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現代性後現代性

2021-03-08 19:45:23 字數 2983 閱讀 8310

1樓:匿名使用者

後現代性是一種思想風格,它置疑客觀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觀性這樣的經典概念,置疑普遍進步或人類解放,不信任任何單一的理論框架、大敘事、或終極性解釋。與這些啟蒙時代的規範相左,後現代性認為世界充滿偶然性、沒有乙個堅實的基礎,是多樣化、不穩定的;在它看來,這個世界沒有乙個預定的藍圖,而是由許許多多彼此不相連的文化系統和解釋系統組成。

內容上看,後現代性大致體現為三種比較鮮明的態度:否定性(解構性)的後現代性,建設性(建構性)的後現代性,虛假(迪斯尼式)的後現代性。

所謂否定性(解構性)的後現代性,作為後現代思潮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理論思潮,就是要對現代性的基礎進行徹底顛覆,對構成現代性的所有二元結構(諸如:主/客、真/假、本質/現象、事實/價值,等等)進行徹底消解。

該流派認為,由於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絕對的真理"、"普遍的規律"、"永恆的結構"等,因此,這種結構無論看上去多麼合理、多麼複雜,實際上都是虛假的和無效的。因此,不是經由現代性,而是只有通過瓦解現代性,才能實現自由和真正解放。

所謂建設性(建構性)的後現代性,就是試圖在批判和反思現代性的同時,重建超越現代性的價值觀,以"無根基"的後現代性完全取代現代性。也就是說,要擺脫現代性普遍模式,通過建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新型關係,才能真正達到目的。

所謂虛假(迪斯尼式)的後現代性,主要是要摧毀現代性的過程中種種理性和普遍性力量對人的控制與壓抑,尋求思想和生活上的自由的最大化,從而最大限度地釋放出被現代性所壓抑的創造性。概而言之,儘管後現代性思想的發展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式、內容和色彩等,但總的來說,後現代思想家一致認為,他們的理論或學說"終結"了包括現代性在內的所有傳統,以尋求"不拘泥於形式和不追求確定結果的自我突破的創造性"的態度和方式面向未來。

2樓:防鉻呸磲

我們現在理解的「現代性」是指啟蒙時代以來的「新的」世界體系生成的時代。一種持續進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轉的發展的時間觀念。現代性推進了民族國家的歷史實踐,並且形成了民族國家的政治觀念與法的觀念,建立了高效率的社會組織機制,建立了一整套以自由民主平等政治義為核心的價值理念。

稍加詳細一點,我可以作如此闡釋:

在西方的思想史研究中,現代(modern)一詞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紀的經院神學,其拉丁詞形式是「modernus」。德國解釋學家姚斯在《美學標準及對古代與現代之爭的歷史反思》[7] 一書中對「現代」一詞的來歷進行了權威性的考證,他認為它於十世紀末期首次被使用,它用於指稱古羅馬帝國向**教世界過渡的時期,目的在於把古代與現代區別。卡林內斯庫在《現代性的五種面具》中,追究現代性觀念起源於**教的末世教義的世界觀。

歷史學家湯因比在2023年出版的《歷史研究》一書中,把人類歷史劃分為四個階段:黑暗時代(675-1075),中世紀(1075-1475),現代時代(1475-1875),後現代時期(1875-至今)。他劃分的「現代時期」是指文藝復興和啟蒙時代。

而他所認為的後現代時期,即是指2023年以來,理性主義和啟蒙精神崩潰為特徵的「動亂年代」。按照「現代性」最權威的理論家哈貝馬斯的說法,「現代」一詞為了將其自身看作古往今來變化的結果,也隨著內容的更迭變化而反覆再三地表達了一種與古代性的過去息息相關的時代意識。哈貝馬斯指出:

「人的現代觀隨著信念的不同而發生了變化。此信念由科學促成,它相信知識無限進步、社會和改良無限發展。」

很顯然,我們現在理解的「現代性」是指啟蒙時代以來的「新的」世界體系生成的時代。一種持續進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轉的發展的時間觀念。正如汪暉所概括的那樣:

「現代」概念是在與中世紀、古代的區分中呈現自己的意義的,「它體現了未來已經開始的信念。這是乙個為未來而生存的時代,乙個向未來的』新』敞開的時代。這種進化的、進步的、不可逆轉的時間觀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乙個看待歷史與現實的方式,而且也把我們自己的生存與奮鬥的意義統統納入這個時間的軌道、時代的位置和未來的目標之中。

