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執法程式的第一節一般規定

2021-03-04 09:14:40 字數 5628 閱讀 8297

1樓:韓曉柒

第五十四條 本規定所稱行政執法,是指行政機關依據法律、法規和規章,作出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給付、行政徵收、行政確認等影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和義務的具體行政行為。

第五十五條 行政執法依據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執法依據應當向社會公開。未經公開的,不得作為行政執法依據。

第五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法制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行政執法主體的資格依法向社會公告。

行政執法人員應當按照省人民**規定參加行政執法培訓,經考試合格,並取得行政執法證件,持證上崗。

第五十七條 根據***的授權,省人民**可以決定乙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

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是本級人民**直接領導的行政執法部門,具有行政執法主體資格。

行政處罰權相對集中後,有關行政執法部門不得再行使已被調整出的行政處罰權;繼續行使的,作出的行政處罰無效。

經***批准,省人民**根據精簡、統

一、效能的原則,可以決定乙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權。

第五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根據行政管理的需要,可以組織相關行政機關聯合執法。

聯合執法中的行政執法決定,由參加聯合執法的行政機關在各自的職權範圍內依法作出,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五十九條 行政執法事項需要行政機關內設的多個機構辦理的,該行政機關應當確定乙個機構統一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統一送達行政執法決定。

對涉及兩個以上**工作部門共同辦理的事項,縣級以上人民**可以確定乙個部門或者政務中心視窗統一受理申請,將相關事項以電子政務方式抄告相關部門,實行網上併聯審批。

第六十條 行政機關辦理行政執法事項,應當健全內部工作程式,明確承辦人、審核人、批准人,按照行政執法的依據、條件和程式,由承辦人提出初審意見和理由,經審核人審核後,由批准人批准決定。

第六十一條 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生產直接相關的行政執法活動,主要由市州、縣市區行政機關實施。

縣級人民**工作部門在必要時,可以委託鄉鎮人民**實施行政執法,具體辦法由省人民**另行制定。

第六十二條 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過程中應當依法及時告知當事人、利害關係人相關的執法事實、理由、依據、法定權利和義務。

行政執法的告知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情況緊急時,可以採用口頭等其他方式。但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必須採取書面形式告知的除外。

第六十三條 行政執法直接影響當事人權利、義務且不屬於必須立即執行的,行政機關應當先採用教育、勸誡、疏導等手段,促使當事人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糾正錯誤。當事人違法情節輕微,經教育後自覺履行法定義務,且未造成危害後果的,可以不予追究法律責任。

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處罰。 第六十四條 行政執法程式依法由行政機關依職權啟動,或者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申請啟動。

行政機關依職權啟動程式,應當由行政執法人員填寫有統一編號的程式啟動審批表,報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情況緊急的,可以事後補報。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自己的申請事項符合法定條件,可以申請行政機關啟動行政執法程式。

第六十五條 行政機關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一)申請事項依法不屬於本行政機關職權範圍的,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並告知當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

(二)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允許當事人當場更正;

(三)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5日內一次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當事人在限期內不作補充的,視為撤回申請;

(四)申請事項屬於本行政機關職權範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當事人按照本行政機關的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當事人的申請。

行政機關受理或者不受理當事人申請的,應當出具加蓋本行政機關印章和註明日期的書面憑證。 第六十六條 行政程式啟動後,行政機關應當調查事實,收集證據。

行政機關執法人員在調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於2人,並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行政執法證件,在調查記錄中予以記載。行政機關執法人員不出示行政執法證件的,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有權拒絕接受調查和提供證據。

第六十七條 當事人應當配合行政機關調查,並提供與調查有關的材料與資訊。知曉有關情況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協助行政機關的調查。

公民協助行政機關調查,其所在單位不得扣減工資;沒有工作單位的,因協助調查造成的誤工損失,由行政機關按當地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給予補助。因協助調查產生的其他合理費用由行政機關承擔。

