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自傳讀後感讀魯迅自傳有感400字

2021-03-04 04:47:44 字數 5274 閱讀 4980

1樓:野草蒼茫

1.今天,我讀了《魯迅自傳》一文,真是深有感觸……

魯迅於一八八一年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府城一周姓家庭。在幼小的時候,魯迅家裡很富裕,但在十三歲時,家裡遭了很大的變故,幾乎什麼也沒有了。魯迅被寄住在乙個親戚家裡。

魯迅的父親又生了重病,約三年多,死去了。魯迅十八歲時,便到南京,考入水師學堂,分在機關科,大約過了半年,又走出,改進礦路學堂去學開礦,畢業後,即被派往日本留學。但待到東京的預備學校畢業,魯迅決定要學醫了。

原因一是不想中國人都像他父親一樣被庸醫治死;二是讓中國人身體健壯。但有一次,偶然在電影上看見乙個中國人因做偵探而被斬,其他的中國人在旁邊看熱鬧。因此魯迅覺得國民現在的問題不是身體健康與否,而是思想不覺悟,沒有走出愚昧無知的狀態,最需要改變的是他們的精神狀態,於是魯迅棄醫從文。

我的心為之一震:是啊,我們身為中國人,就應該像魯迅先生那樣,在國家危難時刻,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徹底的民-主主義思想,表現出對反動當局的輕蔑,魯迅先生喚醒國民而置個人安危於顧,這種為國為民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像魯迅先生的人,比如***總理,每天只休息五六個小時,其餘的時間都有在工作上;居里夫人每天都呆在實驗室研究鐳,最後把研究成果毫不保留地奉獻給了全人類;化學巨匠諾貝爾在炸藥死神的一次次「親吻」中,給人類留下一百多項發明及高達3.3億瑞典幣的鉅額資金。這些人類的楷模,面對逆境甚至死亡的威脅,他們都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退縮,而是不畏艱難,為國為民。

我相信,只要中國人都像魯迅先生一樣,愛國愛民,我們的國家就會越來越強大。

2.魯迅先生的大半生是複雜坎坷的,《魯迅自傳》僅用千餘字就濃縮了先生近50年的人生經歷和寫作成果,表現了先生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生態度和深沉的愛國思想,為我們展示了一段真實而精彩的人生。

2樓:匿名使用者

讀魯迅自轉有感

魯迅先生的大半生是複雜坎坷的,《魯迅自傳》僅用千餘字就濃縮了先生近50年的人生經歷和寫作成果,表現了先生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生態度和深沉的愛國思想,為我們展示了一段真實而精彩的人生。

一、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魯迅先生十三歲時,祖父涉嫌科場舞弊,被罷官下獄。獄中的打點需要錢,父親一病三年也需要錢,家道急劇衰落,以至於學費都無法籌措。且家庭敗落後,親戚族人也都乙個個換了嘴臉。

這種由富家公子到「乞食者」急劇的變化,使少年魯迅深刻感受到了世態的炎涼,人生的陰暗面,過早的體會到了人情冷暖,看透了上流社會人物的虛偽與墮落,對於封建科舉制度的吃人罪惡有了切身的感受。

這是一段痛苦而真實的人生經歷。為了生存和發展,少年魯迅不得不更多的為自己個人的前途和命運而奔波,雖然這其中的許多人生選擇多是被迫的、無奈的。對此,魯迅先生並不諱言。

也正是由於這一段痛苦的人生財富使得少年魯迅迅速成長、成熟起來。當先生被親戚稱為「乞食者」時,「我於是決心回家」,「決心」二字包含了少年魯迅無限辛酸和強烈的自尊;當學費也無法籌措時,少年魯迅寧願流離他鄉也不願做幕友和商人,「自強自立,有強烈反抗精神」精彩人生必備性格初見端倪。

胸懷大志、卓然不群的少年魯迅,他懷揣著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理想,毅然決然地跨出封建宗法社會的門檻,離開家鄉,到南京求學。他之所以選擇上水師學堂、礦路學堂,一是因為這兩所學校免交學費,解決了當時經濟困難,二是這些是「新學」,有自強救國的希望。可為什麼考入水師學堂後很快又改進礦路學堂呢?

