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漫隨流水
中國飲食特點:
1、風味多樣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中國一直就有「南公尺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鹹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2、四季有別
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中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3、講究美感
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蔔,還是乙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4、注重情趣
中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西方飲食特點:
1、系統的飲食典籍主要包括:烹飪技術類、烹飪文化與藝術類、烹飪科學類、綜合類。
2、起伏的飲食歷史:義大利菜是西方飲食文化鼻祖,法國菜是西方飲食文化國王,美國菜是西方飲食文化新貴。
3、精湛的飲食製作技藝:製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也重視美食與美名、美食與美器、美食與美境的配合。
4、眾多的飲食品種:著名菜點有義大利菜、法國菜、美國菜、德國菜、俄羅斯菜等。著名飲品有葡萄酒、咖啡、紅茶。
5、多彩的飲食民俗:日常食俗,以肉食為主、素食為輔;人生禮俗,以宗教成禮,祝願健康快樂;社交禮俗,推崇「女士優先」、尊重婦女。
2樓:水晶人偶
中華飲食源遠流長,經過長時間多民族的融合,已經發展成乙個龐大的譜
系。中國以農耕民族為主,推崇熟食,所以煎炒烹炸花樣翻新,歐洲國家游牧民族為主,飲食簡潔,使用香料遮蓋食物的味道。
當然這也是泛泛而談,中國的各大菜系也相去甚遠,西方國家弄出幾十種風格也很正常。總的來說,高緯度地區口味濃,低緯度地區口味淡。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氣侯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
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這裡簡要從下面三個方面談談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一、兩種不同的飲食觀念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
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物件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
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大大地起了阻礙作用,如飲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
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中國人是很重視「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就說明我們把吃看得與天一樣重要。由於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來都處於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總是吃不飽,所以才會有一種獨特的把吃看得重於一切的飲食文化,我想,這大概是出於一種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種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麼就會出現兩種現象:
一方面會把這種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僅維持生存,也利用它維持健康,這也就是」藥補不如食補」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對吃的過份重視,會使人推崇對美味的追求。
在中國的烹調術中,對美味追求幾乎達到極致,以至中國人到海外謀生,都以開餐館為業,成了我們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遺憾的是,當我們把追求美味作為第一要求時,我們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我們的很多傳統食品都要經過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飩煮,使菜餚的營養成分受到破壞,許多營養成分都損失在加工過程中了。因而一說到營養問題,實際上就觸及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最大弱點。
民間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就是這種對美味的追求,倒使我們忽略了吃飯的真正意義。
中國人在品嚐菜餚時,往往會說這盤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進一步問一下什麼叫「好吃」,為什麼「好吃」,「好吃」在**,恐怕就不容易說清楚了。這說明,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來把這種「境界」具體化,恐怕仍然是很難涵蓋得了的。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於調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後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水**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烹飪講究的調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要之處。
菜點的形和色是外在的東西,而味卻是內在的東西,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表,重菜餚的味而不過分展露菜餚的形和色,這正是中國美性飲食觀的最重要的表現。
在中國,飲食的美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這種飲食觀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也是吻合的。作為東方哲學代表的中國哲學,其顯著特點是巨集觀、直觀、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國菜的製作方法是調和鼎鼐,最終是要調和出一種美好的滋味。
這一講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體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國哲學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諧調為度,度以內的千變萬化就決定了中國菜的豐富和富於變化,決定了中國菜菜系的特點乃至每位廚師的特點。
二、中西飲食物件的差異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裡,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縷萬絲的聯絡。
他們視動物為「生靈」,而植物則「無靈」,所以,主張素食主義。
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覺得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有較為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物件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
三、飲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乙個宴席,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
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嚐的物件,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範疇對後代思想的影響,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儘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模擬,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
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
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感性與理性之間的差異。但是,這種差異似乎在隨著科學的發展而變的模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衛生與營養了。
尤其是在經歷了非典以後。還有,人們因為越來越繁忙的工作,覺得中餐做起來太麻煩,不如來個漢堡方便等。這樣一來在飲食上差異也就不太分明了。
3樓:手機使用者
中國飲食特點:花樣繁多、做工精細、口味參差不齊。
西方飲食特點:花樣較少、做法傳統、口味濃厚。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風味多味
講究美感
食醫結合
西方國家:加工精細
重視調味
5樓:小學問
中國:風味多樣,四季有別,注重情趣,講究色香味俱全。
西方:講究營養,色彩對比鮮明,簡單明瞭。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 風味多味 西方 加工精細
食醫結合
西方國家:加工精細
重視調味
7樓:熱熱熱喔
我覺得東方主承什麼玩意兒西西方注重什麼玩的東西
8樓:手機使用者
筷子刀子 叉子
9樓:悲鳴之翼
東方注重色香味的完美
西方注重營養與理性搭配
中國和西方國家的飲食特點
10樓:白羊
中國:風味多味、講究美感、食醫結合
西方國家:
加工精細、重視調味
11樓:寫字的老北風
俗語雲:三輩
抄學吃五輩學襲穿,飲食文化可以管窺乙個文明的發展水平。
中華飲食源遠流長,經過長時間多民族的融合,已經發展成乙個龐大的譜系。
中國以農耕民族為主,推崇熟食,所以煎炒烹炸花樣翻新,歐洲國家游牧民族為主,飲食簡潔,使用香料遮蓋食物的味道。
當然這也是泛泛而談,中國的各大菜系也相去甚遠,西方國家弄出幾十種風格也很正常。總的來說,高緯度地區口味濃,低緯度地區口味淡。
西方國家飲食特點是什麼,中國和西方國家的飲食特點是什麼
1 系統的飲食典籍主要包括。烹飪技術類 烹飪文化與藝術類 烹飪科學類 綜合類。2 獨特的飲食科學。天人相分的生態觀 合理均衡的營養觀 個性突出的美食觀。3 起伏的飲食歷史。義大利菜是西方飲食文化鼻祖,法國菜是西方飲食文化國王,美國菜是西方飲食文化新貴。4 精湛的飲食製作技藝。製作上精益求精 追求完美...
中國和西方國家的飲食特點是什麼西方國家飲食特點是什麼?
中餐五大特點 一 風味多樣 二 四季有別 三 講究美感 四 注重情調 五 食醫結合 西餐三大特徵 一 加工精細 二 半熟半生 三 重視調味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飲食,作為人類生存的必要前提,在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中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人類的飲食或飲食習慣各不相同。正如...
關於西方國家的名畫,西方國家有那些名家名畫?
東西文化的差異,西方以人體為美,渴望將人體優美的線條與質感用最美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東方文化比較含蓄 不是開放.呵呵。分2類.第一類 文藝復興 18世紀.那些包含 的畫主要是宗教性質的畫,一般是聖母之類的露胸的畫,可能是為了表達其純潔,偉大的母愛吧.第二類.19世紀 20世紀初的作品.很多名畫都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