so4 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時。相同mol數中它有2份h+3.硫酸(h2so4 理由同2

「弱電解質的濃度越大,電離程度越小」怎麼理解?

4樓:生活的也樂趣多

反過來說就是一句話:越稀越電離。我們所用的教材上對此這樣解釋:溶液越稀,電離出的離子互相碰撞重新化合為分子的幾率就越小,電離程度越大。

我們老師這樣解釋:把電離反應視作氣體反應,(以醋酸。

電離為例)即將醋酸分子、醋酸根離子和氫離子。

均看做氣體。加水稀釋就是擴大反應器容積,根據勒夏特列原理。

平衡向氣體分子數增多的方向移動,當然就是右移。

從理論上可用電離平衡常數。

來解釋:hac=ac-+h+。加水稀釋時,醋酸溶液中h+濃度減小,但溫度不變,即電離平衡常數ka不變。

由於ka=[ac-][h+]/hac],[h+]減小,ka不變。所以[ac-]/hac]=ka/[h+]增大,即電離程度增大。

其實還要注意,電離程度增大不代表濃度增加。勒夏特列原理的表述是「平衡向削弱外界條件變化的方向移動」,而不是「抵消」或者「逆轉」。

電解質溶液濃度越大,導電能力不一定越強,為什麼

5樓:has小店

電解質溶液能導電的根本是「溶液中的帶電離子在電場力作用下的定向移動」

帶電粒子的濃度是影響導電的關鍵。

電解質的在水中的電離程度不盡相同(可分為完全電離的強電解質和部分電離的弱電解質),溶質濃度的大小並不能直接反映出電離出的帶電離子的濃度。

比如醋酸,在水中有一定的電離度,超過的部分就不會再溶解。如果醋酸過濃,在水中的電離會受到影響,導電性反而減弱。

6樓:透亮杯兒

這種情況只適用於弱電解質溶液,不適用於強電解質。

在同等條件下,溶液中的離子濃度越大,導電能力越強。強電解質為全部電離,所以對於強電解質,溶液的濃度越大,導電能力越強;而對於弱電解質溶液則有所不同,比如冰醋酸在稀釋過程中,就會有乙個從濃度大到濃度小,反而出現導電能力從弱到強的乙個過程。

請問「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程度大於弱電解質」這句話是否正確??

7樓:華源網路

這句話是正確的。

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完全電離,電離程度一定大於弱電解質。

對於所有的強電解質,它們都可以在水中或多或少的電離出一部分離子,而且是完全電離,比如baso4,雖然難溶,但它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電離的,所以這句話是正確的。而在熔融態完全電離,在水溶液中不完全電離的物質是沒有的。,3,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程度大於弱電解質,條件是等摩爾濃度和溫度,2,很多金屬氧化物是強電解質,但是他們在溶液中是先和水反應再電離的。

比如氧化鈉,它是強電解質,在熔融狀態下完全電離。但在水溶液中,它會轉化成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完全電離,似乎是氫氧化鈉電離而不是氧化鈉電離。但是實際過程是氧化鈉在水中先電離出氧負離子,氧負離子在水中迅速和水生成氫氧根,這樣就剩下氫氧化鈉了,所以這句話還是對的。

2,「在水中完全電離的是強電解質;而強電解質不一定在水中完全電離。」通過你的這句話我懷疑你把「電離」和「溶解」搞混了。,1,這句話應該是正確的,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電離,存在電離平衡,這就說,無論在什麼樣的溫度 和濃度下,總有部分弱電解質分子不能電離,而強電解質是完全電離的,當然就可以得出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程度大於弱電解質是正確的。

0,不對,0,請問「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程度大於弱電解質」這句話是否正確?

答案也顯示這句話是正確的,但是我有一些疑問:

強電解質的定義應該為: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完全電離的化合物,即滿足兩個條件之一即可。

也就是說,在水中完全電離的是強電解質;而強電解質不一定在水中完全電離。那麼是否存在一種物質,在熔融態完全電離;而在水溶液中不完全電離,或沒有水溶態,等等……那這樣還符合題目要求麼?

高一化學,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之間的區別!

8樓:徐靖巧禮曄

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其水溶液的電離程度(即溶解度)。

電解質」是在溶液中或在熔融狀態下能離解成離子、故能導電的化合物,如酸類、鹼類和鹽類。

強電解質」是電離度大的電解質,包括強酸、強鹼和許多鹽類。

弱電解質」是電離度小的電解質,包括弱酸、弱鹼和部分鹽類。

強酸主要是無機酸,如:鹽酸,硝酸,硫酸等。

強鹼主要是鉀、鈉、鋇的氫氧化物。

弱酸主要是有機酸和少數無機酸,如:醋酸,苯甲酸,碳酸,磷酸等。

弱鹼主要是副族和過渡金屬元素的氫氧化物,如氫氧化鋁,氫氧化鋅,(包括氫氧化銨)等。

在強弱電解質的區分上,比較難掌握的是鹽類的溶解度。有的中學化學老師總結出了乙個簡單易記的強電解質鹽類(水溶液中完全溶解的鹽類)順口溜:

