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莫文靈雲南
一、第一因是無明。你可能要問,什麼是無明?心目被蒙蔽即是,比如,追問時間的始終,這就是無明之一——愚痴的表現。
如果時間是實有的,那必定會呈現前後性,可以追這個前後——始終,那肯定是無始無終。空間也是乙個道理,有限?無限?
當這麼問時,其實已經落入一邊,而佛陀教我們的是中道——直從人的身心現實入手。
至於你說的創造神,在佛教中被稱為「梵」,其地位高於天神、天魔;壽命長達數劫,使其生起無明之一——我慢。認為我即是宇宙人生的創造者。而佛陀是說「無我」的。
這個道理更深,如果只是給你說,那不過是理論;只有紮實修行,才能獲得身心的受益,從而看出實相。
二、佛說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
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
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
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
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
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
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什麼叫做十二因緣呢?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
一、生,十
二、老死。
一、無明:指人們心中無明煩惱,晦昧空境,無所明了,昏擾擾相,以為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無明,無明是粗細煩惱迷惑妄心,是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的根源。同時也是涅槃解脫,菩提寂靜的根本。
《楞嚴經》對於真妄二種根本道理,講得十分透徹。
二、行:行是業行,因為有了無明迷惑妄心,所以於諸法本來無我妄執有我,本來無法可得,妄執有法。因有我法二執,就起惑造業,就有了業行。無明緣行,是過去惑業的因。
三、識:一剎那之間在父母面前,看到現前欲境,就生起一念愛心,為受生的種子,納於父精母血之中,而為胞胎。
四、名色:指心法與父精母血的色法,和合成為我們的身心。
五、六入:六入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為六根能入於六塵,又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入,六根六塵,互相涉入。譬如眼根能夠見色,就入於色塵,其他諸根也是這樣的,所以叫做六入。
六、觸:三和合是觸,因為有了六根,它就能夠感受和觸對六塵境界。觸是十二因緣中十分重要的一支,能觸是根,所觸是境。
環境的好壞,就會聯絡到我們根的感受,所以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孟母,她為什麼要選擇鄰居呢?
這都是充分表明了客觀的環境,對我們人主觀的意識是起極大的作用。我們經常能夠親近高賢、或大善知識,時時受到至理嘉言的薰陶,那一定是天天向上,步步前進。如果因緣成熟,經常能在名山古剎清淨道場,安心居住,時時刻刻常受佛教的薰陶,即能:
『名山久住道心生。』清淨佛地,因緣殊勝。對於所觸的環境《遺教經》說:
『當製五根,勿令放逸於五欲,譬如放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又如惡馬,不加控制,將牽人墜於坑阱。
』能夠把住這個觸的大關,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七、受:根塵相互觸對,一定就會接受所觸對的塵境,譬如我們的耳根,對聲塵,就會接受各種聲音,如笙簫鼓樂,同時演奏,我們就會同時接受,而且層次分明,清楚明白。以上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世的五支苦果。
八、愛:愛是貪愛,六根既然領受六塵,對於所接之境,妄生思量分別,對於稱意的就歡喜,便生貪愛之心,不稱意的就生煩惱厭惡之心。這個貪愛和厭惡之心,它是眾生六道輪迴的生死根源,發心學佛修行,就是要修這個妄想心。
《金剛經》說: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用金剛般若妙智來迴光返照降伏妄想。
