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人廉潔自律的事例左右比較著名的

2021-03-07 19:01:55 字數 6493 閱讀 5869

1樓:匿名使用者

***的廉潔自律

星移斗轉,光陰荏苒。敬愛的***同志離開我們整整20個春秋了。20年前,百萬首都人民肅立十里長街,頂風冒雪,哭送***靈車的動人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

隨著時光流逝,人們對***懷念和敬仰之情,不但沒有淡薄,反而與日俱增。

那麼,***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博得人民的顆顆愛心?這是因為,一方面,他在締造和建設新中國的偉大歷史程序中,為黨和人民建樹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另一方面,他畢生嚴於律己,清正廉潔,不求索取,但求奉獻,把一切獻給了黨和人民,連自己的骨灰都撒到中華大地,完全徹底地實踐了他「活著為人民服務,死後也要為人民服務」的巨集願。正是這兩個方面的有機結合,構成了***特有的純真的人格魅力,從而贏得了人民衷心的愛戴和欽佩,甚至連他的一些國內外政敵也不得不為之折服。

***廉潔自律的表現是多方面的,也是一貫的。在此,僅就同當前對領導幹部廉潔自律要求相關的一些方面,列舉一些具體事例。這樣,難免掛一漏萬,不過可以從細微處見精神。

(一)對待個人生活

衣著——在人們的印象中,***總是那樣衣冠楚楚,風度翩翩。殊不知,他僅有的幾套料子服裝,大都穿了幾十年,有的破損了,精心織補後繼續穿。有一次,他穿織補過的衣服接待外賓,身邊工作人員說這套「禮服」早該換換啦。

他笑笑說:「穿補釘衣服照樣可以接待外賓。」「織補的那塊有點痕跡也不要緊,別人看著也沒關係。

丟掉艱苦奮鬥的傳統才難看呢!」他的襯衣磨破了,換上新的領口和袖口照舊穿。2023年,他出訪亞非歐14國,到了開羅,他換下縫補多次的襯衣,隨行工作人員不便拿給外國賓館去洗,只好請我駐埃及使館的同志幫忙,並叮囑洗時不要用力,以免搓破。

大使夫人看到後,感動得邊洗邊流淚。至於他穿用了幾十年破舊的睡衣、皮涼鞋和第一代上海牌國產手錶等,已作為珍貴文物,存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飲食——***的家常飯菜很簡單,主食經常吃些粗糧,副食一般是一葷一素一湯。他規定的工作餐標準是四菜一湯的家常飯菜。他說:

「四菜一湯既經濟又實惠。」他在外地視察或主持會議,同大家吃一樣的飯菜,不搞特殊,離開時一定付清錢和糧票。他不僅自己這樣做,還要求其他領導幹部也這樣做。

有一次,他出差到上海,聽說有的領導同志帶著夫人、孩子到地方去,所有的食宿費用都由地方開支,非常生氣。回北京後,他在全國第三次接待工作會議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後無論哪個領導到省裡去,吃住行等所有開支,地方一概不要負擔,都要給客人出具帳單,由本人自付。

這要形成一種制度。」一位專機機長的回憶,頗為傳神地反映了他在飲食方面的律己要求。有一次,這位機長看他吃飯,掉了個飯粒在桌上,他連夾兩次才夾住放進嘴裡,笑著吃了。

看到這種情景,這位機長後來感慨地說:「我心裡不禁百感交集。什麼叫廉潔,看看總理就知道了。

」住房——建國初期,***搬進了中南海西花廳,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西花廳是清朝乾隆年間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濕陰冷。身邊工作人員於心不安,多次提出修繕,但他堅決不同意。

2023年底,趁他和鄧穎超出差外地時間較長,對西花廳進行了保護性維修。他回京一進門就驚訝地問:「這是怎麼回事?

誰叫你們修的?!」他還說:「我身為總理,帶乙個好頭,影響一大片;帶乙個壞頭,也影響一大片。

所以,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按照他的要求,撤掉了新添置的地毯、沙發、窗簾、吊燈等陳設。事後,對這次「修房風波」,他主動在***會議上作了三次檢討,向到會的副總理和部長們說:

「你們千萬不要重複我的這個錯誤。」

用車——***對自己乘坐的轎車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後來他經常乘坐的專車是紅旗轎車。他說:「別人不坐我坐,我喜歡國產車。

」國家進口了一批高階賓士車後,有關部門想給他換一輛。他不同意,嚴肅地說:「那個賓士車誰喜歡坐誰坐去,我不喜歡,我就坐『紅旗』。

」在用車問題上,他公私分明,毫不含糊。他去理髮,醫院看病,探親訪友,看戲等,都算作私人用車,總要叮囑身邊工作人員照章付費,從工資中扣交。

***的基本生活要素,衣食住行的儉樸作風,受到了長期在他身邊工作的人員交口稱讚。有位秘書說:「總理除了工作,個人一生無所他求。

特別是生活的儉樸,更是眾口皆碑。」不是親眼所見是很難想象到了什麼程度。

同***接觸較多的一些知名人士,對他廉潔儉樸的生活作風也是讚不絕口。宋慶齡說:「***在個人生活和作風上,和他在政治上一樣,是乙個真正的共產主義者。」

2樓:匿名使用者

妙語辭寶硯 北宋宰相王安石:

