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解決工傷問題,工傷一般怎麼解決

2025-03-15 09:15:32 字數 4505 閱讀 2573

1樓:網友

1.首先要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這個很關鍵,也是所有問題的前提,不申請工傷認定,一切都是白搭,如果單位不申請的話,職工個人就必須在受傷之日起一年內申請;

2.如受傷被認定為因工受傷,拿到有勞動部門出具的工傷認定決定書後,醫藥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停工留薪期內(工傷**、**期間)工資按原待遇發放。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有單位負責,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按你們當地標準發放;

3.等傷情穩定後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鑑定,鑑定工傷等級,然後按照傷殘等級向用人單位索要傷殘賠償;

4.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追問或直接撥打12333諮詢一下當地勞動部門!

2樓:易屬兩儀

發生工傷後首先是必需去所在地社保局申報工傷認定單位的申報有效時效是三十天,個人是一年。

首先要看單位是否為傷者繳納了社保?如果繳納了單位是會主動去社保局申報工傷認定的,因為醫療費和大部分賠償都由工傷**裡支付。但如果單位沒有繳納社保就會首先勞資糾紛,最後是需要勞動仲裁來判定賠償的。

所以要隨時與社保局保持聯絡,注意保留書面文字證據,熟練掌握工傷的鑑定和賠償標準:

3樓:原來是義梅

看你的具體情況來說。

一般是,1,有勞動合同,可以直接認定工傷。沒有勞動合同,就需要先走勞動關係仲裁,然後再走工傷認定。

2,做了工傷認定之後,拿著工傷認定書去做傷殘勞動能力鑑定。

3,傷殘勞動能力鑑定結果拿到之後,可以直接到勞動局申請仲裁工傷賠償金額。

工傷一般怎麼解決

4樓:法律諮詢

勞務工在受僱期間受傷的,僱主應 承擔民事責任 。僱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 遭受人身損害 ,僱主應當 承擔賠償責任 。僱傭關係以明汪外的第三人造成僱員人身損害的, 賠償權利人 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

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中支付: (一)**工傷的醫療費用和**費用;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激公升仔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九)勞動能力鑑定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

一)**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一條 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笑吵金中先行支付。

從工傷保險**中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償還。用人單位不償還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追償。

工傷解決

5樓:遊麗芳

法律分析: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國家對工傷保險制定了相關規定。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中虛改扒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差昌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僱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第三條 工傷保險費的徵繳按照《社會保險費徵繳暫行條例》關於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的徵繳規定執行。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將參加工傷保險的有關情況在本單位內公示。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遵守有關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執行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預防工傷事故發生,避免和減少職業病危害。職工發生工傷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措施使工傷職工得到及時救治。

第五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工傷保險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按照***有關規定設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稱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事務。

第六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工傷保險的政策、標準,應當徵求工會組織、用人殲銀單位代表的意見。

工傷怎麼解決最好

6樓:神判

1、協商解決最快。納逗正協商不成,發生工傷事故,用人單位應在30日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單位未按規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其近親屬可以在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終結後申請勞動能力(傷殘等級)鑑定,傷殘等級以鑑定結果為準。

2、工傷賠償專案包括: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及護理費、停工留薪期間工資、交通食宿費、傷殘工傷輔助器具費、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指世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及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具體賠償金額須根據傷殘等級、本人工資及當地平均工資而定。

3、如協商索賠洞悔無果,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索賠。

出了工傷要如何解決

7樓:賈寶驊

出了工傷解決辦法如下:

1、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生的乙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需提交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局的**一般有**、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等;

2、如果經過**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申請勞動能力鑑定,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一般設立在鍵答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根據不同的傷殘等級,獲得的補償是不一樣的。主要的補償是: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高旦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護理費等;

4、如果勞動者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係的證據,無法申請工傷認定,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係。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係後,再申請工傷認定;工傷範圍是工傷認定的前提,一般由法律直接規定。各國及地區的工傷保險法律以及國際勞工公約對工傷範圍的規定主要採取以下幾種立法模式:

概括式立法模式、列舉式立法模式、混合式立法模式。法律規定對工傷範圍採取列舉式立法模式,通過肯定性列舉和戚亮擾否定性列舉相結合的方式,明確了法律規定規範的工傷範圍。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工傷如何解決方案

8樓:夏川

沒有具體的事例麼。

一般來說 工傷發生後職工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應當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用人單位未按上述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稽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鑑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鑑定書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與工傷認定申請人有利害關係的,應當迴避。

一般程式就是這樣的。

9樓:網友

先進行工傷認定,再進行工傷等級鑑定,按照鑑定等級進行賠償,如果單位不進行賠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10樓:網友

1、先要求公司到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進行工傷認定,再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等級鑑定;如果公司不配合,可以自行申報工傷認定和鑑定。但如果沒有勞動合同,還要經過勞動關係確認程式。

2、根據工傷鑑定結果要求相應工傷賠償,如果單位買了工傷保險,由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支付工傷賠償款,如果單位沒買工傷保險,由單位按工傷保險標準支付;

需要律師幫助或詳細諮詢可以**聯絡蘇州秦佳俍律師,北京市盈科(蘇州)律師事務所,全國十強律師事務所,主辦蘇、錫、常交通事故人身損害和工傷賠償案件,蘇州市金閶區三香路九九九號十三層,附二院隔壁,蘇州市**對面。

工傷認定一般需要多少天,一般工傷認定需要多少天

行政部門受理認定申請後,應當自受理之日起日內作出決定,並在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個工作日內以埋孫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並抄送經辦機構。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氏薯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 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 鑑定為職業病之...

工傷骨折怎麼賠償,一般工傷骨折賠付多少

工傷賠償主要包括勞動關係確認 工傷認定 勞動能力鑑定 確認工傷賠償數額及支付費用這幾個程式。從你的案件情況看,建議你保留好有關的證據資料原件,盡快做工傷認定,在 終結之後再做勞動能力鑑定確認傷殘等級並結合你在工傷發生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你的相應工傷賠償費用。工傷認定後,申請傷殘鑑定,根據等級賠償...

工傷骨折一般賠償多少,骨折工傷一般賠償多少

工傷骨折傷殘等級較低的,一般賠7個月或者9個月的本人工資。工傷骨折按照傷殘等級賠幾個月工資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至十級分別為 27個月的 25個月的 23個月的 21個月的 18個月的 16個月的 13個月的 11個月的 9個月的 7個月的本人工資。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致殘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