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佛教對性特別忌諱學佛信佛的人性格怎樣?忌諱什麼?有什麼講究?

2021-03-07 08:51:31 字數 5249 閱讀 3538

1樓:鉛筆盒兒

真實的佛法並沒有什麼忌諱。

佛教講究不問不知不辨不明。

忌諱性的是中國的封建禮教。

乙個吃飯乙個睡覺,這是人類的本能,是六道眾生中人道的共業共性。佛法從來沒有迴避過的。

在佛教看來,這個吃飯睡覺是人類自我保護和繁衍的本能,是與宇宙的真相相違背的。沒必要整天掛在心上,吃飯維生而已,睡覺繁衍而已。

過度地關注和刻意地過度無節制滴喜好都是浪費偏執,都是妄想執著,所以需要正確地認識,並且冷靜地對待,講究適可而止。

出家人之所以不講性,是要身體力行地實踐佛陀的言教,把注意力放在吃飯睡覺上是浪費。是對精進有害的。所以真修行的出家人是會正確看待性行為,所以不去理會這種本能。

所以提倡精進苦修,就是為了專心一意滴精進,盡其所能心無旁騖滴盡快地覺悟。

阿彌陀佛

2樓:累劫修行

善知識,這一問題不只佛教忌諱。儒家也有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當先的說法。這是因為飲食男女是人的原始慾望。

而慾望是無止境的,這正是煩惱痛苦產生的根源。當乙個人被原始欲求所左右時,動物性就占上風。所以那些有成就的聖賢,特別注意不讓外物左右自己的內心,所以大禹戒酒,三過其門而不入,才有治水的成就;孔子練琴到三月不知肉味,才體會到了韶樂的最高境界;莊子寧曳尾於途中,也不願衣錦繡於廟堂,才有了逍遙遊;陶淵明不為五斗公尺折腰,才有了桃花源傳說;菜根譚上說,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中國有古語,寒窯出將相,茅屋出公卿;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奇男。都說的是簡樸有規律受約束的生活對乙個人的學業、修養、進步有非常大的幫助。佛教戒淫,也是基於修行要從自我約束開始;太放任自己,連基本的生活都不會順利,何況想成為智慧型的覺者。

阿彌陀佛

3樓:持地王子

忌諱?大錯,佛教一點也不忌諱性,甚至還有大段的談論,但佛法不追求性,因為有更高的目標——單以「樂」而論,男女欲樂算是人間至樂吧,可佛法中的「定」能帶來更強、更深的樂,徹骨徹髓,周身遍洽,乃至於楞嚴經中說「見胴體橫陳,味同嚼蠟」。

4樓:大阿彌佗佛

《楞嚴經》雲:「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有淫慾心就不能出離六道輪迴。

阿彌陀佛

5樓:史提芬

因七情六慾而造業,因造業而有生死流轉

學佛信佛的人性格怎樣?忌諱什麼?有什麼講究?

6樓:心語無塵

學佛和信佛是兩個概念,所以就分開來說,

學佛的人,因為會相信佛,並向佛學習,所以人的性格會是善良的,是慈悲的,也許有點缺點,可是有一點,絕對不會有害人之心,願意在自己的能力之內盡量去幫助別人,不會違背佛陀的教導,這種人稱佛教徒;

信佛的人,雖然信佛,可是並不太會向佛學習,對佛學沒有太多的理解,有時把迷信當佛教的一部內,和紅塵的普通人一樣,沒有什麼不同,總的來說也是善良的,只是遇到事了,沒有乙個平常心,有困難習慣向佛祈求,這種稱善男信女。

與學佛之人和信佛之人交往,也不用忌諱太多,也沒有什麼多的講究,只是尊重對方的宗教信仰,不亂動與佛有關的物品,不在對方吃齋的時候強拉別人去吃肉喝酒,特別對方是學佛之人就加注意。

7樓:匿名使用者

學佛的人,性格冷靜,好靜獨處,不與世爭,不貪名利,忌諱酒色,為超越生死,而修成佛。

8樓:2014戒色

真學佛人能夠放下不爭 不貪 不求 不自私 不自立 性格一定很隨和

無忌諱無講究 那都是在乎自己的人有的想法,真正的菩薩能夠放下自我

9樓:文化廚子

真學佛的到火候的 無什麼將就

10樓:腳下/萬水千

溫和,敦厚,慈善

忌諱殺生

不吃大魚大肉。

11樓:匿名使用者

學佛  信佛

今天的白話佛 法節目,台長給大家講講,當人在學佛時,為什麼有的人,你一勸,他就會相信,為什麼有的人,你勸了半天,他還是不相信。這涉及到乙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乙個人的根基問題。台長今天跟大家談一談根基。

簡單地講,根基就是你的學佛基礎。乙個人到人間來,你投胎做人了,你前世的根基和你今世所投的胎很有講究。你的根基好、根基正,你前世是乙個有修為的人,那麼這輩子,你會做得更好,就是生活中會比較順利。

