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改新與明治維新背景有什麼不同

2021-03-03 21:07:10 字數 2005 閱讀 1920

1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1、時間不同。前者7世紀中期後者19世紀中期。

2、社會性質不同。前者奴=隸=制社會,後者封=建=社會。

3、社會矛盾不同。前者階=級=矛=盾為主要矛盾,後者民=族=矛=盾為主要矛盾。

大化改新的內容和意義

2樓:ixy222樓

主要內容:

1、政治上建立**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

2、經濟上把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化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事件意義:

大化革新解放了部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大化改新為日本確立了一套在當時頗為先進的管理體制,使日本社會環境穩定,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為以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是日本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誌。

大化改新是在日本歷史上發生的一次重大變革運動。它促進了新的生產關係,即封建制生產關係的發展;它為日本歷史開創了不發動大規模***件而進行社會改革的先例。

它維護了主權,防止了社會的**;它使日本從東亞的後發展國家,迅速成為東亞強國。是一場古代日本以學習和模仿古中國唐朝的經濟和政治制度為主要內容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擴充套件資料

一、背景:

645年6月19日,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國建立年號,定年號為「大化」。645年,即為大化元年。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布《改新之詔》,正式開始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二、歷史演變:

大化改新是日本的社會政治變革運動。發生於645年,因此年為大化元年,故名。

593年,聖德太子攝政後實行的推古改革,初步確立**集權制和皇權中心思想,削弱了氏姓貴族奴隸主的保守勢力。但改革沒有觸動部民制,更未摧毀氏姓貴族勢力。

3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0·宜昌)七世紀日本仿照中國隋唐制度進行了改革,這次改革為日本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闢了道路。這次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2013·宜昌)公元七世紀中期,日本參照中國的隋唐制度,實施一系列改革,為日本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闢了道路,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誌。這次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2019·宜昌)公元7世紀中期,日本積極吸收中國文化,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系列改革,發展成為乙個**集權的封建國家,史稱大化改新。

4樓:匿名使用者

大化改新

645年6月19日,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國建立年號,定年號為「大化」。645年,即為大化元年。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布《改新之詔》,正式開始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主要內容:1 政治上建立**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2經濟上把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化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事件意義:大化革新解放了部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大化改新為日本確立了一套在當時頗為先進的管理體制,使日本社會環境穩定,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為以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是日本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誌。

5樓:匿名使用者

內容:政治只建立**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之把很多貴族土地售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想他們收取賦稅。

意義: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誌。

6樓:匿名使用者

背景:六七世紀時,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改革勢在必行。

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目的,時間,特點,內容,性質級影響

7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646年 目的:為了打擊貴族,挽救危機 影響:使日本由奴隸

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 背景:日本貴族奴隸主蘇我氏父子**,大和朝廷的統治出現危機。 內容:

1廢除貴族對土地和部民的 私有制,改由國家管理.2仿造唐朝的租庸調制和勻田製,頒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調制.3實行**集權,廢除世襲制度,**和地方設定官僚機構進行治理

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簡述日本明治維新改革措施及影響

積極 使日本結束了260多年的封建幕府統治,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維護了國家獨立,使日本迅速崛起,通過學習西方,脫亞入歐 改革落後的封建制度,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侷限性 具有不徹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殘餘,後來使日本走上了對外侵略的道路,簡述日本明治維新改革措施及影響 措施 政治方面...

分析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的成敗原因

1.日本明治維新時期,西方各國正在進行工業革命,對於日本相對寬鬆。中國戊戌變法時期,各國已經進入到帝國主義階段,對於中國不利。2.日本自古以來國力有限,有緊迫感,善於學習。中國一直以大國自居,封建制度形成較早,有優越感。最後一點 戊戌變法沒有與群眾結合!太多了,你給的分太少。為什麼明治維新成功了,戊...

比較日本的明治維新的成功和中國的戊戌維新失敗的原因與歷史啟示是什麼

後者不能夠發動群眾與軍隊。具有 政治軟弱性 比較日本的明治維新,中國戊戌維新失敗的原因和歷史啟示是什麼?從國際環境上看 列強對日本的侵略尚不深入,而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從改革阻力上看 日本阻礙改革的幕府統治在改革前已經被推翻,而中國的頑固派掌握實權,力量強大 從領導力量上看 日本倒幕實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