要令它對境不生愛染之心,不起分別之念,心如枯木寒灰,意似寒潭死水,一念不生,萬慮俱寂,這就是『一刀斬斷煩惱因,雙腳踢開業障苦』。記得古德說:『鐵牛哪怕獅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這裡最為吃緊的是無心二字,就是六根對六塵不生貪愛之心,一心念佛或照顧話頭,就能降伏其心。日久月深,功夫自然成熟。古人贊無盡意菩薩說:
『世界無邊塵擾擾,眾生無數業茫茫,愛河無底浪滔滔,是故我名無盡意。』說明愛的作用很大,愛有喜、怒、哀、樂、愛、惡、欲的七種情念。一、喜,成就我所愛的,心中就歡喜。
二、怒,奪了我所愛的,心中就要發怒。三、哀,失去我愛的,心中就生悲哀。四、樂,得到我所愛的,心中就生快樂。
五、愛,一切環境,對我有利的,心中就生起貪愛,貪得無厭的妄念。六、惡,違揹我所愛的,心中就生厭惡。七、欲,順從我所愛的,心中就生貪欲。
依此看來,愛的確是生死的根本,煩惱的首惡。古人說:『踏斷腳下紅絲線,跳出紅蓮大火坑』。
什麼是腳下紅絲線?就是這個愛字。
九、取:既愛了所貪的五欲境界,就想盡辦法把它攫取過來,隨心所欲的為我享受,多多益善,貪得無厭,毫無疑問,就會做出種種惡業,如果感到違反我所貪愛的環境,就橫生忿恨,不顧一切,任意胡為做出許多罪業,所以說取是罪魁禍首,我們要時刻把住這個取的關口,能夠斷除煩惱因。可以免受生死苦,這個取和上面的愛以及最初的無明,這三支叫做煩惱的迷惑因。
十、有:有就是因果不昧的有,對於所愛之境,將其取來,對不愛之境,把它捨掉,因此就做出種種業,真是業海茫茫,苦惱無量,有業因一定招感業果,因果定律,絲毫不錯。愛、取、有三支是於現世造作的未來三支苦因。
十一、生,根據愛、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
十二、老死,凡有生,一定就會由少而長,由長而壯,由壯而老,步步向前邁進,最後走向死亡的道路,這是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世界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苦,正如釋迦牟尼佛未出家之前,遊四門時看到的那樣,真是令人感到萬分痛苦。而且這種痛苦,我們每人都是無法解決的,這是由於現在的愛取有三支苦因,而感招未來世的生、老、病、死的苦果。
古人有一首偈語:過去二支因,現在五支果,現在三支因,未來二支果。概括的說明了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佛對緣覺人說這十二因緣法門,就是揭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果輪迴迴圈的規律。
總的說來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古人有四句偈:『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支為業道,從識至受並老死,如是七事為苦道。
』是說十二因緣為惑業苦三道流轉的道理。
十二因緣又是乙個連環鉤鎖,相互牽連的關係。更有流轉門和還滅門。上面所講的就是流轉門的十二因緣道理。
闢支佛在小乘聖人中稱為利根。他們聽到佛說十二因緣流轉門的互相關係,互為因果的道理,覺悟到無明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緣中間苦因苦果的總根源。無明一滅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緣就會一起斷滅了。
因此闢支佛就下定決心來斬斷無明。譬喻砍樹一樣,先砍樹根,樹根一斷,而整棵大樹,便自然倒下。無明滅才能復還真性,滅除煩惱,所以叫做還滅門。
這就是緣覺聖人所修的十二因緣的道理。
2樓:
實際上來說,問這個「第一」的時候已經是認知層面的錯誤了。因為不識那個名為【緣起性空】的東西(現在我們談宇宙萬物真相),而妄求乙個「第一因」,這已經偏離了,而名為真相的東西,是文字言語思維達不到的,需要自己在實證中去領悟。南無阿彌陀佛!
3樓:雄鷹
緣起是沒有第一因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的相互作用沒有第一第二
4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在基本理論上,根本不承認有乙個創造世界的最初開始。佛法的理論:『開始』這個觀念,是因人類『有限』的心理,不能涵括萬千的因果關係,為其本身的思想便利起見,所發明創造出來的乙個假想或假定罷了。
假設說我們去看第四場的『速度與激情7』電影,從三點『開始』演,到五點結束』,但是我們再仔細想一想,第四場電影的『開始』,其實就是第三場的『結束』,而第四場的『結束』,不就是第五場的『開始』嗎?
