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冰夏
大公無私這個成語故事體現出的道理是:做人最重要的是做到辦事公正,要從集體的利益出發。
大公無私,拼音:dà gōng wú sī
釋義: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為人臣者;主而忘身;國而忘家;公而忘私。」
譯文:作臣子的就會只為君主而不顧自己,只為國家,只考慮大家的利益而不顧個人私利。
用法:作賓語、定語、狀語;用於歌頌人的品德。
近義詞:捨己為公、鐵面無私、公而忘私
例句:當今世界能大公無私的人太少,利己不損人的也不多。
擴充套件資料
大公無私的反義詞是:假公濟私、自私自利
1、假公濟私
拼音:jiǎ gōng jì sī
釋義:指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私人的利益。
出處:元·無名氏《陳州祟公尺》第一折:「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幹罷了也呵!」
譯文:他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私人的利益,我怎能與他為謀。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例句:現在那些招搖撞騙,假公濟私的玩意兒太多了。
2、自私自利
拼音:zì sī zì lì
釋義:只為自己打算;只顧自己利益。
出處:戰國列子《列子·楊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體偏枯。」
譯文:大禹不因為自己的利益,而偏於一方面,照顧不均。
用法:含貶義。一般作主語、賓語、定語。
例句:他們的動機很快就能看出,完全是自私自利。
2樓:聽海
春秋時,有一天,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縣官缺額,你看派誰去最合適?」祁黃羊想了想,說:
「派解狐去最合適!」晉平公覺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麼要推薦他?
」祁黃羊答道:「你只問我什麼人最適合這個職位,並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晉平公採納了祁黃羊的意見,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果然,解狐很有作為,為當地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受到人們的稱頌。
有一天,晉平公又問祁黃羊:「現在朝廷裡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誰能勝任?」祁黃羊回答:
「祁午最能勝任!」晉平公說:「祁午是你的兒子,你推薦自己的兒子,不怕人家講你嗎?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誰可勝任法官,並沒有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祁午當了法官後,非常稱職,深受人民的愛戴。
孔子十分稱讚祁黃羊,說他是個公正嚴明的人,稱得上是「大公無私」.
成語「大公無私」形容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體現出了只要一心為公,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任人以賢,任人以能,舉薦者還要能做到知人善任,才能盡到乙個合格的伯樂的作用。
3樓:匿名使用者
1.完全為人民群眾利益著想,毫無自私自利之心。
2.處理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大公無私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它
4樓:匿名使用者
告訴我們要完全為集體利益著想,沒有一點私心.也可以指處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讀了大公無私這個故事你得到什麼啟示
5樓:匿名使用者
今天,我讀了一篇叫《大公無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56561私》的成語故事,受到了很的啟發.
這個成語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叫祁黃羊,他十分正直.晉平公問他:
「南陽缺個官,誰去合適?」祁黃羊說:「解狐去合適」.
晉平公說:「解狐不是你仇人嗎?」祁黃羊說:
「我不能因為他是我仇人而不推薦他呀!」晉平公說:「好吧」解狐上任後幹了不少好事,人們都誇他.
一次,平公又問他「朝廷缺乙個法官,派誰去合適?祁黃羊說:「讓祈武去合適」.
平公大驚說:「祈武不是你的兒子嗎?你不怕被天下人閒談嗎?
」祁黃羊說:「我推薦的人,並不是因為他是我兒子呀」.祈武上任後為官清廉正直,被人們歌頌.
我看了這個故事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十分慚愧.因為我上四年級時,班上要選**班長,曹觀宇唱歌不錯,但前幾天,他把我摔哭了,我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懷恨在心,對復仇的機會一直虎視眈眈.終於到這一天了,我在選舉單上偏偏不寫他的名字,結果他沒被選上,我十分高興.
後來他轉到別的班去了,我一直很內疚.想想王安石宰相肚裡能撐船.我心胸為何如此狹小?
看到祁黃羊連仇人 、兒子都推薦,我慚愧呀!我真該向王安石,祈黃楊學習呀!
王安石、祁黃羊他們二人乙個是宰相肚裡能撐船,乙個大公無私,我不能心胸寬闊入大地嗎?以後照他們二人這樣做 ,把小心眼的缺點改掉.
背水一戰這個成語故事,背水一戰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
背水一戰 b i shu y zh n 釋義 背 背向 水 指江河 背水 背後是水 表示沒有退路。原作 背水陣 背後臨近河水擺陣 或佈下的陣勢。後來指處於絕境之中 為求出路而決一死戰。語出 史記 淮陰侯列傳 韓 信乃使萬人行 出 背水陳 陣 軍皆殊死戰 不可敗。正音 背 不能讀作 b i 辨形 戰 ...
一言九鼎故事中還含有成語故事。這個成語故事是什麼?又是什
毛遂自薦 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乙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平原君到了楚國後...
自相矛盾這個故事源於哪個成語故事
出處 韓非子 說難 解 釋 矛,進攻敵人的刺擊 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牴觸,不動腦筋。自相矛盾 比喻言語或行為自相牴觸。典故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 譽之曰 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曰 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於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