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最先是什麼藉助什麼鏡發現的?

2025-03-27 11:00:39 字數 3830 閱讀 9808

1樓:西行寺幽幽子

顯微鏡,不用顯微鏡看都看不見。

2樓:死你碼綠茶倩

細菌形態與結悉槐知構的檢查法主要包括:顯微鏡及染色法。

一、顯微鏡。

細菌形體微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須藉助顯微鏡放大後才能看到。顯微鏡包括普通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暗視野顯微鏡、相差顯微鏡、螢光顯微鏡和共聚焦顯微鏡等,適用於觀察不同情況下的細菌形態或結構。

二、染色法。

細菌體小半透明,經染色後才能觀察較清楚。

染色法有多種,最常用的分類鑑別染色法是革蘭睜消染色法。

革蘭染色法:

1.方法是固定的細菌標本先明伍用鹼性染料結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結晶紫-碘複合物;此時不同細菌均被染成深紫色。然後用95%乙醇處理,最後用稀釋復紅或沙黃復染。

2.結果判斷可將細菌分為兩大類:不被乙醇脫色仍保留紫色者為革蘭陽性菌,被乙醇脫色後復染成紅色者為革蘭陰性菌。

3.醫學意義:①鑑別細菌:

通過革蘭染色將所有細菌分為g+菌和g-菌兩大類,可初步識別細菌,縮小範圍,有助於進一步鑑定。②選擇藥物參考:g+菌與g-菌醫`學對一些抗生素(antibiotic)表現出不同的敏感性。

與致病性有關:大多g+菌的致病物質是外毒素,而g-菌大多能產生內毒素,兩種致病作用不同。

細菌結合現象的發現有什麼意義

3樓:

摘要。細菌結合現象的發現有以下意義:細菌結合現象是指細菌之間通過直接接觸,將dna分子(包括質粒)從供體菌傳遞給受體菌,從而產生基因重組的現象;細菌結合現象的發現,揭示了細菌具有遺傳多樣性和進化能力,並且證明了dna是細菌的遺傳物質;細菌結合現象的發現,為後來的分子生物學、遺傳工程、基因**等領域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和實驗方法;細菌結合現象的發現,也為探索和防治細菌感染、抗生素耐藥等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細菌結合現象的發現有以下意義:細菌結合現象是指細菌之間通過直接接觸,將dna分子(包括質粒)從供體菌傳遞給受體菌,從而產生基因重組的現象;細菌結合現象的發現,揭示巧鎮了細菌具有遺傳多樣性和進化能力,並且證明了dna是細菌的遺傳物質;細菌結合現象的發現,為後來的分子生物學、遺傳工程、基因**等領域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和實驗方法;細菌結合現象罩寬梁的發現,也為探索和防治細菌感染、抗生物運素耐藥等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能不能再講講?

細菌結合現象指的是細菌在生長過程中聚集在一起的現象。這個現象的發現對生物學和醫學都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細菌結合現象的研究有助於我們瞭解生物群落的形成和穩定性。

例如,我們知道人體內有大量的細菌,這些細菌會形成不同的菌群,而這些菌群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宿主的健康。通過研究細菌結合現象,我們能更好地瞭解細菌如何在人體內聚集,形成菌塌陪群,並且影響人體的健康。另一方面,細菌結合現象也團嫌蠢與感染病原體相關。

一些細菌會通過聚集形成生者旅物膜,這個生物膜可能會保護細菌不受抗生素的攻擊,使得感染變得更加難以**。此外,一些細菌通過形成生物膜,不僅會增加感染的難度,也會導致對醫療器械的環境汙染。因此,研究細菌結合現象對於制定更有效的抗生素和預防感染病原體的傳播都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次在顯微鏡下觀測到活的細菌。

4樓:為求星辰大海

)第一次在顯微鏡基沒下觀測到老手活搏含納的細菌。

a.施旺。b.胡克。

c.列文·虎克。

d.施萊登。

正確答案:c

細菌在自然界的______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5樓:會哭的禮物

在生態系統中動物、植物的遺體、遺鄭蠢物被大量的細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仔叢行機鹽等,歸還土壤,念譁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見細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促進了生態系統中的物質迴圈.

故答案為:物質迴圈.

①細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們的特徵區別很大。細菌雖然小,要在光學顯微鏡下才能看得見,但

6樓:仲惜桖

1.①說明病毒沒有完整的生命結構。或「說明病毒沒有賴以生存的配套設施」.

