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之後還是敵不過煩惱該咋辦呢?

2025-02-12 14:10:06 字數 6018 閱讀 8219

1樓:祝奧莉永遠幸福

這很正常,就好比我雖然努力學習了,但成績仍然沒看到提高一樣。但努力沒用嗎,努力是有用的,只是因為以前虧欠得太多,所以還要繼續加大量的長期努力,才能填補以前欠缺的地方。煩惱也是這樣,我們無始以來沒幹別的,就是在串習各種煩惱,我們從來沒解脫過,從來沒離開煩惱過,所以已經任運自成輕車熟路了,想學幾天佛法就改掉,哪有那麼容易,那麼容易都成佛了。

就象乙個病了多年的病人一樣,只幾服藥就想好,不可能的,但藥是有用的無須置疑,只要繼續努力,堅持努力,就可以。

2樓:aaa**王

這種事是正常的,如果你一下子都能看破了,放下了,那你就真能達到那種高階的思想境界,這個是逐漸形成的,不是一下都完成了,如果你本身具備這樣乙個數字,可以接近,或者是達到這樣的乙個能力,不然的話,你是不容易達到的,這個得是經過反覆的歷練,反覆的考試,在這些實踐當中,你能真正的放下了,或者是真正能看懂這一切都是虛空一場,也沒有什麼好爭的,也沒有什麼所求的,能達到無慾無求,相見自律,清靜自正這麼乙個狀態,那就是真的沒有這些煩惱,煩惱都是有所求,還不得那你就會增加很多煩惱,其實很多事也不是你求就求來的,你過去做了很多善事,你就會有很大的福分,但是在自然當中就會自然獲得,不是說你想就能得到的,還是多積德,多做慈善事業,你就要會越來越好,本來是水到渠成的事,你非要要去想,那根本想不來的,調整心態是乙個必要的乙個過程。

3樓:虛白和同

人家說煩惱即菩提,所以如果你想敵得過煩惱,那你就必須認真地把你所學的應用上去。也就是說你要學以致用,你只有用了你才能夠應對煩惱,不然的話你學佛就只是乙個高大上的擺設,不接地氣佛學是接地氣的,也就是說你要學以致用,比如說當煩惱來的時候,你要能夠看得清楚煩惱是怎麼樣公升起的,它又是怎麼樣消失的,你要能夠我覺故我在。也就是說真正的去覺知你的煩惱,你的一切。

這樣你才能夠真正的知道什麼是煩惱,怎麼樣去擺脫煩惱,不然的話永遠都只是乙個口號或者是一種可望不可及的事情而已。所以學佛以後要學以致用,要能夠佛學生活化,要能夠把它運用在你的每乙個念頭,每乙個待人接物,每一句話當中,你才能夠真正的體會到佛學的好處。

4樓:葡萄也叫草龍珠

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其實,人生處處皆考場,事事皆考試,每個煩惱後邊都是修行進步的禮物,如果你能找到煩惱背後的禮物,你就進步了,其實煩惱就像是一種提醒,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開悟覺醒之前為了開悟覺醒,開悟覺醒之後為了日日精進,開悟覺醒的漸悟指的就是保持覺察的活在當下,比如當自己不開心時,要意識到、覺察到:「我覺察到我不開心」,這份覺察一旦公升起,你立馬就會靜下心來,反省就自動開始了,覺察可以瞬間把情緒背後的力量抽走,覺察的一瞬間你就脫離了情緒的控制,也就脫離了煩惱的控制,自己就像是坐在河邊靜靜地看著來來往往的船隻,覺察就是河邊的你,船隻就是思維和煩惱,保持覺察,煩惱自消。

5樓:離間戶

學佛不是用來敵煩惱的,正因為煩惱才要學佛得解脫,只有徹底解脫了才不會有煩惱。眾生無始劫來所造的業豈是學一下佛就敵過去了,只要在這個娑婆世界就會永遠在煩惱中。所以阿彌陀佛建立極樂淨土安置眾生,極樂淨土才是無煩惱地。