鉀鈉硝銨溶,(鉀鹽、鈉鹽、硝酸鹽和銨鹽可完全溶解)鹽酸除銀汞。(除氯化銀和氯化汞外的鹽酸鹽都可完全溶解)再說硫酸鹽,不溶有鋇鉛。(除硫酸鋇和硫酸鉛外的硫酸鹽都可完全溶解)碳酸磷酸鹽,能溶鉀鈉銨。(碳酸鹽和磷酸鹽中只有鉀鹽、鈉鹽、銨鹽可完全溶解)最後說鹼類,能溶鉀鈉鋇。(鹼類中只有氫氧化鉀、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鋇可完全溶解)

9樓:通德文酒雁

ⅰ判斷強弱電解質有個前提你要注意:它首先必須是化合物,然後在溶液中或在熔融狀態下能完全電離的是強電解質,不能完全電離的是弱電解質。

所以所有強酸強鹼都是強電解質,因為它們在溶液中完全電離;

而弱酸和弱鹼是弱電解質。

可溶於水的不一定是強電解質:首先它要是化學物,而且還要完全電離,這樣它才是強電解質。

比如碳酸,它是化合物,但溶於水後只能部分電離,是弱酸,所以是弱電解質。

補充:幾乎所有的鹽都是強電解質,因為幾乎所有的鹽在熔融(高溫加熱成液態)狀態下均完全電離。

這麼說一般用到的hcl

h2so4hno3

naohkoh是強電解質。

有機酸是弱電解質。

1)酸鹼鹽都是電解質。

2)大多數金屬氧化物是電解質。

3)水、氨水是電解質。

4)大多數的非金屬氧化物是非電解質(除h2o外)

5)大部分的有機物是非電解質(除ch3cooh外)

10樓:闢麗雅世牧

強酸強鹼以及強酸強鹼的鹽多屬於強電介質。

弱酸弱鹼以及弱酸弱鹼生成的鹽則多屬於弱電解質強電解質是在溶液中完全電離的化合物,比如nacl,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為na+和cl-,其反應為:nacl=na+

cl-;弱電解質則是部分電離的物質,比如ch3cooh,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為h+和ch3coo-,其反應式為:ch3cooh<--ch3coo-+h+

11樓:姬彩榮況娟

強電解質是指物質在熔融狀態下大多數是在離子狀態,弱電解質則不是,一般強酸、強鹼、一些na鹽等都是強的。

看會就會了!

12樓:強初鄢明

簡單的說強電解質就是在溶液中全部電離,而弱電解質則是部分電離,還一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如醋酸,在溶液中就有ch3coo-和h+和ch3cooh

而強電解質則全部成離子,如nacl就只有na+cl-而沒有nacl分子。

13樓:卜建設象丙

鹽基本上都是強電解質,強酸(如h2so4,hcl)強鹼(如naoh)也都是強電解質。

其他的弱酸弱鹼和水(h2o)是弱電解質。

濃度對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的影響

14樓:雀玉花弓綢

影響槐敏電離平衡鉛昌枝的直接因素就是溫度和濃度,其他因素如體積、壓強等只要不影響溫度和濃度變化,電離平衡仍然是不變的。

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同濃度的醋酸後,濃度不變,溫度也不變,因此電離平衡不改變,氫離子濃度自然也不變,ph值就不變。

nh3·h2o=可迅蘆逆=(nh4+)+oh-,加入nh3後,與水反應生成nh3·h2o,增大反應物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高中化學。物質的量濃度,高中化學。物質的量濃度。

濃度是溶液中溶劑和溶質的相對含量。物質的量濃度是一種常用的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物質的量濃度 amount of substance concentration 定義為溶液中溶質b的物質的量除以混合物的體積,簡稱濃度,用符號c b 表示。式中,cb代表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n代表溶質的物質的量,v代表溶...

物質的量濃度計算公式,關於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公式及解析

公式推導時,注意密度的單位通常為g ml,並且設溶液的體積為一公升,這樣就很好理解了。c n v m m v 1000d w m 1l 1000 密度 溶質質量分數 m 化學定量分析常涉及溶液的配製和溶液濃度的計算,利用化學反應進行定量分析時,用物質的量濃度來表示溶液的組成更為方便.溶質 用字母b表...

PH和酸性程度和濃度有什麼關係胃酸ph1是強酸

ph值越低,酸性越強,酸性物質濃度越高,胃酸是強酸,很強 物質的濃度與ph值的關係 物質的濃度與ph值的關抄系,主要看其ph值與濃度的表示式,包括以下情況 1 強酸的濃度c,與氫離子濃度 h 成正比,即 h c,ph lgc 2 強鹼的濃度c,與氫氧根離子濃度 oh 的關係,即 oh c,poh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