所以當你有機會接 觸到佛教或者其它一些宗 教方面的事情,你馬上就明白了,你馬上願意接受,這是前期根基,就是說你前世給你帶來的這個時期的根基。很多人前期根基很好,但是到了人間之後,他天天吃喝玩樂,享受榮華富貴,他的前期根基就會慢慢地被抹掉。

這樣的人屬於後期根基不正。就是說當他不能夠理解他前期根基所修正的東西,他就不能夠理解為什麼要學習佛法。後期根基不穩定的人,對佛法就會不屑一顧,有人勸導,也不當回事。

這就是為什麼要講究根基。

五戒十善之人,是天成,就是說乙個人做到五戒和十善了,這個人是乙個比較完整的人,甚至可以往天上去,而且可以把自己在人間的惡劣的東西毀滅掉。這樣的人已經是超凡入聖了,而且是了脫生死之前的方便法 門了。五戒十善已經可以超凡入聖、了脫生死,在到達佛菩薩的境界之前,我們必須懂得做人修心要有五戒十善。

因為時間關係,台長把五戒十善簡單地給大家講一講。

五戒包括,

第一,戒殺生。人不能殺生,乙個人一旦殺生的話,他是超過不了凡塵的。

第二,不能有妄語。就是說不能吹牛、說 謊、口是心非等。

第三,不能夠喝酒。酒喝多了,真的是犯罪。連政 府都會掛牌,上面寫喝酒駕駛,是犯罪,因為酒能亂 性。

還有,不能邪淫。就是說不能經常動女人的腦筋,自己家裡有太太,在外面再有女人就叫 邪 淫。第五,就是不偷盜。

乙個人要明白,我們學佛、做乙個正直的人都不能夠偷盜,更何況是要超凡入聖呢?

台長跟大家講的五戒,不是針對和尚尼姑的,實際上,超凡入聖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我們每個人活著做人,難道就可以殺生嗎?難道可以偷盜嗎?

難道可以亂喝酒嗎?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要控 制住自己在人間不能做惡。十善業是你走向菩薩界的很重要的一步。

十善業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喝酒,不貪,不嗔恨,不愚痴。

首先,不殺生。殺 害生命是不對的,不要殺 害眾生的命,打仗就是殺 害眾生的命。祈求和平是全世界人的共同理想。因為佛教 主張佛性平等,慈悲救世,所以不能殺生。

第二,不偷盜。偷盜也是強擄豪奪,偷人家的東西是不好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主 權轉移的,無功而取都是偷盜的行為。

就是說沒有做任何的善事,沒有去幫助人家,卻說我幫你去做了,你應該給我錢,這個也是偷盜。盜版,不是你做的,你卻把它占為己有,這個也叫偷盜。很多中介收了別人的錢,卻沒有幫人家辦事,這個也叫偷盜。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把欲 望稱為利,利人才能利己。如果每個人都只知道不為利人,只為利己,實際上這和偷盜也差不多。

第三,不邪淫。除了正式夫 妻外,在外面的男女之事就叫邪淫。很多男女之間的欲情,叫貞良守禮。

現在的夫 妻經常不遵守這些規則,這也叫淫 亂行為。在現代社 會中,完全做到也很不容易,所以最好要遵守。

第四,不妄語,誠實無欺。妄語就是用慣用的伎倆愚弄人家、欺詐人家、說 謊 話,明明是的,他說不是的,明明不是的,他說是的。不妄語就是要誠實。我們做人要遠離妄語,便能誠實不欺。

第五,不兩舌而無是非。什麼叫兩舌呢?人的舌 頭本來是乙個,兩舌就是叫搬弄是非,離間他人的感情。

我們很多人不懂得修口業,常有兩舌之患,很多的禍福都是由嘴巴引起的,很多人無風生浪,這種浪都是它自己造出來的,而且是非的煩惱擾亂人家的身心,因為看不見的舌   頭天天在搬弄是非,甚至造成雙方動武傷人,實為殺 人不見血之罪魁,所以挑 撥離間的人要醒 悟啊。

第六,不惡口。學佛的人不能用粗 魯的語言罵人和侮辱人家。很多人都患著惡口罵人,有些人罵人時傷到人家祖 宗三代,是謂大惡口。

你們想想看,如果是他做錯了,你已經罵到他的爸爸媽媽,你已經罵到他的爺爺奶奶,這個是不是惡口啊。大家要記住,經常詛咒他人、惡 言惡 語、而且傷及人家祖 宗8代,佛 經上講,犯惡口者,當受畜 生果報。

第七,不綺語。綺語就是花言巧語、輕浮無禮,說一些不正經的話,看見人家很正經的女人,看見人家很正經的男人,他胡亂開口,跟人家說下 流的笑話,讓人生出邪念,這就是綺語。有些人經常說黃 色笑話,這也會有惡業果報。

