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講的只傳心印,不傳衣缽,這裡的心印具體指的是什麼

2021-03-06 22:55:52 字數 5006 閱讀 3381

1樓:8萬4千法門

底下這一段,「尤應深省者」,尤其應該深深去省悟,「大迦葉尊者,即傳佛心印之禪宗初祖」。禪在像法時期非常盛行,像法正好在中國,一千年。達摩祖師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他到中國來了,成為中國的初祖,在印度的初祖是大迦葉尊者。

下面把**裡頭的證據說出來,「《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第三卷」,有這一段話,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傳法給大迦葉,成為禪宗初祖。

「梵王至靈山」,大梵天王到靈鷲山,「以金色缽羅華獻佛」,以這個花供養佛,「捨身為座」,大梵天王把腰躬在地下,讓佛坐在他背上,這是最恭敬的供養,「請佛為眾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華示眾」,就是大梵天王供養的缽羅花,拿著這個花給大家看,拿在手上。

「人天百萬,悉皆罔措」,大家不曉得佛的意思。佛這個花給大家看,在手上搖一搖,什麼意思,沒有人懂。這個時候,「獨有金色頭陀」,金色頭陀就是大迦葉尊者,大迦葉尊者在這看到佛拈花他笑了,懂得佛的意思,「破顏微笑」。

「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這花就給摩訶迦葉。這就是拈花微笑的故事,出在這個地方。

這是佛傳法給大迦葉尊者,傳的是以心印心,心心相印。

「此即世傳之拈花公案。世尊傳心於迦葉,為禪宗初祖,迦葉再傳於阿難」,阿難是二祖,迦葉傳禪宗,阿難傳教下。宗門是講以心印心,沒有文字,也沒有言語,這個法門只有上上根人有分,上中下都沒分。

達摩到中國來,也就傳乙個,慧可,慧可傳僧璨,都是乙個傳乙個。

傳到惠能,惠能傳了四十三個人,以後不傳衣缽了,只傳法,不傳衣缽。惠能的確是很特殊,惠能大師之前沒有這麼盛,惠能大師以後,世世代代都沒有辦法超過他,只能傳

二、三個人而已,甚至於一生乙個傳人都沒有,這種情形都很常見。他列在這個地方,代表什麼?表禪淨不二。這個經是講淨土的,有大迦葉在座,他表禪宗的,禪淨不二。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五十九集)

2樓:探索號

釋迦牟尼本人悟道之後,親自教授了上千門徒,而他的**再也沒有乙個和他一樣成為 佛 的,他自己的思想自己最清楚,連他自己親自教,都教不出乙個完全理解他的思想、完全達到他本人達到的境地的「佛」來,直到他死,他的**們依舊還得向他問涅盤之道,而不能且完全知悉他所想的,只有他自己成「佛」了,所以他心裡想的那些東西,是沒有人能原原本本的傳得的。

3樓:夢中的五颱

以心傳心應該是禪宗的頓悟法門。所謂心應該就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由於明心見性只能是意識心與真心一念相應,只能是頓悟,所以只能以頓悟法門明心見性,這就是以心傳心。比如佛祖在靈山說法會上沾花示眾,眾人不解其意,唯有摩訶迦葉破顏歡笑,這其實就是佛祖以心傳心給迦葉,讓迦葉得以明心見性,於是迦葉就成為西天禪宗初祖。

歷代禪宗祖師都是以以心傳心的頓悟法門而明心見性的,但是這個法門具體怎麼做,我也不知道,因為這是禪宗的最高秘密,只有祖師大德才懂得如何以心傳心,所以我只能說到這裡。

4樓:匿名使用者

佛佛唯心!!了悟的人可能悟入得途徑和方式可能不一樣,但是心中的體悟完全相同。所以,如果以語言來形容,不免畫蛇添足還產生分別。

所以,捨棄一切有形的介質,唯以心境來共鳴,才能真正的明了真理。

5樓:匿名使用者

仁者吉祥!

佛教並不是單講以心傳心,以心傳心是佛的諸多教法中禪宗的一種傳授方法,主要是指心智的直接開發、體悟、印證,是最直接的心靈交換對話,印就是印證的意思,既然在各自的心中明明白白,那麼衣缽就顯得重複了,所以在禪宗6代祖師後,就不在傳衣缽作為證明了,但一些其他的宗門還是會有的。

如果仁者想進一步了解相關的理義,可以去請一本《六祖壇經》看看。

順祝如意!