用願往生極樂淨土的心來唸南無阿彌陀佛,用願離苦的心來唸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中的清淨光會使心清淨,煩惱會相應減少,名號中的歡喜光也會使唸佛人生出歡喜心。

6樓:請悟

煩惱的本質是被自我情緒左右。

有乙個方法可以試一下,當有不好的情緒出現時,放空自己,能堅持多長時間就堅持多長時間,當情緒再次浮現時再次放空自己,也可以把想象成乙個陌生人只是去觀察你的情緒和想法,不做任何評價。

這樣做下來你的身心會得到可能以前沒有體會過的輕鬆。

佛教世人也是教人開悟。

何為悟,不執於表象,順應自然,個人理解。

也可以理解為因果,任何事情的發生也是因果迴圈而已,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所以你要勇敢承認你的現在,才能知道該如何改變自己,再去改變自己,才能化解自己的煩惱。

7樓:海印放光

長期持戒修行,才能化解煩惱。煩惱是我們生生世世的貪嗔痴業力造成的,很不容易化解。修行必須持之以恆,才有效果。

8樓:潛川如斯

那是修為不到、或找不到對症下藥的修行方法的緣故,繼續努力及尋找高僧大德指點就可以克服這個困難。

9樓:你傳

成佛的過程就是斷煩惱的過程。繼續精進修行就好了。把煩惱換成想阿彌陀佛,和念阿彌陀佛)

我們唸佛號,煩惱還是控制不住,這是煩惱習氣重,佛號力量薄弱,我們要加深念佛,這樣唸佛就決定有信心。你念上一年半載就不同了,煩惱輕,智慧長,真正能將妄想、雜念控制住,這就是功夫得力。所以,自己要有堅定的信心,不被外面境界動搖,你會有成就,你的業障會消除。

10樓:fg知道

是人都有煩惱,大仲馬說:「人生是一串由無數小煩惱組成的念珠,達觀的人是笑著數完這串念珠的。」這話在今天看來也是不無道理的。

所以,我們學佛也好,不學佛也好,也都應該面對現實,做達觀的人,笑著面對這些煩惱,數完這些念珠。

11樓:我向教育致敬

說明你還沒有徹底斷紅塵,有些經歷還沒有經歷,等走過了那段經歷,你再學佛,相信你已經可以到達無慾無為的境界了。

12樓:網友

現在人所謂的學佛,真的99%都是抱佛腳,多半是自己不順了來找點精神寄託,並不是真正的像超脫自己,心裡仍然脫離不了佛家所說的俗,所謂的佛系就是一種逃避。與其這樣,不如調整心態,更加正面的面對現實。

13樓:匿名使用者

那恐怕是沒有正確理解佛的概念的原因。

學佛首先要知道佛代表什麼意思,否則那是學得什麼?

佛可以理解為大智慧。般若波羅蜜為智慧到彼岸,智慧的彼岸是什麼?可以是大智慧也可以是佛。再從佛的稱號看,世間解、天人師等其實都含有大智慧的意思。

再看六種波羅蜜,有代表智慧的、有代表禪定的、還有代表持戒的。但佛教中有一句話,叫作戒定生慧。再說波羅蜜,那是指到彼岸,也是成佛的方法。

所以,其實學佛就是學智慧。

所以,你學的是什麼呢?

14樓:網友

學佛歸學佛,煩惱歸煩惱,你的煩惱的根如果不出你學什麼?你的煩惱照在不不是學佛,你的煩惱就沒有了,或者是學佛你的煩惱還有該咋辦的問題,解鈴還需繫鈴人,你的問題在**找見問題並解決它煩惱就自然而然的解除了。

15樓:靜好歲月

那可能還是沒有學到正的智慧,不明理,沒有按照次第系統學習,只停留在形式上面,佛法的甚深奧義不是一兩天就能夠悟到!需要不間斷的聞思修,需要有具德上師和善知識的引導開示,白不至於盲修瞎練!最後失去信心!

