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土匪也瘋狂
道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就是因果教育。
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多在倫理和道德方面。
2樓:劉洋微風
老子在函谷關寫《道德經》開壇講經
達摩面壁
3樓:匿名使用者
蠱惑與欺騙並舉
奴化與巧取同在
分別列舉佛教和道教對中國文化影響的事例,各一例。
4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茶文化
中國茶道從一開始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最初,茶為僧人提供不可替代的原料,而僧人和寺院促進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創立中國茶道的茶聖陸羽在其《茶經》中就有著不少對佛教的頌揚和對僧人嗜茶的記載。
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禪茶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產生的。
中國佛教博大精深,佛茶文化源遠流長。「梵香引幽步,酌茗開淨筵」;茶清靜純潔的品質內涵與妙香流溢的佛法禪機相映生輝,茶的自然屬性被賦予人文的理想之中;成為「修身養性,開慧益智」的正信之道。
所謂禪茶系採用嚴格的融於佛法的生產工藝加工,通過特殊的茶藝表演,從而啟迪佛性,昭示佛理的佛門用茶。禪茶不僅有三德:「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且不發」,而且祛肺痢,保健康。
護齒明目、 解渴生津, 增長善根。因此飲茶便成為禪門修道的最好輔助.禪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禪茶文化的功能是「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禪茶文化的基礎是「苦、靜、凡、放」,禪茶的最終目的在於明心見性!
禪茶更多的是品味茶與佛教在思想上的「同味」,在品「苦」味的同時,品味煩苦人生,參破「苦」諦;在「靜」味的同時,品味遇事靜坐靜慮,保持平淡心態;在品「凡」味的同時,品味從平凡小事中感悟大道。
〖一茶一禪 兩種文化 有同有別 非一非異 一物一心 兩種法數 有相無相 不即不離 心心相印 一啜一飲 甘露潤新 一酬一和〗
禪茶屬於佛教茶藝。自古有「茶禪一味「之說,禪茶中有禪機,禪茶的每道程式都源自佛典、啟迪佛性,昭示佛理。
中國在唐、宋時代禪風大盛,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相傳圓悟克勤禪師提出「禪茶一味」之後,禪與茶便形影相隨。幾乎寺必備茶,僧必飲茶。
元朝初期,南宋許多儒學名流,不願受異族統治而把精神寄託在入山信佛上面,當時江南與北方相比,經濟社會相對富足和安定。天目山脈一帶高僧輩出,佛教禪學十分興盛。
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要求人們立足現實,在生活的當下完成覺悟解脫。一千多年前,趙州從論和尚的「吃菜茶」三字禪,開示人們禪修要在生活的每時每刻。
就像喝茶、洗缽、吃飯、睡覺一樣平常,通過實踐親身體驗,甘苦自知。「飯罷濃煎茶吃了,池邊坐石數游魚」。「粥去飯來茶吃了,開窗獨坐看青山。
」「禪餘高誦寒山偈,飯後濃煎穀雨茶。」多麼嫻雅、悠揚,多麼自然、無求,「茶熟透瓶香」,其香自溢。
中國歷經千年的茶文化與佛教精神的有機結合,作為一種精神,它具有博大精深的魅力。它包含的禪學哲理和民族的文化載體,影響著人們的思想道德。傳承和發掘禪茶藝術的文化和精髓,是禪茶的重要文化內涵。
「禪茶一味」的思想基礎
茶於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為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
佛以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也苦。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鑒、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無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
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 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睏,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 次話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
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
」放下一切是放什麼呢?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
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詩最妙: 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
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願大家都作個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
道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火藥文化