----佛子善痴合十

6樓:匿名使用者

佛家最看重緣份!

佛教講隨緣!

7樓:

1指戒律、禪定與智慧型。據翻譯名義集捲四謂,防非止惡為戒,息慮靜緣為定,破惡證真為慧。學此三法可達無上涅盤,故稱三學。此三學在聖

者之身為無漏,故亦稱三無漏學。(一)戒學,指防止身、口之惡之戒律。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大乘有三聚淨戒、十重戒、四十

輕戒等。(二)定學,指防止心意散亂以求安靜之法。小乘有四禪定、四無色定、九想、八背舍等,大乘更加九種大禪、百八三昧、百二十三

等。(三)慧學,指破除迷惑以證真理之道。小乘觀四諦、十二因緣,大乘觀真如、實相。

佛經通常類別為經、律、論三藏,即各以詮顯定學、戒學、慧學為主。又經論中凡有關此三學者,多冠以『增上』二字,稱增上戒(梵adhis/i^la )、增上心(梵adhicitta ,即定學)、增上慧(梵adhiprajn~a^ )。蓋『增上』有殊勝之意味。

〔雜阿含經卷二十

九、瑜伽師地論卷二十

八、大毗婆沙論卷

一、大乘義章卷

十、大藏法數卷九〕

2此三者稱為三學。戒者防身之惡。定者靜心之散亂。

慧者去惑證理也。五燈會元曰:『法要有三:

曰戒定慧。唐宣宗問弘辨禪師曰:云何名戒?

對曰:防非止惡謂之戒。帝曰:

雲何為定?對曰:六根涉境,心不隨緣名定。

帝曰:雲何為慧?對曰:

心境俱空,照覽無惑名慧。』名義集四曰:『防非止惡曰戒,息慮靜緣曰定,破惡證真曰慧。

』學此三法而到涅盤,故云三學。若人防止三業之邪非則心水自澄明,是由戒而生定者。心水澄明,則自照永珍是由定而生慧者。

此三者次第相生。入道之關鍵也。玄義三下曰:

『增三數明行者,謂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橙,佛法軌儀。』三藏法數九曰:

『如來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禪定,三曰智慧型。然非戒無以生定,非定無以生慧,三法相資,不可缺一。

』3學佛者必須修持的三種基本學業,即戒、定、慧。

戒 亦稱增上(卓越)戒學,指戒律。即防止行為、語言、思想三方面的過失。由於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

另外對出家的僧侶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區別。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淨戒、十重四十八輕戒等。小乘五戒為:

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八戒為:在五戒外另加臥高廣大床、花鬘瓔珞、歌舞戲樂。

二百五十戒:即二百五十項應戒的言行細目,合併為五項時,稱五篇門。大乘三聚淨戒為:

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十重禁戒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說過罪、自讚毀他、慳、瞋、謗三寶。

四十八輕戒為:不敬師長、不舉教懺、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項具體戒條。

定 亦稱增上心學,指禪定。即擯除雜念,專心致志,觀悟四諦。小乘有四禪,大乘有九種在禪、百八三昧等。

小乘四禪為:1、初禪。即禪定的初級階段,這時沉思於專一,擯除情慾、消除不善心,這就是「離」。

由此漸進而生喜樂,即欣喜與慰安。但此時尚有思慮,尚未達到表象的沉靜,故稱初禪。2、二神。

由初禪進而安住一想,達到表象的沉靜,獲得一種更高的喜樂。3、三禪。由二禪進而捨離喜樂而達到完全安靜境地,獲得輕安的妙樂。

這時已產生了智慧型,達到了正念和正智的階段。但此時尚有身體上妙樂的感覺,所以對涅盤境地來說還有一段距離。4、四禪。

由三禪再進一步,完全超脫苦、樂,連自身的存在都已忘卻,達到捨念清淨的境界。即涅盤境界。九種大禪為:

自性禪、一切禪、難禪、一切門禪、善人禪、一切行禪、除煩惱禪、此世他世樂禪、清淨禪。百八三昧為:般若經典中所說的一百零八種禪定,《大智度論》卷五有詳細說明。

慧 又稱增上慧學,亦即智慧型。慧就是有厭、無慾、見真。擯除一切慾望和煩惱,專思四諦、十二因緣,以窺見法,獲得智慧型解脫。

三學概括了全部佛教教義,也包含六度、三十七菩提分等全部修行法門。三學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獲得慧的手段。只有獲得慧,才能達到最終解脫的涅盤境界。

