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致遠的詞語出處,寧靜致遠的意思和出處

2022-09-29 12:16:43 字數 6375 閱讀 8690

1樓:小

意思:只有心境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 有所作為。

讀音:níng jìng zhì yuǎn

出處:劉安 《淮南子:主術訓》

全文節選: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延頸舉踵而望也。

是故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 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是故賢主之用人也,猶巧工之制木也,大者以為舟航柱梁,小者以為楫楔,修者以為櫩榱,短者以為朱儒析護。

無小大修短,各得其所宜;規矩方圓,各有所施。

天下之物,莫凶於雞毒,然而良醫橐而藏之,有所用也。

是故林莽之材,猶無可棄者,而況人乎!

大意: 君主所處的地位,就像天空中發射光明的日月,天底下的人都側目仰視、側目恭聽、伸長脖子抬起腳跟來眺望。

所以,君主只有淡泊才能顯示美德,只有寧靜才能維持久遠,只有寬大才能容納一切,只有仁慈才能懷擁民眾,只有公正才能明斷是非。

因此賢明的君主任用人才,就像高明的工匠裁取木料一樣:大的用來做舟船柱樑,小的拿來做船槳楔子,長的用來做屋簷椽條,短的拿來做短柱斗拱;

無論大小長短,都將它們派上用場,規矩方圓都恰到好處。

天下毒物,沒有比烏頭更毒的了,然而良醫就是將它裝在袋裡收藏起來,因為有用得著它的時候和地方。

所以,莽莽森林中的野草樹木,尚且沒有可拋棄的,更何況是人呢!

2樓:慕斯

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 有所作為。

出處:煉丹家劉安著作《淮南子:主術訓》

節選: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延頸舉踵而望也。

是故非澹泊(同:淡泊)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譯文:為政者治理國家,如同日月的放光道理。天底下老百姓認真擦亮眼睛抬頭仰望、耳朵向上拉高恭聽、伸長脖子踮起腳跟在殷切盼望。

所以,儉樸才有光明正大的行為,平和才有長治久安的社會,寬恕才有恩澤廣被的眾生,仁慈才有安撫百姓的力量,正直才有不偏不倚的裁決。

【近義詞】

1、高風亮節

釋義:形容道德和行為都很高尚。

2、淡泊名利

釋義:意為輕視在外的名聲與利益。

3、恬淡寡欲

釋義:心境清靜淡泊,沒有世俗的慾望。

【反義詞】

1、急功近利

釋義:急於求成,貪圖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2、窮奢極欲

釋義:形容奢侈和貪欲到了極點。

3、利慾薰心

釋義:貪財圖利的慾望迷住了心竅。

【例句】

1、恬淡待事,寧靜致遠是畫卷的底色,精神的享受,知識的豐富,素質的提高,品質的培養,為生活添彩。家吃心中的信念,不變做人的準則,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奔向既定的目標,為自己的人生交上乙份滿意的答卷。

2、母校正在用新的氣象為學生創造寧靜致遠優雅先進的學習環境;正在用新的光輝來兌現她務本維新厚積薄發的承諾。對此,雖然我們已經畢業,但仍然感到無比的自豪,因為我們的成長得益於母校的發展壯大;母校的成長永遠激勵著我們不斷進步。我們願同母校一起成長。

3、人之初,不是性本善,而是乙個充滿慾望的潘朵拉魔盒,就像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陶潛,這樣的聖賢都是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4、外面紅塵滾滾,我自風清月朗;他人忙於應酬,我只寧靜致遠。

5、曾學禮這個脈枕是用紫檀製成的,放到桌子上自然的散發出一種寧靜致遠的香味。

3樓:各種怪

1、意思:如果乙個人在多數情況下都能擁有寧靜的心態,他才能夠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遠,在事業的高峰上攀得更高。心的淡然而不浮躁,容得下委屈挫折,因而能放眼遠大,故又稱致遠。

2、出處:

此句最早出自西漢初年道家劉安的《淮南子:主術訓》,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誡子書》也有引用。

《淮南子:主術訓》中記載:「片段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

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延頸舉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譯文:君主所處的地位,就像天空中發射光明的日月,天底下的人都側目仰視、側目恭聽、伸長脖子抬起腳跟來眺望。所以,君主只有淡泊才能顯示美德,只有寧靜才能維持久遠,只有寬大才能容納一切,只有仁慈才能懷擁民眾,只有公正才能明斷是非。

