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無為而無不為

2021-03-04 07:42:05 字數 4745 閱讀 3156

1樓:夢皇龍幽

【無為而無不為】解釋:

其中「無為」是指:順其自然,不妄為。

其中「無不為」是指:沒有一件事所不能為的,沒有一件事是所做不到的。

【無為而無不為】出處:

《道常無為而不無為》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無為而無不為】原文: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無為而無不為】原文譯文:

道永遠是順任自然而無所作為的,卻又沒有什麼事情不是它所作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則為政治民,萬事萬物就會自我化育、自生自滅而得以充分發展。自生自長而產生貪欲時,我就要用「道」來鎮住它。

用「道」的真朴來鎮服它,就不會產生貪欲之心了,萬事萬物沒有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達到穩定、安寧。

2樓:

「無為而無不為」出自老子的《道德經》:「通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

意為:「無為」,是遵循客觀事物的自然規律,而非"強為"。正如生活中必需的水。

常溫常壓下是液態,公升溫或減壓至一定「度」,水則會變成氣態,存在於空中。再遇冷又會恢復液態而成為水。這是水的自然客觀規律,也是水的自然「無為」之處。

人,不可能從根本上征服自然。但能夠認識自然,了解和掌握自然,從而運用自然。只有充分認識和掌握自然的基本發展規律,才能得到「清靜」而「無不為」。

遵循自然的發展規律而不去強加改變,才能達到「無為」,世界就自然(純正)了。

道教所言:

「無為」不是無能,而是順乎自然,順勢而為。

「清靜」不是闢靜,而是胸有成竹,平靜對待。

3樓:金湖三河兄弟

無為是順其自然的做事,無為是他人覺得事應該這樣做,人無為,他人看順眼,人無為對他人是波瀾不起,他的言行是正常的,是平常的,是常見的,是他人好輕車熟路好去回應的,人有這般言行他在社會上受的抗阻小,人可以多作為。

4樓:大道廣傳

世人努力求學、學習、修行,會讓乙個人覺得日有所長、收穫日增,有更多成就感。也容易讓人增長傲慢、自負,強化自我意識。

真正的學道、修行的過程卻是「日漸減損」。把我們錯誤的認知、觀念、心態、行為,加以反觀照見,一一地去除掉、淨化掉。(就是那些錯誤的知見、觀念、心態,障礙自己→不識道,找不到道。)

如實面對自己的痛苦與不安,再深入反觀、淨化,找出最深層錯誤的觀念、知見,一一加以淨化掉。有一天會「覺醒過來」!體悟到「無為」的世界……原來道不是透過有所為的努力修行修出來,而是「不需作為」道自現,因為道本來就遍一切處存在。

明道之人,體悟到「無為」的深意,體悟到一切生命的神聖……自我(小我)意識徹底消溶,當下與道合一,安心自在。從此乙個嶄新的生命、神聖的生命誕生出來,自然無我無私地奉獻、服務與回饋。

要攝化天下百姓,必須體悟到「道本具足一切 ·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道理,才能正確引導百姓返璞歸真、安心自在。如不知「道本具足一切」,就會用自我的觀念知見去引領百姓,形成越幫越忙、越做越亂,無法安天下民心。

5樓: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意思是:道總是無為的,但是遵循規律來治理國家自然會成就了所有的事。

6樓:影子冷鋒

道總是無為的,但是遵循規律來治理國家自然會成就了所有的事。

無為而無不為,是通過自身的種種深度悖論,精闢地展現了人與自然之間和人的存在之中所蘊含的一系列深刻張力,對於我們今天**和解決現代人類的發展問題,仍然具有十分深邃的啟示意義。

7樓:孟痛巴

無為而無不為是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整個世界是被整體意識或覺知推動,跟個人做者身份(ego)無關,「個體」僅僅見證,沒有自由意志,覺知看起來什麼都沒有做,但卻做了一切。

9樓:鈕書萱白璇

《黃帝內經》講得很清楚,「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意為人要和自然形成一種和諧;第二句話是「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很多人說,能恬淡虛無嗎?其實恬淡虛無並不是讓人不想事,恬淡虛無的本質是勤動腦、體,不動心。

腦是「用」的首領,四肢是「用」的工具。中醫學把人的生命活動分成體和用兩部分,《黃帝內經》講「

頭為諸陽之匯,四肢為諸陽之末」、「陽氣者若天與日」。陽氣就得動,不動就要老化。但是五臟藏精而不洩,心不能動,心要一動五內俱焚。

很多人會說,中醫一點也不科學,西醫說思維都是用腦的。我們中國文字中,思想的「思」字是個什麼字呢?這個字的古字上面不是「田」字,而是囟門的「囟」字。

上面是「囟」,下面是「心」,你所有的情緒變化一定是腦和心的有機結合。當你特別難受的時候,首先感覺是心堵得慌。如果是心堵得慌,那就是動心了。

老子說「無為則無不為」,「無為」其實是無不為。很多人以為老子說的「無為」是不做事,其實是把老子這句話想得太簡單了。老子《道德經》中講的是規律,是道,講天地人的規律是從哪兒來,六合以內到底是怎麼回事?