所以說『開始』這個概念,只是對某一特定事物而言才有意義;對整個錯綜複雜、因果相續的宇宙而言,就沒有意義了。
【時間是流動不息的,誰能從中找出停止不動、所謂『現在』的一點來?然後說這一點就是『開始』呢?】
因為宇宙是無始的,也是無終的,人們殫精竭慮去追求『宇宙的第一因』,將是枉然的,徒勞無功的。當你千辛萬苦尋求到『第一因』時,【你勢必發覺在它之前還有乙個『因』】。如此迴圈不息,周而復始,你永遠尋求不出乙個固定不變的『第一因』來。
時間如瀑流,剎那變滅,某一點之終結,即另一點之肇始,佛性乃不生不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緣起如幻,萬法皆假相,何來第
一、第二。
佛教講因果,「第一因」是指:萬事萬物的起頭或開始,而在這個起頭或開始之前,並沒有其它的「因緣」或「條件」的醞釀。也就是說:
「這個起頭或開始,它是個別獨立的;它是偶發突然的;它是無中生有的。」 那麼,在偶發的因之前(我們叫無因之因),宇宙間有「無因之果」麼?如果宇宙間沒有「無因之果」那麼和無因之果一樣憑空出現的無因之因,邏輯上就不可能存在。
佛教是宗教嗎
5樓:還要一起走很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誕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歷史最悠久的。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千餘年來一直是中國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間經歷代高僧大德的弘揚提倡,許多帝王卿相、飽學之士也都加入這個行列,終於使佛教深入社會各個階層。
6樓:鄭歌
宗教是 用來信仰的。是崇拜偶像。是找到一種超越的力量來 慰籍自己迷失的心靈。
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的詮釋。是對於: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樸素的唯物主義因果律的細化,是解脫的真理。當然不是宗教。
7樓:穿越
佛教已有大約2023年的歷史,由釋迦至今,佛佛祖祖地相傳,只有多元的社會教育這一樁事情,教人幸福的生活,智慧型的生活,和諧的生活。但是這2023年來,後人的誤解,以訛傳訛的流通,使佛教發生了質的改變,在今天的社會,公認佛教是宗教,這也是無可否認的。佛教現在大體有四種形式:
宗教,哲學,教育,甚至邪教。但一定要明了,釋迦所傳下來的是教育,在明清時還依然如此,只是在清末時變了質。建議你閱讀一些淨空教授的文章,淨空大和尚所修學的就是這樁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和諧幸福的生活。
真實的智慧型生活。祝您吉祥,阿彌陀佛。
請問佛教既然是無神論的,那麼燒香拜佛除了表示對佛的尊敬之外,是否就沒有什麼實際作用了呢
我的理解 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誓願救度一切眾生,佛把他證悟的已經宣說給我們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另外又比如說念佛往生,阿彌陀佛的確發了相應的願,但不是說我們就這樣念一句就能往生極樂世界,佛菩薩因為和我們不在同乙個空間維次,所以就像收音機一樣,你調對了頻率就能接收到訊號,調不對雖然發射塔的訊號...
傷寒論是講什麼的?教你治病的《傷寒論》是一部什麼樣的著作?其學術淵源和成就是什麼
我們上學期剛學 bai完 傷寒論 du中醫zhi學與西醫學最大的dao區別就在於,辨版證論治和整體觀,傷寒論開創了權辨證論治的先河,發汗後,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是最好的表述,他通過六經辯證 太陽 陽明 少陽 太陰 少陰 厥陰 把理論與...
請問一下,關於佛教的。如果人前世是修行人,已有一點成就,後來轉世,他還能恢復以前的樣子嗎
很多修行人,前世都有此因緣。只是您問的問題不是很具體,例如要恢復以前的什麼樣子?1.如果是要恢復到以前那樣如法修行狀態,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出家的可能性都有。我就親身經歷過出家 開示我時,同時開示我旁邊的另一位師兄,說她前世是誰,這輩子必須出家。2.如果要恢復其他的,就看具體要恢復什麼了?需要的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