」在湯因比視為「現代時期」的後期,以及理性主義和啟蒙精神崩潰的2023年以來的後現代「動亂年代」,正是現代性重新規劃社會組織制度、新的法制體系,世俗化的價值觀念和審美認知方式的時期。我們所理解的現代性,也正是在以上諸多方面的一項強大而長期的社會變革和精神變革。要準確標明現代性起源的年代是困難的,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的分析模式大相徑庭,分歧頗大,但大體上傾向於認為,現代性的緣起與資本主義起源密切相關。

當然,這又面臨乙個問題,資本主義起源在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的論述中並不是十分清晰。馬克思對這一時間標記也顯得比較猶豫,馬克思從商品與市場的兩極分化來理解資本主義生產的基本條件得以產生的根源。馬克思把這個日期定在16世紀,因為當時正值大西洋的遠洋航線開通的時候,這使商品、勞動力和更大範圍的市場交換和流通成為可能。

法國歷史學家費.布羅代爾則把「漫長的16世紀」(即2023年起至16世紀)看成資本主義起源的時期,但他甚至把萌芽上溯至12、13世紀 ,他認為那時就產生資本主義的萌芽。布羅代爾賦予工業革命決定性的作用,並把世界的時間劃分為兩個階段:即18世紀前和18世紀後,18世紀被認為是資本主義真正誕生的標誌。

由於資本主義起源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也就不能把現代性起源與之簡單等同起來。現代性的起源應該是乙個更廣泛更深遠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的歷史變遷過程。以此看來,把18世紀啟蒙主義運動興起看成現代性緣起的時期比較合理。

由此看來,現代性應該從兩方面去理解:其一,社會的組織結構方面:現代性標誌著資本主義新的世界體系趨於形成,世俗化的社會開始建構,世界性的市場、商品和勞動力在世界範圍的流動;民族國家的建立,與之相應的現代行政組織和法律體系;其二,思想文化方面,以啟蒙主義理性原則建立起來的對社會歷史和人自身的反思性認知體系開始建立,教育體系以及大規模的知識創造和傳播,各種學科和思想流派的持續產生,這些思想文化不斷推動社會向著既定的理想目標發展。

在人文學科的思想家看來,現代性更主要體現在精神文化變遷方面。馬克斯.韋伯從宗教與形上學的世界觀分離角度出發來理解現代性。這種分離構成三個自律的範圍:

科學、道德與藝術。自從18世紀以來,**教世界觀中遺留的問題已經被分別納入不同的知識領域加以處理,它們被分門別類為真理、規範的正義,真實性與美。

3樓:崆峒山人

現代性:告別農業社會?進入工商業社會?

的人的社會性。現代性。後現代性。

西方哲學觀點?現代:存在的再反映?

懷疑工業革命的革命之假設。中國則有不同反映。

談談大家對中國現代文學思潮與現代性的理解與體會

浪漫主義精神最先出現在文學中。在法國,浪漫主義的先驅者是盧梭,他宣揚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一批作家響應他的 回歸自然 的口號,在創作中抒發對大自然的感受,描繪大自然的魅力,抒發對美好事物 自由理想和鄉土的熱愛追求和依戀。中國文學之與世界性文化的矛盾一直困擾著中國文學的現代化,民族化 西方化等問題不...

談談大家對中國現代文學思潮與現代性的理解與體會拜託各位了3Q

浪漫主義 精神最先出現在文學中。在法國,浪漫主義的先驅者是盧梭,他宣揚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一批作家響應他的 回歸自然 的口號,在創作中抒發對大自然的感受,描繪大自然的魅力,抒發對美好事物 自由理想和鄉土的熱愛追求和依戀。中國文學之與世界性文化的矛盾一直困擾著中國文學的現代化,民族化 西方化等問題...

後現代風格家具都有什麼特點,什麼是後現代風格裝修 後現代風格家具特點

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就是繼承及超越現代主義的一種藝術風格。從字面上理解那是現代主義之後的種風格或者某種風格,它否定現代主義,挑戰現代主義。其建築風格也有豐富的視覺藝術形式與歷史感。那麼後現代主義家具又有哪些特點?後現代主義家具特點 後現代家具不像現代家具那般注重功能 簡化形態 反對過多的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