這是由於少年魯迅沒錢求學,無奈選擇了水師學堂,雖然水師學堂不要學費,但教員水平極差,根本學不到什麼東西。直到魯迅離開二十年後,江南水師學堂還有教員公然在課堂上斷言:「地球有兩個,乙個自動,乙個被動,乙個叫東半球,乙個叫西半球。

」所以,為了求學,少年魯迅又改進礦路學堂。

在南京的 4年間,中國經歷了怵目驚心的劇變,戊戌變法徹底失敗,義和團運動遭到鎮壓,八國聯軍蹂躪國土,這促使魯迅更加急迫地尋找新鮮的知識和救國的真理。2023年1月,魯迅在礦路學堂畢業。旋赴日本留學。

二、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選擇學醫,是確知新的醫學對於日本維新有很大助力,想通過學醫,改變中國人「東亞病夫」的狀況,來達到強國的目的。但後來通過「看電影事件」認識到體質弱並不是導致國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棄醫從文」,希望通過提倡新文藝,對國民進行思想啟蒙,來達到富國強民,改變落後面貌。

如果說出國前魯迅多次的人生選擇多是被迫的、無奈的,那麼留學日本後,魯迅也經歷了數次人生道路的選擇,則完全把自己的學業和國家命運緊緊聯絡在了一起,是為民救國的赤子。如果說出國前的魯迅更多的是為自己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奔波的話,出國後接受了新思想的魯迅,則成長為一位擁有救國救民理想、積極探索救國道路的志士,開始了他更富有傳奇色彩的精彩人生。

工作以後,魯迅從浙江杭州到紹興,又從北京轉到廈門、廣州,最後定於上海。由普通中學教員到教務長、教育部員、大學教授,每一次波折都是一段精彩人生!都是因為宣傳進步思想,揭露**劣行和帝國主義列強罪行而受到排擠、**!

而這些也正是他為人民奔波,同敵人作戰的「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寫照。

魯迅先生對自己的奔波表現得極為平淡,用 「走出」「又走出」「被拒絕」「到底被拒絕」,較詳敘述的只是從北京到廈門的一次,這表明魯迅先生對個人奔波毫不介意,而對反動**的**則不屑置辯,不以為然。由此可見,在文章樸實平緩的語言之中,包含了先生對民族、國家的摯愛,也有對反動者的氣憤與不恥。「到2023年,有幾個學者到段祺瑞**去告密,說我不好,要捕拿我……」,被**通緝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但魯迅先生卻以輕描淡寫的語氣表達出來,將那種欲置自己於死地的告密行為說成「說我不好」,重話輕講,充分體現了先生蔑視反動**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與反動軍警不兩立的堅定立場。

而將告密者尊稱為「學者」,則不無調侃嘲弄之味。

先生很簡單的介紹自己的作品,還提到「登過幾篇不好的文章」。其實,先生是中國現代史上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為世人所推崇。他的這種寫法,恰恰表現了他謙遜質樸的人品。

我們從《魯迅自傳》中看不到一絲先生對個人命運的慨嘆惋惜,卻能感受到他為祖國不惜一切、無悔奮鬥的精神和謙遜平易的高尚風範。總之,先生光輝的一生,無愧於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宣誓,是一段真實感人、精彩紛呈的人生。

讀魯迅自傳有感400字

3樓:野草蒼茫

魯迅自傳讀後感

1.今天,我讀了《魯迅自傳》一文,真是深有感觸……

魯迅於一八八一年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府城一周姓家庭。在幼小的時候,魯迅家裡很富裕,但在十三歲時,家裡遭了很大的變故,幾乎什麼也沒有了。魯迅被寄住在乙個親戚家裡。

魯迅的父親又生了重病,約三年多,死去了。魯迅十八歲時,便到南京,考入水師學堂,分在機關科,大約過了半年,又走出,改進礦路學堂去學開礦,畢業後,即被派往日本留學。但待到東京的預備學校畢業,魯迅決定要學醫了。

原因一是不想中國人都像他父親一樣被庸醫治死;二是讓中國人身體健壯。但有一次,偶然在電影上看見乙個中國人因做偵探而被斬,其他的中國人在旁邊看熱鬧。因此魯迅覺得國民現在的問題不是身體健康與否,而是思想不覺悟,沒有走出愚昧無知的狀態,最需要改變的是他們的精神狀態,於是魯迅棄醫從文。