16樓:慶獻禕

說明你還沒有學到家,還沒有放下,還要下功夫,當你一切看開,看淡,看透,你就四大皆空了,一切都是唯心造,煩惱只是自找的。

17樓:無力照商

我認為題主有煩惱,不應該把學佛當成唯一的救命稻草,主要還是要找到煩惱的癥結,對症下藥,才會有敵過煩惱的可能。

18樓:來自遊樂園絕代佳人的雪花

那是你放不下,能把心中的煩惱放下了,不念經也心稀靜,放不下心中的事,學佛也沒閏閏。

19樓:

學佛不正是通過戰勝煩惱來學習修心嗎?

正視煩惱,找出煩惱的根本,克服它,來增長智慧。

20樓:鍾桂敏

只能說你沒學到家。別的都是皮毛。學習佛教經典並非是吃齋唸佛。

你要學習的是放下你的執。你煩惱。所謂空不異色。

色不異空。空指的是。眼睛看到的。

嘴巴知道了。鼻子聞到了,能吃。我所有事物。

21樓:網友

要麼放棄 學佛,要麼繼續折磨自己。

22樓:自省

因為你沒有真正的學佛!從煩惱中解脫出來才是學佛的開始。

23樓:心匪鑑

不學就更敵不過了。

學佛的人一直放不下煩惱怎麼辦?

24樓:觀於四極

放不下是因為沒有看破,沒有看破是因為執著心太重,執著心太重是因為沒有好好學佛,沒有領悟到佛法的真諦,建議反思學習方法,讓佛法真正幫助你解決這樣的煩惱。

25樓:網友

你要一心向佛就出家放下所有東西!家庭金錢名利!你要是放不下這些東西還談什麼放不下煩惱呢!你要真一心向佛就放下這些東西出家就沒有煩惱啦!

26樓:澄澄

修練,修煉,再修練。修心,打坐,冥想。

27樓:ao315014漫步鄉間

沒有悟到佛學的真諦,心不誠則不靈!

28樓:輝煌女生

生活需要鎖定乙個方向、鎖定目標、這樣才有前進的動力。學佛也一樣,鎖定目標,長期、長時薰陶,才會開悟。

把心鎖在西方極樂世界,心念念不忘極樂世界,其它的都放下了,智慧就增長了,心中有佛,你便是佛。

佛對眾生一視同仁,在佛的世界裡眾生皆本是同根生,分別不了,也執念不了,這就是佛與人的區別不同。

一遍一遍地堅持不懈地念,一直唸到心中無雜念,唸到心能夠定住了,你境界就好了就消除業障了。

學佛也需要漸進,學佛要戒才能定;定了智慧才會開啟;持戒你的惡才轉善;修定了你的迷才開悟。

開悟了,明白了因與果,你還有什麼想不開的,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此時你的業障就自然而然消除了。

29樓:網友

那就不要學了。

當個一般人吧。

30樓:網友

繼續看一些經書去修心養性。

學佛後反而煩惱越來多,咋回事

31樓:李秀麗

主要還是功利性太重了,有時候反而適得其反吧,沒有靜下心去學習吧,紅塵往事太多了,佛的六根清淨,與世無爭,真的太難坐到了,反而越想越煩吧,可以修修心吧,就當一種磨練和一種修心吧。所以不必有煩惱。

32樓:小凱的美味人生

這件事想不明白,學佛越久,煩惱越多,你明白嗎?