「無為」其實是:無妄為,則無不為。按照規律做事叫不妄為,不按規律做事,就叫妄為。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長在地上的,就不可能離開地的生、長、壯、老、已的規律。

地上的一切生物都具備這種規律。自然是什麼?是自然的力量。

做任何一件事情,我當醫生,你當記者,他經商……各件事都有它自己的規律。勤動腦體不動心的時候,腦子不是想怎麼發財,是思考你要做的事情在某個規律上處在哪個點上。它是春天還是秋天呢?

如果它是春天,就不要希望明天就結果,要等到秋天。這樣做看似無為,實則有為。你非要從春天一下就蹦到秋天去,那叫看似有為,實無為,什麼也做不了。

所以不管你壓力多大,從事什麼工作,要想保持這種情志,就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去把握你所做的這件事的規律。

恬淡虛無

?真氣從之

人是哭著生下來,笑著離開世界的。人一死氣散了,所有的皺紋都了。生下的時候攥著拳頭,走的時候撒手人寰,所以人的一生就是從哭到笑的一生。

人不要怕苦,不要怕累。攥著拳頭幹嗎?就是要幹活的,而你所掙到的錢就像你手上的油膩,天天洗,天天來。

人要想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近人事智於圓而行於方」,考慮得盡量全面,處理得盡量果斷。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每天躺在床上想,敢與天地日月同輝,馬上就坦然了。

但如果心裡老想著,明天怎麼辦呢,那你就要動心了。

現代社會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弄得很多人疲憊不堪,處於亞健康狀態,一想起上班就頭疼。這說明你對自己的工作已經厭倦了,這是一種很危險的訊號,所以一定要學會調情志。要想真正把情志調好,必須做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讓大腦經常處在一種放鬆的狀態,智慧型就來了。如果能使自己的心態處在一種穩定的狀態,就能做到「陰平陽秘,精神乃至」。

10樓:善愛景陀嬋

最早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提出。老子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無,只有無才符合道的原則,「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無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張。

無為,即「不為物先,不為物後」,順乎自然以為治。無為是實現無不為

、無不治的前提和條件,「以無事取天下」。《漢書·藝文志》說:道家的無為政治主張是「君人南面之術」,道出了無為政治的基本精神。

先秦道家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主要包括「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等內容。莊子更主張君主應該無慾、無為、淵靜,「無慾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無為而治的思想在中國古代有很大的影響。

漢初的黃老之學吸取了先秦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適應秦末政治動亂之後,民心思定的形勢,強調清靜無為,主張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對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採取不干涉主義或少干涉主義,藉以安定民心,發展社會生產。黃老之學的無為而治思想在當時起了積極作用。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統治者都曾利用無為而治的思想協調處理當時的社會矛盾,並有所收效。

魏晉玄學家則通過宣傳無為而治,引導人們消極、遁世、清談、無所作為,對社會產生了消極影響。

老子的無為思想老子的哲學並不是一種西方意義上的知識學體系,而是一種生命的智慧型,一種對「道」的追尋。老子「道」的學說,就是對宇宙萬物的形而上的把握。它的宗旨,不在玄遠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實踐之中。

對於個體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礎;對於乙個國家而言,則是一種達至善治的智慧型。雖然老子思想以「玄之又玄」而著稱,但其背後的濟世情懷,卻值得反覆體味。老子的哲學是一種大智慧型,對於人類一切事務,包括管理在內,都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

其中,無為而治的思想是最具有影響力的。「無為」,在老子那裡意味著「道法自然」,即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無為即自然」,是老子哲學的基本觀點。

老子將「道」視為宇宙之本,而道之本性則是「常無為而無不為」,即「道」對於宇宙萬物是「侍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就道生成萬物、成就萬物而言,道是「無不為」的;就道對於萬物「不辭」、「不有」而言,道又是「無為」的。從本質上講,這是「無為」與「無不為」的有機統一。

天地萬物的生成與存在,皆是「無為也而無不為」的。老子正是從這一思想出發,認為治國安民,要反對「有為而治」,而主張「無為而治」。在他看來,「為無為,則無不治」,「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聖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把「無為」看作聖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

老子既反對儒家推行「以德治國」,又反對「以智治國」。指出:「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型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子;國家混亂,有忠臣。

」認為,「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同時老子也反對兵家的「以力治國」,反對暴力戰爭。

認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主張「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天下」。只有推行無為而治,才能達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為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朴」的理想社會。

「無為而至,及無為而無不為什麼意思

意思是 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成的了。一 出處 出自春秋時期老子的 道德經 二 原文節選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三 原文節選譯文 求學問的人,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追求大 道 的人,欲念一天比一天減少,私妄減少再減少,就達到了無為的境地。如果...

請給配個橫批無為無不為無所為無所不為有為有不為有所為有所不為

上聯 無為無不為無所為無所不為 下聯 有為有不為有所為有所不為。橫批 無為即有為。無為無不為無所不為,這話出自 語出老子的 道德經 聖人無為而無所不為,聖人無私而故能成其私 無為,就是不妄為,並不是不作為,而是順乎自然 自然而然。按照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來做,只有這樣,才能 無所不為 簡單明瞭的說,凡...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是什麼意思

知道的不會不說出來,說了就會毫無保留的說而沒有罪過,聽的人需要以此為戒!知道什麼說什麼,豪不保留,說者沒有錯,聽者引以為戒。一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是什麼意思 5 知道就要說.而且說了就要說出你所有知道的。說的人無罪之有,聽的人要引以為戒.有的話就要改.沒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