我的心為之一震:是啊,我們身為中國人,就應該像魯迅先生那樣,在國家危難時刻,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徹底的民-主主義思想,表現出對反動當局的輕蔑,魯迅先生喚醒國民而置個人安危於顧,這種為國為民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像魯迅先生的人,比如***總理,每天只休息五六個小時,其餘的時間都有在工作上;居里夫人每天都呆在實驗室研究鐳,最後把研究成果毫不保留地奉獻給了全人類;化學巨匠諾貝爾在炸藥死神的一次次「親吻」中,給人類留下一百多項發明及高達3.3億瑞典幣的鉅額資金。這些人類的楷模,面對逆境甚至死亡的威脅,他們都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退縮,而是不畏艱難,為國為民。

我相信,只要中國人都像魯迅先生一樣,愛國愛民,我們的國家就會越來越強大。

2.魯迅先生的大半生是複雜坎坷的,《魯迅自傳》僅用千餘字就濃縮了先生近50年的人生經歷和寫作成果,表現了先生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生態度和深沉的愛國思想,為我們展示了一段真實而精彩的人生。

魯迅自傳讀後感300,

4樓:匿名使用者

朝花夕拾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著不時從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乙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裡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靜靜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裡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裡便大叫起來:

'人都到那裡去了?!'……"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著不時從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布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忽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重,鑽進了百草園.

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著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乙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布滿激情.

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現了他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那股熱情,希望能自由安閒地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著,這正是兒童特有的.曾幾何時,我已經遠離了童年,進入了少年,天天都在這忙忙碌碌的學習之中,紛紛撓撓的生活之中.但我自己認為自己還是乙個稚氣未脫的孩子,有時還做著甜美的童年之夢.

回憶起那些童年瑣事,還時常記憶猶新,忍俊不禁.我家原屬市郊,四周有一大片田野,小時候,總去那裡享受著春日的陽光,秋日的清風,還有那片總被我採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小時候,天天一吃完飯嘴都不擦就去鄰家串門子,和小夥伴一起去吃豆腐花,一起去田野裡玩,時不時還跌進泥坑變出個"小泥人",採了各式各樣的花,又生怕主人找來,就把花藏在樹洞裡,一會兒回去花早就枯萎了,但我仍沉醉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之中.而如今,田野上造起了樓房,我和小夥伴都在為自己的前程努力著,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親切,也少了許多自由,但我仍沉醉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之中.

而如今,因野上了造起了樓房,我和小夥伴們都在為自己的前程努力著,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親切,也少了許多自由,但我仍然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無論現在能否實現.這也許就是我和幼年魯迅的相似之處吧,使我在讀過文章後有了這麼多感動.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自然,嚮往自由

魯迅鑄劍讀後感,魯迅 鑄劍 讀後感

情節緊張激烈而又新奇神秘一部 狼圖騰 穿過了歷史的千年迷霧,向我們展現出關人與自然 人性與狼性 狼道與天道的種種辯思,進而思考了華夏民族的病根,就在於農耕和農耕性格的軟弱。認為必須對這種軟弱的性格進行歷史的 系統的分析 批判和清算,最關鍵的是必須使用比農耕歷史更悠久 更有生命力 更有戰鬥力的游牧精神...

魯迅的《傷逝》讀後感,求魯迅《傷逝》讀後感

魯迅唯一一部以青年戀愛為題材的 好事者認為有一部分取材自魯迅的自身經歷。 是對娜拉出走後的怎樣的回答 反映女性的反封建意識 以第一人稱手記形式寫的 肖像描寫傳神 心理描寫逼真 多種修辭手法運用 求魯迅 傷逝 讀後感 選擇了就不該放棄,放棄選了就不該後悔 看完 傷逝 相信每個人都會為著涓生和子君的愛情...

魯迅作品讀後感魯迅作品100字讀後感

朝花夕拾 讀後bai感 細讀魯迅先du 生的 朝 zhi花夕拾 享受著不時從字裡行間dao中透露出來的那 內份天真燦漫容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我讀魯迅先生這些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