煉丹術在我國起源甚早(據史書所載,至少在戰國時期,即已有方士煉製不死之藥),且自始即受統治階級的支援與鼓勵。因此,歷代總有或多或少的所謂方士在進行煉製「長生不老」仙丹的實驗。也累積了一些實際的經驗與文字記錄(如東漢魏伯陽撰的《周易參同契》即為一例)。
三國以後,這些方士逐漸託身於應時而興的道教行列,大批的道士開始學習與嘗試煉丹的工作,於是煉丹術與新興的道教結合了起來。隨著道教的在我國日益盛行,煉丹術也隨之日漸發達,奠定了我國火藥與養生醫學發展的基礎。
自古以來我國煉丹家始終認為:如果在適當條件配合下,一種物質經過若干程式處理後,若與另一種物質相結合,則可以自動的將其原有的特質轉換到另一種物質身上,而凡人也有接受這種變化的可能。因此,他們利用燒煉的方法,企圖將一些不易腐壞的物質,特別是如**、**等礦石製造成易於吞食的丹丸,經由人吞食後,將其中不腐壞的特質為人所吸取,以達到長生不死之效。
上述理論今日看來雖然無稽,然而自秦漢至隋唐之間的煉丹家卻深信不疑。而許多企盼長享榮華富貴的帝王貴族們亦頗以為是。在這種背景的推動下,燒煉礦石設法使其體積變小硬度變軟,並去除其中原有的毒性,使其成為可吞食的丹丸,遂成為我國方士煉丹的主要內容。
而礦石中的硫黃為煉丹家最常用的藥物之一(因硫黃可改變其他礦石的形態外貌),如《周易參同契》書中曾記其對水銀(汞)的作用曰:
河上奼女,靈而最神,得火則飛,不見埃塵。鬼隱神匿,莫知所存。將欲制之,黃芽為根。
文中所稱「河上奼女」即指水銀,句末之黃芽就是硫黃,硫黃和水銀放在一起可生成硫化汞,即煉丹家所稱的丹砂。
火藥的發明
而硝石(硝酸鉀)則為古代制溶解金屬溶液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在利用燃燒方式製造丹丸時,可能由於偶然不慎將硫黃與硝石同時掉到炭火上,引發了產生火焰甚至**聲響的後果。漸漸的,煉丹家們從實際的經驗或有意的實驗中了解到,將適量的硫黃與硝石混合再加上木炭會著火甚至**。
據今日所儲存下來的史料顥示,最遲在唐初煉丹家們對上述性質已有相當程度的認識,且經常將其運用在煉製仙丹上,煉丹家稱之為「伏火法」。然而,當時火藥配方的使用純粹為煉製仙丹,丹家將上述原料加以混合使產生著火作用,其目的亦只在改變硫黃的特性。
因此,雖然初唐以後的煉丹家已熟知火藥配方,但是由於唐代帝王貴戚對成仙之事十分著迷,他們所支援的煉丹家們其主要的工作仍在燒煉仙丹,對於火藥配方的使用大體仍限於改變硫黃與硝石的性質而已。直至唐末五代天下大亂,兵烽四起,許多原先寄食於豪門貴族家中的方士流離失所,部份乃投身軍旅而逐漸將火藥配方引用至軍事方面,開始有了火藥**出現。如《宋史‧太祖本紀》記有:
開寶九年--八月乙未朔,吳越國王進(呈)射火箭軍士。
而火箭,據《武經總要》一書所載曰:
又有火箭,施火藥於箭首,弓弩通用之具。
且早在開寶三年(970),即已有官吏向太祖進獻〈火箭法〉。故而可以斷定,吳越國王所進呈之射火箭軍士,其所射之火箭應已為配有火藥的火箭。依此推之(吳越早於北宋五十餘年已建國),五代的吳越政權時已將火藥用於戰事當為可信。
(唯此說仍待更多證據加以肯定之)
5樓:匿名使用者
趙樸初——關於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關係,這是每乙個民族在發展文化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佛教對中國文化發生過很大影響和作用,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燦爛輝煌的佛教文化遺產。例如,我國古代建築儲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現存的河南嵩山嵩岳寺磚塔,山西五台山南禪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構建築,應縣大木塔,福建泉州開元寺的石造東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史的寶貴實物。
許多佛教建築已成為我國各地風景輪廓線突出的標誌。在一片鬱鬱蔥蔥之中,掩映著紅牆青瓦、寶殿瓊閣。精巧的佛教建築為萬里錦繡江山平添了無限春色。
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則作為古代雕刻美術的寶庫舉世聞名,它吸收了犍陀羅和印度的特點而發展成為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造象藝術,是我國偉大的文化遺產。
佛教還為中國文化帶來了新的意境,新的文體,新的命意遣詞方法。數千卷由梵文翻譯過來的經典本身就是偉大富麗的文學作品。馬鳴的《佛所行贊》帶來了長篇敘事詩的典範;《法華》、《維摩》、《百喻》諸經鼓舞了晉唐**的創作;般若和禪宗思想影響了陶淵明、王維、白居易、蘇軾的詩歌。
變文、俗講和禪師的語錄體都和中國俗文學有著很深的關係。
佛經中的動人故事常常成為藝術家們繪畫的題材,曹不興、顧愷之、張僧繇、展子虔、閻立本、吳道子等歷代名畫家皆以擅長佛畫而傳世。中國畫學中由王維一派的文人畫而發展到宋元以後盛行的寫意畫,則與禪宗思想有關。由此可見佛教對繪畫藝術所起的作用。
至於**方面,公元三世紀,中國已有梵唄的流行。唐代**又吸收了天竺樂、龜茲樂、安國樂等來自佛教國家的**,唐代**至今還有少部分儲存在某些佛教寺廟中。
伴隨佛教俱來的還有天文、醫藥等科學技術的傳習。唐代高僧一行創《大衍曆》和測定子午線,對天文學作出了卓越貢獻。隋唐史書上記載由印度翻譯過來的醫書和藥方就有十餘種,藏語系佛教中並且有醫方明之學。
佛教的刻經促進了我國印刷術的發展,至今被儲存下來的世界上最古的版刻印本,幾乎都是佛教經書影象。
佛教哲學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型,它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對概念的分析,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稱譽佛教徒處在人類辯證思維的較高發展階段上。在世界觀上,佛教否認有至高無上的「神」,認為事物是處在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因果網路之中。