4在中國,『禪宗』是特別側重修定學派之一,它可能並非直接由印度傳承而來,但它在修定可能間接受到印度傳統的影響。中國流行的禪宗被認為是以坐禪為主的宗派,但是佛教本身卻從不以坐禪為修行的目的,坐禪的根本目的在證得般若慧。在中國非常流行所謂的『開悟』、『開法眼』等術語,這才是禪定的根本旨趣。

總之佛法所說的定,絕不是與外道者同其意義,而是證得般若慧的方便。

關於三學之末的慧學,在十七階段修行法里有∶宿住隨念智、天眼智與漏盡智。在八正道則有正見與正思。行者如能奉行八正道不渝而證得阿羅漢果,即可得『十無學法』。

十無學法就是在八正道之外另加『正智』與『正解脫』二項,而此二者亦是屬於慧學。

〔參考資料〕 佛學詞典

8樓:伊君豆豆

又名佛心印∶謂禪之本意,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以心為印,故曰心印。《祖庭事苑》卷八雲(卍續113·224上)∶『心印,達磨西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9樓:東山滑滑

沒有明心見性之輩最好閉嘴!

10樓:超時空要愛

明心見性,佛家的真諦

佛教的「印心」是什麼意思?

11樓:小英英小陽陽

印心,源自於「以心印心」,其中包括兩種含義:

一、傳法者傳法時候,不著一物,意會不可言傳的以心印心,令修行者明悟佛法;

二、明悟者,以心印心。第一顆心是自己的眾生之心,第二顆心是如來本心、如來本性。禪修,修的是一顆明悟的心,這時禪修成就的關鍵和根本。

擴充套件資料

禪修者要轉迷為覺,度苦厄,了生死,就要使各人之夙根得到啟發,根據眾生的慧根深淺、利鈍而給予相應的進入正法的啟迪,這就需要「印心」。

以心印心,明心見性。說道「印心」,就要說到「啟機分」,「啟」是啟發的意思,啟發大眾之機,就是發大眾的信心、痛切心、勇猛實行心,使之與經論相契合,法無定法,合機者為正。合機才能明心,現在很多

禪修者要先發菩提心,這是欲見本心的初步。一切法門,以發心為第一難事、第一要事。一發心即可成佛所謂一念成佛。

只此一念,關係重大,不可思議,禪修者不能因為它是初步就產生忽視之心。世間一切事,必有乙個主因「為什麼」,眾生為什麼要參禪這是反問自性。

因為乙個反問,即是反觀自性,回頭是岸,即是一念之轉。由凡入聖,必須有這一轉。佛說:

「無量妙法四十九年,亦只是教眾生一轉。」但是,這一轉不能替眾生代轉,要眾生自己反問自己,反觀自性,自己去轉苦為樂,轉迷為覺。

所以,佛不度人,是人自度。智者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千百年來,禪修者苦修數十年,走錯路頭,不得究竟者,關係就在此一點。這一點是修行人的最初因地,因地不正,越修越糊塗。

漢傳佛教和南傳佛教的區別

南傳相信四果,阿羅漢和佛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漢傳不承認四果,相信菩薩和最後成佛。南傳不相信佛力解脫,漢傳一定程度承認佛的接引和菩薩的救度,比如觀音和極樂世界。另外關於業力的替代轉消,相差很大。南傳不承認漢傳關於業力的替代轉消。南傳經典是第三次結集的文字版本,漢傳的經典佛教發展而來的大乘經典,儘管也有...

漢傳佛教與南傳佛教的區別,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有什麼不一樣

漢傳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劃分的佛教派別,流傳於中國,為北傳佛教中的一支,以大乘佛教為主。在歷史上,漢傳佛教同時受到北傳佛教與南傳佛教的影響,但以北傳佛教的影響力較大,南傳佛教只在雲南等地流傳。漢傳佛教的影響力,伴隨中國勢力傳播到傳播至朝鮮半島 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實質上,漢傳佛教...

關於佛教的放生,佛教上講的放生是什麼意思

佛教上講的放生是把捕獲的小動物放掉。佛教是乙個注重培養慈悲心 主張非暴力的宗教,佛門第一戒即為戒殺,佛經中講述佛陀及其 過去生中放生護生的故事極多。尤其是大乘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無量劫中同為六親眷屬,強調要普度眾生極力宣揚戒殺茹素 放生護生。中國佛教的放生,是與戒殺念佛之行儀緊密相連的。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