第六十八條 行政機關應當採取合法的手段和依照法定的程式,客觀、全面收集證據,不得僅收集對當事人不利的證據。

第六十九條 行政執法證據包括:(一)書證;(二)物證;(三)當事人陳述;(四)證人證言;(五)視聽資料;(六)鑑定結論;(七)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第七十條 下列證據材料不得作為行政執法決定的依據:

(一)嚴重違反法定程式收集的;

(二)以非法**、非法偷錄、非法竊聽等手段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取得的;

(三)以利誘、欺詐、脅迫、暴力等不正當手段取得的;

(四)沒有其他證據印證、且相關人員不予認可的證據的複製件或者複製品;

(五)被技術處理而無法辨認真偽的;

(六)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證人提供的證言;

(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以外形成的未辦理法定證明手續的;

(八)不具備合法性和真實性的其他證據材料。

第七十一條 作為行政執法決定依據的證據應當查證屬實。當事人有權對作為定案依據的證據發表意見,提出異議。未經當事人發表意見的證據不能作為行政執法決定的依據。

第七十二條 行政機關對依職權作出的行政執法決定的合法性、適當性負舉證責任。

行政機關依申請作出行政執法決定的,當事人應當如實向行政機關提交有關材料,反映真實情況。行政機關經審查認為其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由行政機關負舉證責任。

第七十三條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執法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利害關係人享有陳述意見、申辯的權利,並聽取其陳述和申辯。

對於當事人、利害關係人的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應予以記錄並歸入案卷。

對當事人、利害關係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行政機關應當進行審查,並採納其合理的意見;不予採納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七十四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執法決定前應當舉行聽證會:

(一)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舉行聽證會的;

(二)行政機關依法告知聽證權利後,當事人、利害關係人申請聽證的;

(三)行政機關認為必要的;

(四)當事人、利害關係人申請,行政機關認為確有必要的。 第七十五條 一般行政執法決定應當由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或者分管負責人決定。

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應當由行政機關負責人集體討論決定。

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影響公共利益以及專業性、技術性強的重大行政執法事項,應當經專家論證或評審以後,作出決定。

第七十六條 行政執法決定自送達之日起生效。

行政執法決定附條件或者附期限的,應當載明效力的條件或者期限。

第七十七條 行政執法決定文書應當載明以下事項:

(一)當事人的基本情況;(二)事實以及證明事實的證據;(三)適用的法律規範;(四)決定內容;(五)履行的方式和時間;(六)救濟的途徑和期限;(七)行政機關的印章與日期;(八)其他應當載明的事項。

行政執法決定文書應當採用製作式;適用簡易程式的,可以採用格式化文書。

第七十八條 行政執法決定文書應當充分說明決定的理由,說明理由包括證據採信理由、依據選擇理由和決定裁量理由。

行政執法決定文書不說明理由,僅簡要記載當事人的行為事實和引用執法依據的,當事人有權要求行政機關予以說明。

第七十九條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行政執法案卷。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查閱與其相關的行政執法案卷,但是依法應當保密的除外。 第八十條 法律、法規、規章對行政執法事項有明確期限規定的,行政機關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辦結。

行政機關應當通過優化工作流程,提高辦事效率,使實際辦結的行政執法期限盡可能少於法定的期限。

第八十一條 法律、法規、規章對行政執法事項以及非行政許可的行政審批事項沒有規定辦理期限的,實行限時辦結制度,行政機關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限時辦結:

(一)辦理的事項只涉及乙個行政機關的,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辦結;20日內不能辦結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10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二)辦理的事項涉及兩個以上部門的,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45日內辦結;45日內不能辦結的,經本級人民**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15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三)依法應當先經下級行政機關審查或者經上級行政機關批准的事項,負責審查或者批准的行政機關應當在受理之日起20日內審查或者批准完畢;

(四)行政機關依職權啟動的行政執法行為,應當自程式啟動之日起60日內辦結;60日內不能辦結的,經本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30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當事人。

