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怎樣處置犯人的?

2025-03-15 17:10:05 字數 1298 閱讀 4149

1樓:肌肉i哦同比

在清朝主題的電視劇集中,**們處理人犯通常會提到發配。如果是發配到西南地區,那犯人還會鬆一口氣。但是如果說是發配寧古塔,那犯人們會立刻開始走關係,因為去寧古塔比砍頭還難受。

那麼,在清朝歷史上,寧古塔究竟是個什麼地方?犯人們為何這麼害怕? 其實寧古塔起初只是乙個地名,在今天的黑龍江牡丹江市境內。

按照現在的話說,也算乙個邊境城市。但在清朝建立的初期,當時的東北地區人煙稀少,根本沒有多少城市。清朝建立之後,最初的統治重心在瀋陽,也就是盛京。

但是北方也需要鎮守,寧古塔就是清朝初期的軍事重鎮之一。 在清朝的前期,寧古塔確實是軍事要塞的性質。但是隨著清朝入主中原,清朝的統治重心開始南移,寧古塔逐步喪失了之前的作用。

可總要找點事情幹,於是這個軍事重鎮逐步成了接受流放犯人的場所。唐宋元明各個王朝流放犯人基本上都是選擇西南地區,只有清朝選擇了東北地區。 在清朝的歷史上,那些罪不至死的犯人很有可能被髮配寧古塔。

對於犯人們來說,這比砍頭還難信段受。首先要經歷漫長的路程,當時沒有什麼像樣的交通工具,犯人要靠兩條腿走到寧古塔。路途中,遭受差役的虐待李坦團是難免的。

即使到了寧古塔,也不是什麼好日子。那裡天寒地凍,取暖裝置很差。請注意,這些犯人是發配過去做奴隸的。

送於披甲人為奴,這句話應該很熟悉。犯人到達寧古塔之後,就要開始像奴隸一樣的生活。雖然有的犯人有機會返回中原,但是這個比例非常小,大部分犯人都死在了寧古塔。

所以說,犯人們一旦聽說自己要被髮配到寧古塔,就會立刻開始走關係,爭取發配到海南島去。 從順治一直到咸豐,有很多犯人都被髮配到了寧古塔。但是進入近代之後,隨著沙俄的南下,寧古塔地區也不在安全。

就這樣,清朝改變了流放的區域。在近代歷史上,發配西北地區的犯人逐步增多。熟悉近代史的朋友會發現,發配伊犁取代了發配寧古塔。

當年,林則徐大人也曾經被髮配到了西北哪橘。不過人家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再加上自己的女婿實在是爭氣,自然不會受罪。

清朝覆滅以後,那些犯人都是怎樣安置的呢?

2樓:幸福的上單惡霸

這些人經過長時間的服役之後。絕大部分都已經習慣了這裡的風土民情,民風民俗。他們最終決定就留下來在這裡發展

還有一小部分人有思鄉懷舊之情,選則經過長途跋涉,回到夢初的地方。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也是對這個地方漸漸的產生了感情,最後他們被釋放的時候也選擇了留在這裡繼續建設,為此他們也流傳下來了許多佳話,比如說闖關東。當可能還有一些才來不久的,沒有什麼歸屬感的人,在被釋放以後就還是選擇回到了養育他的祖地。

被俘虜了的女犯人,都會被如何處置

一般來說,幾乎都會被當做部隊的發洩器,因為女生可能抵抗力比較低,所以,會用一些比男生更狠的刑法,同時也會被賣出當丫鬟。一般都會被殺掉,或者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處置方式,而且女犯人會比男犯人更加好審問,當時的話下場一定會比男犯人更加的悲慘。不一定的,有可能發配到邊疆,也有可能被賣到妓院,古代的女子地位本...

清代歷史分期是怎樣劃分的急需幫助

一般清代初期是指1644年入關到1662年統一全國,中期是1662年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期是指1840年到1911年。也可以分為四期,可將前期中期細分為三段 奠定國基 1644 1683 康乾盛世 1684 1795 嘉道中衰 1796 1840 張愷之著 中國歷史 我認為前期中期一般不好界...

取保候審的犯人最怕怎樣,犯人取保候審後對方家裡鬧事怎麼辦

1 取保候審的最怕收監羈押,只要收押就可能不會宣告緩刑。這是一般情況,但也不是絕對的。2 取保候審與刑事拘留 逮捕一樣,都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的一種強制措施,是有條件的在外等待 審判,並不代表案件了結 當事人無罪。取保候審也與如何判決沒有直接關係,但從司法實踐來看,能夠取保候審的,都是罪行較輕的,判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