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是什麼意思

2021-03-09 08:48:33 字數 6136 閱讀 1903

1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意思是: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出自:《論語·為政篇》。

原文: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 我對曰無違。」樊遲曰:

「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譯文: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

」後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

「不要違背禮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禮制傳統較深的魯國,這時周王朝的統治權力已經名存實亡,諸侯間相互爭戰不斷,出現了「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個時代的特點。

社會矛盾的激化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殘。這些共同構成了孔子政治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和社會條件,「仁」與「禮」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2樓:東子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意思是:當父母在世時,按禮節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按禮節安葬他們,按禮節祭祀他們。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出處

出自《論語·為政》。

原文摘錄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白話譯文

孟懿子向孔子問孝道。孔子說:「不要違背禮。

」樊遲為孔子趕車。孔子告訴他說:「孟孫向我請教孝道,我回答他說:

『不要違背禮』。」樊遲說:「這是什麼意思呢?

」孔子說:「當父母在世時,按禮節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按禮節安葬他們,按禮節祭祀他們。」

對話背景

孟懿子是魯國的權臣,孔子的時代,魯國國君的權力,被仲孫、叔孫、季孫三家掌握,此時禮崩樂壞,三家已不把魯國國君放在眼中,雖身為大夫,卻時常蔑視禮制,做出許多僭越的行為,孔子對此很不滿,曾經說過「是可忍也,孰不可忍,」表現出他對三家違背禮制行為的氣憤。

孟懿子作為三家之一,他的父親孟僖子死時,曾囑託他向孔子學習禮,因此才有本章他問禮於孔子的事。孔子也借他問孝的機會來教導他不要再做違背禮制的事。所以當他向孔子問孝時,孔子對以「無違」。

孔子回答簡單而模糊,這是由於在他面前孔子不願當面譴責他,因此就採取了這種方式。

3樓:命運與夢

站在整體的社會結構角度審視「孝」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規範的當下性

詳解:「孝」,對於孔子、儒家來說,只是乙個很日常的概念。在孔子那裡,絕對沒有後世被改裝的所謂「以孝治天下」的想法。

孟懿子,魯大夫,其父要求其學禮於孔子,也算是孔子早期**之一,但此人對孔子有點像猶大之於耶穌,所以後來一般都不把他當成孔子的**。

「違」,本義「離開」;「無違」,就是不要離開當下社會的現實,這包括了文化、經濟等。後來有些人把「無違」當成不要違背父母,這顯然是不對的,於實際情況不合,難道殺人放火之輩就沒有兒女?難道他們的兒女也要跟著殺人放火才是「無違」?

而且,孔子在後面也給出了「無違」的解釋「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裡,孔子強調的是「禮」,由於「禮」在《論語》中被反覆提到,很多相關問題必須在後面逐步解決,但這裡必須首先知道,「禮」對於孔子來說是當下的,沒有超越現實永恆不變的「禮」。

「禮」,最初與「祭神求福」的「禮儀」相關,進而引申到社會生活中各種行為上某種約定俗成的規範,而這,必然與當下社會當下本身相關。而「孝」本身,也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範,同樣具有當下性。因此,在孔子看來,所謂的「孝「,是在社會行為規範的動態系統中乙個當下的呈現。

沒有任何先驗的規範,使得「孝」有絕對不可更改的標準。如果你父母是漢奸、東條英機,大義滅親就是最大的「孝」,這才是真正的「無違」。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

「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懿子問孝。孔子說:「不要離開。

」樊遲替孔子趕車,孔子對他說:「孟孫向我問孝,我回答說:「不要離開」。

」樊遲說:「什麼意思?」孔子道:

「父母在世,用社會當下約定俗成的規範去侍奉他們;父母去世,用社會當下約定俗成的規範去安葬、祭祀他們。」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的殆是什麼意思

4樓:姬覓晴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中的「殆」是通假「怠」,指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出自《論語》,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及學習方法,意思是: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望文生義,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寓意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

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

5樓:熱詞替換

指的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

6樓:北極雪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 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為疑惑而更加危險。 【注】 語出《論語·為政》——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罔,作蒙蔽,欺騙解; 殆,書指危險。 朱子雲:

不求諸心,故緡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

7樓:樂為人師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的「殆」意思是(疑惑。)

整句譯文:

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不解而不能肯定。「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出自《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原文:《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 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哀公問曰:「何為**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服;舉枉錯諸直,**不服。」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週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翻譯孔子說:「(周君)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後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

「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麼意思呢?

」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對父母,要特別為他們的疾病擔憂。(這樣做就可以算是盡孝了。)」

子游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夠贍養父母便足夠了。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孔子說:「我整天給顏回講學,他從來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蠢人。等他退下之後,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論,發現他對我所講授的內容有所發揮,可見顏回其實並不蠢。」

孔子說:「(要了解乙個人),應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幹什麼,這樣,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孔子說:「君子不像器具那樣,(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子貢問怎樣做乙個君子。孔子說:「對於你要說的話,先實行了,再說出來,(這就夠說是乙個君子了)。」

孔子說:「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孔子說:「攻擊那些不正確的言論,禍害就可以消除了。」

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型啊!」

子張要學謀取官職的辦法。孔子說:「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說,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餘有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就能減少後悔。

說話少過失,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就在這裡了。」

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

「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

季康子問道:「要使老百姓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而努力幹活,該怎樣去做呢?」孔子說:

「你用莊重的態度對待老百姓,他們就會尊敬你;你對父母孝順、對子弟慈祥,百姓就會盡忠於你;你選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互相勉勵,加倍努力了。」

有人對孔子說:「你什麼不從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說:「《尚書》上說,『孝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把這孝悌的啟發施於政事,也就是從事政治,又要怎樣才能算是為政呢?」

孔子說:「乙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它靠什麼行走呢?」

子張問孔子:「今後十世(的禮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回答說:

「商朝繼承了夏朝的禮儀制度,所減少和所增加的內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繼承商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和所增加的內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將來有繼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後的情況,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孔子說:「不是你應該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這就是諂媚。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能授之與魚就不授之以魚什麼意思,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是什麼意思

授人以漁 復,指不僅給人魚吃,更要制告訴人如何捕魚。有句古話叫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意思是說,給人家魚吃,還不如教會人家釣魚的方法。後人還經常引申 教人知識,不如教人學會得到知識的方法。古人云 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 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益無窮。授人以魚,三餐...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

意思是 如果以強權手段的行政權力 政策法令來管理乙個國家,使其子民隨順,以壓服的方式採用強硬的刑罰來約束,使之達到所謂的 安分守己 只不過是讓人隱藏了一顆不知羞恥的心。出處 為政 為政 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 為政以德 的思想 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 學習與思考的關係 孔子本人...

虛詞之,以的用法,虛詞 以,之,而,與,為,且,其,因,於 用法

1 之 代詞 我見相如,必辱之 代 相如 廉頗藺相入列傳 助詞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耳矣!三國志 宋和罪之有?墨子 連詞 皇父之二子四焉。左傳 這裡之的用法同 和 2.其 用作第三人稱,表示領屬關係,相當於 他 她 它 們 的。例 其子曰 不築,必將有益。其 他的。其中,其中的。例 蜀之鄙有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