第八十二條 行政機關之間辦理請示、報告、詢問、答覆、商洽工作等內部行政事務,應當按照簡化辦事程式,提高辦事效率的要求,承諾辦結期限,並向社會公開。

第八十三條 依法不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事項,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機關應當當場辦理,當場作出書面決定。

第八十四條 行政機關應當按照高效便民的原則和本規定的要求,具體確定本機關每項行政執法事項、非行政許可的行政審批事項、內部行政事務的辦理時限,並報本級人民**備案。

辦理的事項涉及兩個以上部門的,本級人民**應當明確規定該事項的辦理流程和各部門的辦理時限。

行政機關應當將經本級人民**備案的每項行政執法事項、非行政許可的行政審批事項、內部行政事務的辦理時限分解到本機關具體的工作機構和崗位,並編制行政事項辦理流程時限表,向社會公布。

第八十五條 行政機關作出行政執法決定,依法需要聽證、招標、拍賣、檢驗、檢測、檢疫、鑑定、專家評審和公示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規定的期限內。行政機關應當將所需時間書面告知當事人。

第八十六條 行政機關不得不履行法定職責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

行政機關在法定期限內,非因法定或者正當事由未依職權或者未依申請啟動行政執法程式的,屬於不履行法定職責。

行政機關在法定期限內,非因法定或者正當事由,雖啟動行政執法程式但是未及時作出行政執法決定的,屬於拖延履行法定職責。 第八十七條 對事實簡單、當場可以查實、有法定依據且對當事人合法權益影響較小的事項,行政機關可以適用簡易程式作出行政執法決定,法律、法規對簡易程式的適用範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八十八條 行政機關對適用簡易程式的事項可以口頭告知當事人行政執法決定的事實、依據和理由,並當場聽取當事人的陳述與申辯。

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採納。不採納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八十九條 適用簡易程式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執法決定。

行政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執法決定的,應當報所屬機關備案。

行政執法決定可以以格式化的方式作出。 第九十條 本規定所稱裁量權基準,是指行政機關依職權對法定裁量權具體化的控制規則。

第九十一條 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行政機關有裁量權的,應當制定裁量權基準,對裁量權予以細化、量化。

裁量權基準由享有裁量權的行政機關制定,或者由縣級以上人民**制定。裁量權基準的制定程式,按照規範性檔案的制定程式辦理。裁量權基準應當向社會公開。

上級行政機關已經制定裁量權基準的,下級行政機關原則上不再制定適用範圍相同的裁量權基準。

行政機關應當遵守裁量權基準。

第九十二條 行政機關應當根據下列情形,制定裁量權基準:

(一)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立法目的、法律原則;

(二)經濟、社會、文化等客觀情況的地域差異性;

(三)管理事項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影響;

(四)其他可能影響裁量權合理性的因素。

第一節美術課,該怎麼上呢,如何上好第一節美術課

開學伊始,頭緒多,事務雜。尤其在上第一節美術課時,學生手中不一定有美術作業本,不一定帶全所需學具,甚至不一定有進行美術學習的心思。寒假裡,學生作業 玩耍相對自由,作息規律也被打亂。開學後,按部就班,約束明顯增多,很多學生不能很快回歸到緊張的學習狀態,他們需要乙個適應過程。如果冒然地一開始就講授新課,...

如何上好第一節課新教師如何上好第一節課

1 課前準備 備好課。2 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 基本概念都備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怎樣才能教好。3 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 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4 課堂上的情況。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資訊反饋...

教師的第一節課怎麼上,說些什麼

1 做好心理調適,盡快進入教師角色 初任教師,其扮演的社會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即由受教育者 學生變成了教育者 教師。這一質的改變使得兩種角色的自我意識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其主要表現在擔當學生角色的主導意識是班集體中的被領導者,而教師角色的主導意識則是班集體中的領導者。這兩種自我意識的反差迫使新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