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首登高覽勝之抄作. 起句寫飛來峰的地勢。峰在杭州西湖靈隱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尋之塔,足見其高。
此句極寫登臨之高險。承...這兩句乍聽起來,作者像是在談論觀賞風光的體會;可細細品味,便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
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
《登飛來峰》王安石這首詩後兩句詩揭示什麼人生哲理?
2樓:暖暖炊煙裊裊
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
1、作品簡介
《登飛來峰》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第一句中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
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雲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
2、創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詩人王安石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杭州,寫下此詩。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時詩人只有三十歲,正值壯年,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一抒胸臆,表達寬闊情懷,可看作實行新法的前奏。
3、作者
王安石(2023年12月18日-2023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鬨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樓:漫新蘭平申
不向黑暗低頭,不畏強權,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登飛來峰》王安石這首詩後兩句詩揭示的人生哲理是什麼?
4樓:雪茄【貓
具有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
5樓:匿名使用者
不向黑暗低頭,不畏強權,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6樓:飯大腰
從當時的背景來說,王安石實行變法政策,阻力不小。著時候他就會說我的變法是正確的,不會在乎你們這些無知者的看法。最後兩句大致就是說只要你的思維達到乙個高度,就不再受其他東西干擾。
登飛來峰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7樓:小布1額
體現了作者的遠大報復,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情操望採納
8樓:遺忘花田
這首詩,主要是告訴人們只要勇於攀登就能夠克服困難.
人生哲理: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在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讀者,這是引人向上的啟示.
9樓:逮堂單于一瑾
登飛來峰細品味,便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對於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於讀者,這是引入向上的啟示。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為北宋詩人王安石30歲時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越州(紹興),寫下此詩。這首詩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時年少氣盛,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發抒胸臆,寄託壯懷,可看作萬言書的先聲,實行新法的前奏。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登飛來峰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10樓:匿名使用者
登飛來峰細品味,便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對於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於讀者,這是引入向上的啟示。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為北宋詩人王安石30歲時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越州(紹興),寫下此詩。
這首詩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時年少氣盛,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發抒胸臆,寄託壯懷,可看作萬言書的先聲,實行新法的前奏。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1樓:我想去闖蕩世界
人需要有**遠矚,胸懷寬闊,不是困難,勇於改革的豪邁氣魄和堅強意志。
《登飛來峰》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第一句中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
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雲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
擴充套件資料
登飛來峰這首詩,與唐人王之渙的《登鶴雀樓》的意思有一些相近的地方。王之渙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是欲登之志,而王安石說: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卻又是登上之感。
可是兩詩的藝術情趣是不同的,《登鸛雀樓》給人以力量的奮發,鼓舞人們積極向上,而《登飛來峰》卻給人以哲理的深思,激起人們對登稜觀感助無窮品味。
登飛來峰中表示了詩人什麼樣的人生哲理
12樓:卑微式迷戀
登飛來峰中表示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的人生哲理,同時也表明了詩人在政治上**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登飛來峰》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如下: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白話譯文:
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公升。
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擴充套件資料
1、創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詩人王安石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杭州,寫下此詩。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時詩人只有三十歲,正值壯年,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一抒胸臆,表達寬闊情懷,可看作實行新法的前奏。
2、名家評價
中山大學教授羅常培:王安石在立志改革的同時,也看到儒家頑固派必然會拼死反對。他在詩中把那些頑固派比作「浮雲」,認為它雖然可以一時遮掩人們的眼目,終將在歷史的長空中消失。
這種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堅強信念,以後就表現為「三不足」的大無畏精神。
復旦大學教授王運熙:這是一首通過描繪風景來抒寫抱負的詩。前兩句竭力形容山塔的高聳,然後自然地過渡到後兩句,形象地揭示「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
反映了作者**遠矚,胸懷寬闊,不是困難,勇於改革的豪邁氣魄和堅強意志。
13樓:小薇薇
1、哲理: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
2、原文
登飛來峰
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3、簡析
《登飛來峰》是一首七言絕句,是北宋詩人王安石所作,本詩作者通過對自己親身登臨千尋塔遠望,一覽無餘的視角直接描寫,來抒發出他心中興奮愉悅的心情,和遠大的政治抱負。
4、創作背景
《登飛來峰》為王安石30歲時所作。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杭州,寫下此詩。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時詩人正值壯年,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一抒胸臆,表達寬闊情懷,可看作實行新法的前奏。
14樓:玥兒
1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2觀察事物,解決問題,要站得高看得遠,否則會被眼前的小事所羈絆
15樓:匿名使用者
王安石的這首絕句可見一斑。詩的前兩句已把山登絕頂、日出東方的形象勾畫出來,後兩句則是詩人對當前境況的理性反思。"只緣"這個虛詞表明,在詩歌的後兩句之間有一種邏輯的因果關係,留下了詩人理性思索的痕跡。
浮雲,當然可以理解為腳下飄動的雲氣,同時也是詩人在政治生活中種種困惑的象徵。此詩的形象和結構都與盛唐王之渙的《登鸛鵲樓》相似,但所寫意象的象徵意義更為清晰。象徵性意象的運用,是豪邁激情蛻變為人格修養的結果,也是這一蛻變的標誌。
經由這一變化,豪邁之情變得更為穩健、更為從容。
登飛來峰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揭示了怎樣的生活哲理?
16樓:匿名使用者
登飛來峰蘊含的哲理是站得高看得遠,表達了作者勵志改革的堅定信念和不畏艱難險阻的豪邁精神
17樓:沒事逛逛雙子
登飛來峰細品味,便
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對於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於讀者,這是引入向上的啟示。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為北宋詩人王安石30歲時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越州(紹興),寫下此詩。
這首詩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時年少氣盛,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發抒胸臆,寄託壯懷,可看作萬言書的先聲,實行新法的前奏。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8樓:希望出現奇蹟吧
啊1啊1愛來來你到1啦!吧1裡殲161你得您1啊1啊1默默1額1額。,33113公尺額316和1266515161122⊙?⊙!612151631216
登飛來峰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19樓:_兎爺
說明了「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道理.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登飛來峰人生哲理,《登飛來峰》有什麼人生哲理
哲理 說明了 站得高才能望得遠 的道理。比喻 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詩中 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則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的狀態。而最後兩句的承接,使整首詩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
王安石的登飛來峰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這首詩,主要是告訴人們只要勇於攀登就能夠克服困難.人生哲理 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在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 對讀者,這是引人向上的啟示.登飛來峰王安石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首詩,主要是告訴人們只...
登飛來峰最後一句哲理《登飛來峰》王安石這首詩後兩句詩揭示什麼人生哲理?
結句用 身在最高層 拔高詩境,有 遠矚的氣概。轉 結二句,絕妙情語,亦千古名句 作者點睛之筆,正在結語。若就情境說,語序應是 因為身在最高層,所以不畏浮雲遮目 但作者卻倒過來,先說果,後說因 一因一果的倒置,說明詩眼的轉換。這雖是作詩的常法,亦見出作者構思的精深。這首詩與一般的登高詩不同。這首詩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