學佛之後煩惱反而更重了該咋辦啊

33樓:永恆哥13璹燄

到佛門學佛修行的原因是各種各樣的,如有些人天生就有善根,一旦遇上佛緣,就情不自禁地進入佛門,我認識的戒成大和尚就是這樣,年少時代,無論有沒有佛像,他總喜歡點根香拜拜,後來自然出家修行;而我們中的大部分人,特別是在家修學的居士,更多是因為有各各各樣的煩惱,在世間找不到好的解決辦法,於是進入佛門尋找解決煩惱之道。

佛陀當年也是因為要為眾生解決煩惱之道,為眾生尋求真理而出家,最終佛陀向我們揭示了貪嗔痴慢疑是我們眾生煩惱的根源,其實這五毒,我們六道中的所有眾生都有,這也是我們六道眾生普遍有的習氣,而只要我們眾生還有這五毒,我們煩惱就無法**,我們就還有六道輪迴的因存在。

我們學佛是學什麼呢?就是學習佛陀的智慧,明理開智。佛陀已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他智慧的深廣,我們眾生是無法測量、無法估量到的,佛的一切種智所開顯的智慧,是他見法界的一切事、理、因果都是沒有障礙的,佛陀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的,大到無量無邊的佛的剎土他能看得到,小到哪怕我們眾生有一絲念頭,他都知道。

我們現在很多人,雖然是在學佛,嘴裡心裡都相信佛教,都自認為對佛佗所說堅信不疑,但是我們眾生學佛是有取捨的,包括我自己都這樣,所以我也沒有開悟。所謂的取捨,就是對自己有利的就相信,如果自認為對自己不利的就視而不見,有些人甚至自己明明知道是錯的事,仍然去做,或控制不住自己去做,其實這也是因為我們在內心深入,並沒有堅信佛陀所說,這也是為什麼雖然佛陀已經為我們指出了煩惱的根源,但我們很多人雖然在學佛,仍然煩惱不斷的原因。

我們有很多人甚至學佛了一段時間,煩惱越來越重了,有些人甚至產生了嚴重的法執,如親人不學佛,他不高興;他做了一點善事就四處宣揚,別人不讚美他,他不高興;他遇到了好的法門,學佛受益了,別人不跟他學,他不高興;他為宣傳佛法,勸別人做善事,人家不參與,他不高興等等,從本質上講,學佛煩惱越來越重,其原因還是沒有斷除對貪嗔痴慢疑的執著,也就是沒有斷除我執。

所以如果我們學佛了,煩惱越來越重,我們就要檢討自己,雖然我們一直在唸佛誦經,但我們念頭上的貪嗔痴慢疑有沒有減輕?我們有沒有真地堅信佛的教法?我們學佛的目的是為了對付我們的煩惱,只要我們還有煩惱,我們難免還會墮落在六道中輪迴。

是先學佛還是先皈依

您最好先了解一下佛教再皈依比較好。可以先看看聖嚴法師寫的正信的佛教,包含了很多初學者需要了解的內容,比如 1 正信的佛教是甚麼 2 佛陀是創世主嗎 3 佛陀是甚麼 4 宇宙和生命是從那裡來的 之後可以去 http bookgb.bfnn.org 般若文海簡體站 這裡有很多大德開示的佛經,基本都是白話...

學佛放生,布施什麼都做,還是那麼倒霉,佛菩薩為何不

罪業bai太大 做一點點功德du就要一切都順 不可能的 施捨zhi力度 和堅持時dao間也是重點 凡事守回戒 安心為主!答!不然一切不順 人類一切問題 不順 疾病 口舌 都是 於罪業 就是破戒因果佛教五戒!改變要從內心開始 止惡修善是一輩子的事 後 守戒 安心 多多懺悔 多多放生 念誦 抄 禮佛拜懺...

道教好還是佛教好,我該如何選擇?學道還是學佛

佛教,道教都好,你真正相信哪乙個,並且能依教奉行,老實修行,今生修行成就。你就專一正信那個教。但是這裡推薦信佛教,因為佛教是究竟圓滿的大智慧型,修行成就是可以超越六道輪迴,乃至成佛的。而道教超越不了六道輪迴,但道教也可以教人向善,看你緣分了。妄認實有 這是假的,絕對不是真的,但是我們誤會了,以為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