4樓:匿名使用者

寧靜致遠的意思是只有保

持心境平穩沉著,做到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最後才能有所作為。此外,有道士葛洪說的一段話為:「無為自化,清靜自在」。

寧靜代表著一種美好的境界,恬和。就好像一泓秋水,映著明月。

5樓:納茲

【釋義】平穩靜謐心態,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樹立(實現)遠大的目標。

【出處】此句最早出自西漢初年道家劉安的《淮南子:主術訓》,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誡子書》也有引用。

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淮南子:主術訓》片段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延頸舉踵而望也。

是故非澹泊(同: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近義詞】恬淡寡欲,高風亮節,淡泊名利

【反義詞】急功近利

【注音】ㄋㄧㄥˊ ㄐㄧㄥˋㄓˋㄩㄢˇ

【拼音】níng jìng zhì yuǎn

【產生年代】西漢初年

【英文翻譯】still water run deep

【例句】

1、臨大事靜氣為先,遇險灘寧靜致遠。

2、高老師常用諸葛亮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作為自己言行的準則。

3、有些時候,真的是覺得萬念俱灰,說什麼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要不是身上還有那麼多責任未了,是真的想割捨掉這紅塵。

6樓:天下相思

出處:此句最早出自西漢初年道家劉安的《淮南子:主術訓》,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誡子書》也有引用「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釋義: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 有所作為。

心裡如果有雜念,就不能達到成功的境界。想要成功就要心無旁騖的專心做一件事情。

擴充套件資料詞語拼音:níng jìng zhì yuǎn。

英語翻譯:still water run deep。

近義詞:恬淡寡欲,高風亮節,淡泊名利。

反義詞:急功近利。

產生年代:西漢初年。

參考資料

寧靜致遠是誰說的?或者出自哪本書?

7樓:咚咚叮叮噠噠

一、寧靜致遠最早出自西漢初年道家劉安的《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 眾,非平正無以制斷」。意思是:因此,非淡泊無以明德,如果不寧靜謙虛,就不能夠窮極遠大,不是寬大無以蓋住,只有仁慈沒有把懷眾,這不是公正無法決斷。

二、寧靜致遠:現在是乙個成語,讀音是níng jìng zhì yuǎn。意思是平穩靜謐心態,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樹立(實現)遠大的目標。

三、近義詞:恬淡寡欲,高風亮節,淡泊名利。

四、反義詞:急功近利。

擴充套件資料

一、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二、《淮南子·主術訓》片段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延頸舉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同:

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延頸舉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同:淡泊)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三、詞語用法舉例:

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所謂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非讀書不能達到的境界。

3、他待人謙恭謹慎;學習孜孜不倦;生活簡單樸素,有寧靜致遠的精神境界和嚴謹自律的道德品質。

8樓:匿名使用者

自諸葛亮的《戒子篇》

「寧靜致遠」出自何處?是什麼意思?

9樓:

這個據說是諸葛亮教育諸葛瑾時說的話,全句是這樣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個是一種生活的心態和境界吧,意思是心底寧靜,淡泊名利.

10樓:手機使用者

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 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

11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道家觀點,嚴格來說諸位回答都不正確,如果說它出自何處,應該是《道德經》吧。不知道各位能不能理解。呵呵

12樓:

原句應該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兩句是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

但這不是諸葛亮的原創。而是出自西漢《淮南子·主術訓》。其原句為:「是故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諸葛草廬中門聯: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此聯出自第37回二顧草廬中。

劉、關、張三人跟童子進諸葛草廬,至中門,劉備見門上大書一聯。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

通過此聯揭示了諸葛亮的高尚德操。諸葛亮的《誡子書》中有這樣兩句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本來是排閥句,**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來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諸葛草廬的門聯。但它仍然還是排偶句而非對偶句,平仄極不和諧。

寧靜致遠的詞語釋義

13樓:一班學生

寧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恬和、安寧,如一泓秋水,映著明月。古語說:「靜若處子」,乙個「靜」字足見少女的天生麗質,清純可愛。

寧靜不是平淡,更非平庸,而是一種充滿內涵的幽遠。「於無聲處聽驚雷」和「此時無聲勝有聲」,可見寧靜的氣勢和力量。莊子說:

