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的廠衛制度是怎樣的?

2025-01-06 11:25:20 字數 1208 閱讀 1688

1樓:夏見冬

制度是很好的,而且分為兩大系統,並且也包括錦衣衛和東廠,西廠,這些人也是相互制衡,所以制度也是很不錯的。

2樓:撒的謊

當時的這個制度也是非常可怕的,總共分為4個部門,分別負責不同的一些事情,每個部門都負責,有一定的實際權利。

3樓:大超說教育

明朝時期的廠衛制度是比較可怕的,又分為錦衣衛、東廠、西廠和內廠。

明朝衛所制的職能管理:明代的衛所分佈在**?

4樓:愛創文化

衛所制度所管理都指揮使司大抵5600名軍人為一衛,1120人為一所,一般每衛設左、右、中、前、後5個。

千戶所;120人為乙個百戶所,百戶所設總旗2個(每總旗轄50人)、小旗10個(每小旗轄10人)。此外,還有一種單獨駐紮乙個地方,直接歸都指揮使司管轄指揮的千戶所,叫做守禦千戶所;還有一種稱為「御」(設定數量不多)的軍事機構,管2到3個千戶所。洪武二十三年(西元1390年)時,全國共有內、外衛547個,所2563個。

衛所軍隊都有固定的戍所。衛所由朝廷根據各地的防衛、戰略需要而設定,或數府一衛,或一府數衛,或一府、一州乙個千戶所,視各地戰略地位之重要與否而定,固定駐屯戍守。從雲南來說,明代雲南都司所統領的衛所數量,各個時期有所不同,最多時有20衛、3御、18(守禦)所,共有133個千戶所,衛軍約148960人。

這些衛所遍佈全省各地,指揮和鎮撫大都駐在城裡。如雲南府為都司城,曲靖、臨安、楚雄、蒙化為衛城,陸涼、平夷、越州也是衛城,宜良、安寧、易門、楊林、武定、馬隆、木密、鳳梧為千戶所城,通海為御城。其餘j江、廣西(今瀘西)等府、州、縣的城裡亦有衛所兵分駐,負責城防,所謂的「以武衛文」。

近城的壩區分千戶、百戶、總旗、小旗,屯戍墾殖,散為村落。交通沿線也有軍戶屯田,在驛站衝要之地,設堡軍屯田。而哨戍大都在山區,撥軍駐守。

明朝的廠衛制度是什麼時候廢止的?

5樓:漫閱科技

明朝的廠衛,是由宦官和侍衛組成的特務機構。廠,指的是東廠、西廠、內行廠,是由宦官組成的特務機關,其中西廠和內行廠存在的時間不長,只有東廠設於朱棣朝永樂十八年(1420),直到明亡為止,前後二百二十餘年。衛,指的是錦衣衛,是皇帝的禁衛軍「上十二衛」之一,成立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1382),到明終為止,前後共約二百六十年。

不難看出,明代的特務政治、廠衛制度的根源,正是皇權極端強化的結果。

明朝的俸祿制度是怎樣的,明朝的爵位制度

漢代基本沿襲秦制,仍然以 尉 作為武官統稱,而明確文武 以其每年的俸祿數量來表示級別。太尉 以後改稱大司馬 作為最高武官,列 三公 年俸號為 萬石 實際4200斛 三公以下的 九卿 年俸號 中二千石 實際2160斛 武官列為九卿的有光祿勛 郎中令改稱 衛尉。執金吾 中尉改稱 雖然不列為九卿,但也是 ...

比較明朝時期的八股取士制度和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有什麼不同

1 考試內容不同 隋唐科舉重考經書背誦理解和詩賦 時務策的寫作,對文學水平和治國治民的見解要求較高 明清科舉考試範圍是四書五經,文體是死板的 八股文 所述觀點必須遵循朱熹 四書集注 的觀點,不能有自己的見解。2 影響不同 隋唐科舉能選出真才實學的人才進入各級政權,有利於社會發展,使人才不斷更新 明清...

明朝實行什麼制度,明朝的政治制度是什麼

在地方行政管理體制上,明代洪武九年 1376年 朱元璋取消 行中書省 制度,把省政版府在具體運作中改權成 三司分設 的管理局面。三司是指掌控行政事務的承宣布政使司 掌控司法監察事務的提刑按察使司 掌控軍事事務的都指揮使司。實行的是內閣制度,明朝內閣是明朝建文四年 1402年 至崇禎十七年 16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