在人生觀上,佛教強調主體的自覺,並把一己的解脫與拯救人類聯絡起來。佛學和中國古典哲學的互動影響,推動了哲學提出新的命題和新的方法。它以獨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給予人們以新的啟發,使人們得以解放思想,擺脫儒學教條,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另乙個新的世界。
那麼佛教在發展社會主義的民族新文化過程中還有沒有作用?人類文化發展是乙個連續不斷的過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斷。我們要汲取傳統文化中一切有價值的精華來充實發展社會主義的民族新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也包括佛教文化在內。現在有一種偏見,一提中國傳統文化似乎只是儒家文化一家,完全抹煞了佛教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抹煞了佛教徒對中國文化的貢獻。其實魏晉南北朝以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已不再是純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佛道三家匯合而成的文化形態。
研究中國歷史,尤其是中國文化史離不開對佛教的研究。事實上,自公元148年安世高東來譯經引起,260年朱士行西行求經至公元2023年朱熹、陸象山鵝湖之會(前者標誌乙個新的文化運動——佛學之開始,後者標誌又乙個新的文化運動——理學之創立),這一千餘年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燦爛輝煌時期,也就是中外學者盛稱的魏晉六朝隋唐文化。五代北宋為其餘波。
恰恰在這一時期中作為中國哲學思想發展主流的卻是佛學。其時期之長,聲勢之大,影響之廣(傳播國外),都遠非兩漢經學、宋明理學所能比擬。所以胡適當年寫《中國哲學史》半途輟筆,就是因為當時不懂佛學寫不下去了。
還有一位我國當代著名的史學家早年曾對佛教文化採取過虛無主義態度,但到了晚年卻開始系統地鑽研佛經,表示自己需要補課。這位史學家對人說,在中國歷史上,佛教和文化關係如此之深,不懂佛學就不懂中國文化。可是現在人們還是不重視研究佛教,把它看成粗俗的宗教迷信。
例如對玄獎這個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翻譯家、旅行家、語言家和佛學大師,在西方學者的世界史著作中都給他留下了應有的篇章。在印度他的名字更是家喻戶曉,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把他尊為歷史上的四大偉人之一。但在中國,人們反而只知《西遊記》裡的唐僧,不知中國文化史上的玄獎。
更有甚者,有人還把佛教文化,這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單純地當作生財之道,發生了許多不該發生的事情,授人以中國不尊重文化的話柄。現在許多人雖然否定佛教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張嘴說話其實就包含著佛教成分。語言是一種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吧!
我們日常流行的許多用語,如世界、如實、實際、平等、現行、剎那、清規戒律、相對、絕對等等都來自佛教語彙。如果真要徹底摒棄佛教文化的話,恐怕他們連話都說不周全了。因此,今天在制訂文化發展戰略時應該提出認真研究佛教文化精華的問題。
(中國佛教文化資訊中心提供)
佛文化對中醫有哪些影響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古印度的佛教把婆羅門教醫學改造後納入其體系,並傳入我國。他們在翻譯佛經的時候也翻譯了大量的佛醫學著作,一些精通佛醫學的醫家試圖把佛醫學與中國傳統醫學結合起來,發揮各自優勢,創立新醫學。但由於佛醫學傳入我國時,中醫藥理論體系已經比較完整,在闡述人體的生理 病理 和 方法上都優於佛醫學,所以佛教沒有改變...
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的事例舉些日本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例子
1 服裝 日本和服是以服裝為原型的,和服在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這個稱謂源於中國三國時期,東吳與日本的商貿活動將紡織品及衣服縫製方法經傳入日本的緣故。在更加精確的層面上,吳服一詞是專指以蠶絹為面料的高階和服,而用麻布棉布做的和服會用 太物 來稱呼。日本的奈良時代正值中國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批學者 僧侶...
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有哪些?
在5世紀初,大和國統一日本後,不僅吸取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而且開始吸取中國的政治制度,特別在推古朝改革程序中 554 628 以聖德太子 574 662 為首的改革派精心研究中國經典,博採從中國和朝鮮傳入的各種先進思想和文化,尤其是聖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條憲法更是兼取中國法 儒 墨及佛家等思想,結合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