說明病毒不會因反覆變異而使殺傷力越來越大。(4分。各2分)

2.四方面作比較:①體積大小②生命結構。或「生存的配套設施」③生存能力④對抗菌素的反應(4分。各1分)

3.病毒是沒有完整生命結構的毫無獨立生存能力的可以致病的微生物。(3分。要點齊備,表述符合要求,不超過規定字數。有欠缺酌扣)

4.說明病毒並不可怕。或:病毒具有致命的弱點,對人類的威脅是很小的。(3分。意思符合,表述簡明。有欠缺酌扣)

7樓:祭柏

13、病毒。

f14、病毒結構簡單,只有一條表示生命的核酸只能寄生在人或動物的細胞內部靠「竊取」細胞裡的現成營養才能生存自己不能完成生化反應.抗生素對病毒全無作用15、打比方 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病毒毫無獨立生存的能力。

16、不能去掉。「大多數」和「有的」只是指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果去掉,就成了全部了,就和實際情況不符了。這正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17、本文介紹了病毒的結構及生理特性,告訴人們病毒可以防治,並不可怕。

8樓:網友

本人也在找啊,七年級語文單元同步調查測試十二,第四單元b卷的閱讀答案啊。

細菌來自** 誰通過實驗得出了正確的結論

9樓:血天染的春天

首先這個實驗的過程,t2噬菌體標記的那個試驗,作者是同時使用了s和p同位素標記的,結果發現全部35s和噬菌體在上清液中,全部32p和細菌聚集在沉澱物中。

假如t2噬菌體中的dna含有s元素(請注意這句話不等於「dna中發現含有s元素」,你恰恰是混淆了這兩句話),也就是蛋白質和dna中都有s元素,那麼實驗結果就不會這樣,而應該是上清和細菌沉澱物裡都有35s,(當然蛋白質裡肯定也是有元素p的,所以你的問題和「在蛋白質中發現含有p元素,那麼高二生物中關於t2噬菌體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試驗還是正確的嗎?」是乙個問題),而不可能出現全部35s和噬菌體在上清液中,全部32p和細菌聚集在沉澱物中這樣的實驗結果。所以這也會從反面證明我剛才的假設是錯誤的,也就是說t2噬菌體中的dna並不含有s元素(並且也會得出t2噬菌體中蛋白質中並不含有p元素的類似結論)。

就這個結論來說,這對不對呢?當然,t2噬菌體作為感染細菌的病毒,並不像真核生物dna那樣有複雜的被含有s的基團修飾的機會。

10樓:歧元容

無解 就像人類是怎麼來的(大自然奇蹟?)

哪位科學家第乙個在顯微鏡下看到了微生物的存在

11樓:納浩歌眭涵

是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200倍的顯微鏡。1675年,列文虎克從院子裡舀了一杯雨水用顯微鏡觀察,他發現水滴中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小生物在蠕動,而且數量驚人。就這樣,列文虎克成為第乙個在顯微鏡下看到了微生物的科學家。

首次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細菌的科學家是(  )a.伊萬諾夫斯基b.巴斯德c.林奈d.列文?虎

12樓:初見專屬

a、伊萬諾夫斯基首次發現了病毒.故錯誤.

b、巴斯德是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通過實驗證明微生物只能來自微生物,而不能憑空產生.他做的乙個最令人信服、然而卻是十分簡單的實驗就是「鵝頸瓶實驗」,還發現了酵母菌以及儲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故錯誤.

c、林奈是瑞典自然學者,現代生物學分類命名的奠基人.他在生物學上的成就是發明了雙名制命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由兩部分組成,前者為屬名,要求用名詞;後者為種名,要求用形容詞.故錯誤.

d、列文?虎克是荷蘭顯微鏡學家、微生物學的開拓者,他用自制的顯微鏡首次發現了細菌.故正確.

故選:d

海豚的祖先是什麼,祖先是什麼?

祖先,表尊稱 稱已故的祖父。民族或家族較早的上代,還指演化成現代生物的古代生物。祖先是乙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 xi n解釋是.民族或家族較早的上代,還指演化成現代生物的古代生物。請問海豚的祖先是什麼?海豚的祖先是什麼動物 海豚祖先竟是爬行動物,後根據環境的影響,慢慢進化成海洋動物!海豚的祖先是什麼?...

魚類的祖先是什麼,魚的祖先是什麼?

魚的祖先是文昌魚,鳥類的祖先是始祖鳥。魚的祖先是什麼?魚類的祖先是文昌魚。魚的起源很早,在世界上還沒有人類的時候,魚類就生活在海洋裡了。雖然在數億年的演化過程中有一些古老的種類已經滅絕,但另有其它新興的種類繼之產生。據文獻記載,魚最初發現於據今四億年的奧陶紀地層,但所得到的那時魚類的化石是不完整的,...

芽孢是細菌的什麼,細菌的芽孢是什麼

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在高溫,無食物,乾燥等逆境下可以幫助細菌度過漫長時間,此期間細菌的代謝率幾乎為0,科學家曾在地底下的化石中找到3000年前細菌的芽孢,把它們放在適宜條件下,又活過來了。樓主給分。休眠體,可度過不良環境 細菌的芽孢是什麼 芽孢bai 特殊的休眠構du造 英文名稱 有些細菌 多為杆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