善詩好文,且酷愛收藏文房諸寶。有一位地方**為了巴結這位朝廷重臣,特意登門送來一方寶硯,並在王安石面前不停地誇獎這方寶硯「呵之即可得水」。王安石聽了後,笑著反問他:

「縱得一提水,又能值幾何牽」羞得那人無言以答,只好收起寶硯起身告辭而去。

詳見鏈結

3樓:蘇儬嬟

魏徵,唐太宗李世民駕下的名臣。他不但以勇於進諫、監察朝政而名垂青史,而且一生崇尚節儉,持身清廉。

魏徵前後向太宗進諫200多次,所提意見貫穿了乙個主導精神,即「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貞觀中後期,國家形勢越來越好,李世民對開創初期的困境漸漸淡忘,勵精圖治的銳氣漸漸消磨,滋長了奢侈之心。貞觀11年(公元637年),李世民在洛陽建飛山宮,魏徵即時上了乙個奏章,向李世民指出:

「隋煬帝恃其富強,不虞後患,窮奢極欲,使百姓窮困,以至身死人手,社稷為墟。陛下撥亂反正,宜思之所以失,我之所以得,撤其峻宇,安于卑宮。若因基而增廣,襲船而加飾,此則以亂易亂,殃咎必至,難得易失。

」勸誡李世民罷建「峻宇」。

李世民巡幸洛陽,路上住在顯仁宮,常為生活**不滿意,發脾氣責罰下人。魏徵認為這個苗頭不好,提醒李世民說:「陛下認為**不好而發脾氣,將來上行下效,開了這個風氣,就會弄得民不聊生。

隋煬帝巡遊,每到一地,就因下面不獻食物,或供奉不精而責罰,無限制地追求享受,百姓負擔過重,結果滅亡。陛下怎麼能效法隋煬帝呢?今天這樣的**,如果知足,就很可以了;如果不知足,即使比今天再奢侈一萬倍,也難以滿足。

」李世民聽了很受震動,說道:「非公不聞此言!」

貞觀15年,李世民於益州造綾錦金銀等物,魏徵就進諫說:「金銀珠玉,妨農事也。錦繡纂組,害女工者也。

一夫不耕,天下有受其飢;一女不織,天下有受其寒」。希望李世民盡量節省奢靡之費。

魏徵不斷勸諫皇上節儉省費,愛惜民力,他自己在個人生活中要求更加嚴格。早在青年時代,就不治家產。官至卿相,仍保持樸素作風。

「所居室屋卑陋」,李世民幾次「欲為營私」,幫他建造新房,都被他堅決拒絕了。

貞觀15年,魏徵由於操勞過度,一病不起。李世民派人探視,派名醫診治,見魏徵居處,連乙個待客的正廳都沒有,下令限期為他臨時建造了乙個客廳。又根據魏徵一貫儉樸的習慣,賜給他素色的褥子、布被、幾案、手杖等一套用品,以補家中之缺。

魏徵彌留之際,李世民親自探視,問他還有什麼要求,魏徵只說了一句話:「嫠(1i)不恤緯,而憂宗週之亡!」意思是寡婦不愁織布的緯線少,只擔心國家的興亡。

李世民為之「悲懣,拊之流涕」。魏徵去世後,李世民下令以一品官葬禮治喪(按:魏徵生前為二品官),魏夫人辭謝說:

「徵素儉約,今假一品禮,儀物褒大,非徵志。」李世民遵從魏徵遺志,改用薄葬。素車,白布幨帷,無塗車,芻靈,陪葬昭陵

關於廉潔的名人事例 200字左右

4樓:小余之辰辰

1、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

5樓:

***向農戶道歉

抗戰勝利的延安,生活仍很困難。有一次,警衛班幾個戰士湊在一起,想給***副主席弄點吃的補補身子。警衛戰士小魏出了個主意,拿四雙舊布鞋去農戶家裡換了一條狗。

***知道後,嚴肅地批評小魏說:「四雙舊鞋能換到一條狗嗎?老百姓之所以跟你換,是因為他們相信共產黨,我們決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

」第二 天,***帶著小魏找到農戶家裡,向農戶道歉,並親自付了錢。

古今中外偉人廉潔自律的事例 10

6樓:學習啦啦啦

一碗白公尺飯

2023年冬,***帶領工農紅軍住在寧岡縣茅坪村的時候,有乙個時期紅軍生活非常艱苦,天天吃紅公尺南瓜,有時候還吃糙紅公尺和南瓜煮的稀飯。開頭吃幾餐還覺得味道有點香甜,吃多了就覺得有點難吃,可是***不搞特殊,仍和戰士們從乙個鍋裡盛飯。 一天吃早飯的時候,警衛員小胡突然給***送來了一碗白公尺乾飯。