取 悅自己,傷害人家,這種說下 流笑話的人,遭到人家的輕賤,難道不是嗎?乙個人規規矩矩,這種人不會被人家輕視和覺得下  賤。嘴巴裡經常說下 流話的人,人家不會看得起他的。

做人要懂得禮儀。我們要說有為真 實的正經話,我們要遠離綺語,要心正,要言順,要莊嚴,要威儀,所以台長勸導聽眾笑聲不要過頭。很多女人笑的聲音過頭之後,就被人家說有綺語,有淫 蕩之聲。

第八,不貪。貪就是拼命地去追求財、色、名、食、睡等五欲,造出種種罪惡。我們做人要知足常樂。

該你的就是你的,不該你的,就不要去追求。如果不該你的,你拼命地想去追求,那就是貪。你們知道菩薩怎麼說的嗎?

貪多業亦多,取少業亦少,萬般苦惱事,除貪一時了。菩薩告訴我們,貪得越多,所造的罪孽越多,取得少,你的業越少。生活中的苦惱事情,如果把自己的貪心丟掉,苦惱馬上就會消失。

所以我們勸人不要因為貪而受苦。貪心會促使人違法亂紀,貪心會危害他人和社 會。當乙個人貪心太多的時候,他已經在心靈上犯罪了。

很多人最後 進監獄,最後被 判死刑,都是因為他們貪得無厭。台長告訴大家,不要去貪。要記住,能捨能施的人,他已經得到心靈的富貴了。

第九,不要嗔恨。遇到事情不順利時,不要把恨埋在心中,甚至大發脾氣,爆發災 禍。我們經常說,火燒功德林。

就是說,乙個人不管你做多少善事,如果你嗔火一發,動怒於人,甚至動手打鬥,發生種種不幸,你的善事功德便會被燒得精光啊。台長在這裡告訴大家,因為很多聽眾對「火燒功德林」這句話心有餘悸,因為我們是凡人,即便修 煉了很久,是不是因為一時發生嗔怒,所有的功德就沒有了呢?台長也給大家安慰一句,如果你是因為身上有靈性,如果你是做了很多善事,而只做了這麼一點錯事,雖然火燒你的功德,火燒你的善事,但是只燒掉了一部分,並不是燒掉了你的全部。

但是這一部分對於你來講,也許是你半年的功德就被你這麼一嗔怒給燒掉了。所以我們要忍耐。學佛的人要懂得忍耐。

忍字心上一把刀。

我們人為什麼不能忍禍自招呢?退一步海闊天空,能忍得住片時,過後方知忍為高。要知道,修慈悲、忍辱那是美德啊。

台長曾經和大家說過一句笑話,說男人怕老婆,是做男人的美德。實際上,大家相互地尊重和愛護,那也是我們做人和學佛的美德啊。所以乙個人不要去嗔恨啊。

嗔恨是既害人又害己。

第十,不愚痴。十惡業反過來就是十善業。乙個人最可怕的是愚痴。

愚痴就是不明白、沒有智慧型。對什麼事情都不明白,不能辨別是非,而且不信因果。比如你對他說,你不要做壞事啊,你會遭報應的,等等,他不相信。

固執、邪見,因為他認為他是對的。無正見、無正信,胡 作 非 為,這種人就叫愚痴。所以我們要修般若。

般若就是佛法中的智慧型。只有有智慧型的人,才能夠遠離邪見,才能夠明不愚痴。

畢竟深愛過,女友也總誇我對她特別特別好,因性格不合,和我小心眼管的緊分手,分手後至於做不成朋友嗎

既然分手了就沒必要做朋友再聯絡,換著是我也做不到分手了還做朋友,關建是你心眼小才分手的,萬一哪一天你又不願意分手又來要和她好那不是很不好的事,分手了就分得乾淨點,不要有聯絡勉得以後兩個人都另外有物件了,勉得有誤會。女朋友和我分手,我怎麼求他都不原諒我,說是性格不合,當我試探她,我說和別人好了,她卻表...

為何小乘者不解金剛經,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與金剛經的區別

這個當然是他們沒有到那個地步了,就像乙個小學老師,能懂得大學教授的題嗎?小乘者都是弱智,故名為小,神通亦小,度人亦少,所以叫小乘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 佛告長老舍利弗言 此阿羅漢智慧型,與初發心菩薩,智慧型甚遠,何況此菩薩故?所以者何?初發心菩薩,當得成佛,阿羅漢終不能得!是時一切法自在王菩薩,白佛言 ...

為何有人了解佛教,但卻不信仰佛教?那麼問題是出在他身上,還是出在佛教上(比如佛法上有缺憾)

信仰和了解是倆回事 信仰不見得要了解,有很多時候是盲從,古代識字率只有1 的時候,大部分和尚是文盲的。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中國化,中國的思想逐漸統治的佛教,自明朝以後,風俗中基本已經見不到原來佛教中的東西了,只有某些名稱,叫法中,還隱約有原來的味道 所以,研究國學的人研究佛教很正常 不知道你看看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