「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安之若素,沉默從容,往往要比氣急敗壞,聲嘶力竭更顯涵養和理智,更有機會和智慧型來處理面對的一切。 老子認為,萬物生於靜歸於靜。

不論是道家的鍊心煉氣,儒家的修心養性,還是佛家的「六根清靜」都無不以練靜為入手。心不能靜便無所安,心不能定便無所守,也就是說,人靜不下來就會沒了主心骨就會一事無成。寧靜以致遠,諸葛亮在《戒子書》中寫道:

「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乙個人只有排除雜念,專心致志,將智慧型、靈感全部集中調動起來,才能有所創造、有所成就。

莊子說,聖人之靜,善於固守養靜,萬物不足於撓其心志,以能靜。齊白石衰年謀求畫風變革,閉門10載,「破壁」騰飛,終成中國畫之巨擘。國畫大師劉海粟再三告誡學生,「要甘於寂寞」,只有耐得住寂寞才不會寂寞。

從巴金宣告「閉門謝客」到費孝通貼告示「關門盤點」,許多名家學者都努力為自己營造乙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寧靜天地。事實告訴我們,只有寧靜,才會有非凡的創造。  靜能使人心明神清,慧增開悟,神采萬千,以應萬變。

道家葛洪曰:「無為自化,清靜自在」,面對滾滾紅塵,競爭激烈,雜務纏身,人們常會覺得壓力沉重,心境失衡。在繁忙緊張的生活中,如果不懂得忙裡偷閒,舒緩放鬆一下自己,就會感到心力交瘁而迷惘躁動。

倘若把握不了自己,由著性子,小事生煙,大事冒火,驕橫輕狂,喧囂鼓譟,弄得自己坐臥不寧,別人見之唯恐避之不及,結果只能是累了別人害了自己。所以,與其去緊張去煩惱倒不如讓自己先寧靜下來。寧靜可以沉澱出生活中許多紛雜的浮躁,濾盡出淺薄,粗率等人性的雜質,可以避免許多輕率、魯莽、無聊、荒謬的事情發生。

靜能養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要想大智大慧,大徹大悟,必須由靜做起,寧靜是一種氣質、一種修養,一種境界。先哲說,「動以養身,靜以養性」和書上所謂「閉門思過」指的都是在寧靜的環境中,讓人摒棄俗慮雜念,排除外界干擾;進行反思,悟出真諦,從而達到陶冶性情,涵養德性,淨化靈魂的目的。  生活需要鮮花掌聲,燈紅酒綠,歌舞喧騰的繁華熱鬧,但熱鬧之中,往往包含著捧場和虛假,熱鬧過後,留下的常常是無奈的冷清和失落。

只有寧靜才是一方淨土,不但能為你帶來心靈的感念,更能讓你享受生活的安寧和自在。  作學問、修靈性,需要寧靜。日常生活同樣無不以靜為福。

平民百姓為生計而忙忙碌碌,但心底卻無不渴求生活的平靜。誰都希望能闔家平安、工作順利、四鄰和睦、物價平穩、社會安定,日子過得安寧、祥和、寬鬆、愉快。所有這些,追求的正是一種生活的寧靜美。

  現代生活,雖難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靜景,但只要像陶淵明所說的「心遠地自偏」,保持內心的平和安靜,面對紛繁喧鬧的世界同樣可以進入寧靜的境界。「無慾望則靜止,靜止則明朗」,寧靜人生,不但需要清靜的環境,更需要清靜的心態。乙個人只有心能靜、行能正,才能堂堂正正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為人處事,工作生活,只要你保持一種超然清靜的心境,守住一片溫馨的寧靜,生命將會變得更加純淨,事業將會更加輝煌。

寧靜致遠的出處及含義寧靜致遠的意思和出處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 含義 平穩靜謐心態,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實現更遠的目標。或 只有心境平穩沉著 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 有所作為。出處 此句出自諸葛亮的 戒子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出處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出自哪?

此句最早出自西漢初年劉安的 淮南子 主術訓 諸葛亮的 誡子書 也有引用。淮南子 主術訓 片段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延頸舉踵 荊鵬書而望也。是故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

寧靜致遠是啥意思,寧靜致遠是什麼意思? 20

哲夫成鋮 此句出自諸葛亮的 戒子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 君子的操守,應該 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