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連詞而的用法
1樓:遠景教育
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關於文言文連詞而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文言文連詞而的用法,歡迎閱讀。
文言文連詞而表承接關係的用法例: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買五人之脰而函之,卒與屍合。
文言文連詞而表因果關係的用法因而。例:①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而為之記。
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
文言文連詞而表示轉換關係的用法可是、卻。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文言文連詞而表並列關係的用法並列的成分必須詞性和結構相同。
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文言文連詞而表遞進關係的用法而且。①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大王。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文言文連詞而表假設關係的用法如果、假使。
諸君而有意,瞻餘馬首可也。《馮婉貞》: 諸位如果有(拯救我村)之意,看我的馬頭(聽我命令)就可以了。
以大王之威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立奉璧來。《廉藺列傳》
文言文連詞而表狀語修飾關係的用法可譯為「地」「著」或不譯。
吾嘗終日而思矣。
呼爾而與之,行道 之人弗受。《魚我所欲也》:呼呵著給你吃,走路的人不能接受。
暮而果大亡其財。《智子疑鄰》:晚上果然他們家丟了許多財物。
文言文中連詞而的用法
2樓:普林博雅教育
.用作連詞。可連線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一) 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二) 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三) 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如: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鐘山記》)
四) 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五) 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如: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六) 六示修飾關係,即連線狀語。可不譯。如: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文言文中有那些連詞
3樓:書中自有**屋
1、並列關係連詞:與、既、同、及、而、況、乃至等;
2、承接關係連詞:則、乃、就、而、便、如、等畢喊陵;
3、轉折關係連詞:卻、而、致等;
4、因果關係連詞:因、是故、以致等;
5、選擇關係連詞:或、抑、非…即等;
6、假設關係連詞:若、譬等;
7、手戚比較關係連詞:如、同、不及、與其…不如、若…則等;
8、遞進關係連詞:況、並、且等;
9、滲鬥目的關係連詞:以、以便、等。
文言文中有那些連詞
4樓:學習的瀚瀚同學
1、並列關係連詞:與、既、同、及、而、況、乃至等;
2、承接關係連詞:則、乃、就、而、便、如、等;
3、轉折關係連詞:卻、而、致等;
4、因果關係連詞:因、是故、以致等;
5、選擇關係連詞:或、抑、悉禪非…即等;
6、假設關係連詞:若、譬等;
7、比較關係連詞:如、同、不及、與其…不如、若…則等;
8、遞進敏陸喊關橋野系連詞:況、並、且等;
9、目的關係連詞:以、以便、等。
用文言文是如何介紹電的,怎樣以文言文的方式介紹一個人?要100字
易經說 易離為電,為中女陰也,而電出地之陰氣,故云 母 電者,陰陽之氣相激而生也。陰陽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洩而為電。切磋琥珀而吸細物,蓋靜電所為也。而人所用者,乃動電也。清道光初,英吉利國博士法拉第始覺磁可生電,電者乃動電。至同治間,德意志國西門子制發電機,後美利堅國特斯拉以變壓器輸電,於是動電大行於...
文言文裡得什麼意思,文言文中 以 的意思有哪幾種
1.得到 2.發現,求得 3.需要 4.結果是 你遇到翻譯的時候只要用這四個意思去套,那個順就用那個就可以了,屢試不爽啊 發現 如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找到 如 既出,得其船。1.得到 2.發現,求得 3.需要 4.結果是 5.必須,應該 6.合適 正確 文言文中 以 的意思有哪幾種?以以五筆拆成c...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文言文以字的用法
以1.作介詞 則以鐵範置鐵板上 何以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拿憑 因為2.作連詞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可譯為 來 3.作動詞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認為 在文言文裡,以 起初是個實詞,多屬動詞 後來演 化成虛詞,多屬介詞。由此可見,文言文 以 既可充當實詞,也可充當虛詞,其主要用法如下 一 當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