原來他看見***天天深夜不眠,餐餐和戰士們一起吃那些糙公尺和南瓜煮的稀飯,實在看不下去,就跑到廚房私自和炊事員商量,並且由小胡自己動手把紅公尺加工成白公尺,另外用碗給***蒸了半斤公尺的乾飯。 ***一見白公尺乾飯,覺得有點奇怪,便問戰士們今天是不是也吃這樣的飯?小胡在首長面前從未撒過謊,這次當然照實說了。

***聽完之後,馬上叫他拿回廚房去和南瓜煮稀飯,讓大家一起吃,並且說:「以後再不許這樣了,戰士們吃什麼,我也吃什麼。」小胡激動地說:

「毛委員,南瓜稀飯早做好了,大家吃都吃完了,你就吃這一餐乾飯吧,下次再不做了。」***仍然不同意,並向小胡耐心地解釋說:「我不應該有什麼特殊的。

南瓜稀飯本來又甜又香,很好吃嘛。戰士們能吃,我就不能吃嗎?你要知道,受壓迫受剝削的窮人連野菜都吃不上啦。

快給我把飯送回去?」小胡還想說什麼,可是***已經把那碗白公尺飯塞到他手裡了。小胡無法,只好把飯拿回廚房去了。

孫中山曾任中華**臨時大**等職,可謂官高權重。然而,他為公而忘私,一生清廉,臨終時只留下自己用過的一些衣物以及2000本書籍和一所住宅。住宅還是旅居加拿大的華僑為他募捐購買的。

人留下的《家屬遺囑》中說:「余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餘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

此囑。」

***留給我們的

在京參觀***的襯衣、床單和拖鞋,都補丁摞補丁;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帶頭不吃肉;讓兒子岸英入朝鮮參戰,直到犧牲等等。看到這些,我和講解員一起流淚,內心的震撼無以倫比。***沒有錢吃穿嗎?

**勞,誰能功蓋***;論權力,中國何人至上?所以黨的領導幹部是不是廉潔從業,只要看看他的衣食住行和對親屬的安排就一目了然了。

***向農戶道歉

抗戰勝利的延安,生活仍很困難。有一次,警衛班幾個戰士湊在一起,想給***副主席弄點吃的補補身子。警衛戰士小魏出了個主意,拿四雙舊布鞋去農戶家裡換了 一條狗。

***知道後,嚴肅地批評小魏說:「四雙舊鞋能換到一條狗嗎?老百姓之所以跟你換,是因為他們相信共產黨,我們決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

」第二 天,***帶著小魏找到農戶家裡,向農戶道歉,並親自付了錢。

***「宴」事

2023年7月,***總理到廣東省新會縣視察。時任該縣的縣委書記黨向民同志看到***風塵僕僕,日夜操勞,感到過意不去,就在***離開新會的前夕,他悄悄安排炊事員在縣委院內的一間小屋裡為總理設宴送行。宴會沒什麼美酒佳餚,只是些瓜菜而已。

儘管這樣,在吃喝將近結束時,***語重心長地說:「向民同志,你一月的收入,我清清楚楚。這樣一頓飯,你請不起,還是讓我出錢,算我請客吧!

」總理隨即示意他的秘書,把300元人民幣交給了縣委的司務長。

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鑑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

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 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 「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

「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 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 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 ,劉寵不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稱為「一 錢太守」

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醃製好 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說:

「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吳隱之不懼飲貪泉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 。當地傳說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後還寫了一首詩:

「古 人雲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 自己的操守。

一貧如此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 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係,結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 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

」很可憐他,於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 三百兩。

兩袖清風的於謙

明朝名臣于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 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

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 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不私一錢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經過這裡, 向他索要賄賂,他開啟府庫,說:「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不過你要給我領取庫金的官府 印券。

」太監怏怏走了,回京後,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說的莫非是不私一 錢的太守楊繼宗嗎?

」太監聽後,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了。

中國古代名人的雅號及其,中國古代名人的雅號及其 雅號的 故事

唐朝詩人趙嘏作 長安秋望 詩中有 殘星萬點倚橫塞,長笛一聲入倚樓 兩句,遊子淒淒之情動人,人稱 趙倚樓 唐朝詩人程賀詠 君山 以 雲是崑崙山頂石,海風飄落洞庭湖 寫出湖中君山緲緲,富有傳奇色彩,時人稱之 程君山 唐朝詩人徐裳的 洞庭 詩,多角度鋪陳渲染,烘托出十里洞庭的磅礴氣勢 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

求古代名人故事,中國古代名人故事

中國古代名人故事 馬皇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結髮妻子。她知書達理,深明大義,是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女政治家之一。朱元璋生性急躁,當了皇帝以後,變得待人苛刻,更加剛愎自用,喜怒無常。每當朱元璋臨朝震怒時,馬皇后就從中調停,有不少無辜被責的人因為她的暗中保護和援救而保住了性命或減輕了刑罰。和州參軍郭景祥兒子...

中國有哪些古代名人中國古代有那些名人

屈原 約前304 前278年 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 今湖北秭歸 人.李白 701年2月28日 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 詩仙 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祖籍隴西郡成紀縣 今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南 出生於蜀郡綿州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