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豬體各部位肉 豬上肉是什麼部位

2025-02-13 18:30:11 字數 2983 閱讀 9620

1樓:夏茹

按著烹調的需要,豬肉除去頭、蹄(爪)、尾外,一般分為以下14個部位。1、血脖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頸肉,呈條形,肥瘦瘦[/url]相同,韌性強。適於做香酥肉、叉燒肉、肉餡等。

2、鷹嘴2、鷹嘴位於血脖後、前腿骨上部的一塊方形肉。肉質細嫩,前半部適於做酥肉,切肉絲、肉片,後半部適於做櫻桃肉、過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3、哈利巴3、哈利巴位於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著扇形骨),質老筋多。

適於燜、燉、醬、紅燒等。 4、裡脊4、裡脊又稱小裡脊。位於腰子到分水骨之間的一長條肉,一頭稍細,肉色發紅。

這塊肉是豬瘦瘦[/url]肉中最嫩的一塊,適於熘、炒、炸等。5、通脊5、通脊又稱外脊。位於脊椎骨外與脊椎骨平行的一長條肉。

肉色發白,肉質細嫩。適於滑熘、軟炸及制茸泥等。 6、底板肉6、底板肉後腿骨下部,緊貼臀部肉皮的一塊長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質較老。

適於做鍋爆肉、清醬肉和切肉絲等。 7、三岔7、三岔位於胯骨與椎骨之間的一塊三角形肉,肉質比較嫩。適於做熘、炒菜及切肉絲、肉片等。

8、臀尖8、臀尖緊貼坐臀上的肉,淺紅色,肉質細嫩。適於做肉丁、肉段及切肉絲、肉片等。 9、拳頭肉9、拳頭肉又稱榔頭肉。

包著後腿棒子骨的瘦瘦[/url]肉,圓形似拳頭。肉質細嫩。適於切肉絲、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10、黃瓜肉10、黃瓜肉緊靠底板肉的一條長圓形內,形似黃瓜,質地較老,適於切肉絲。 11、腰窩11、腰窩後腿下部前端與肚之間的一塊瘦瘦[/url]肉,瘦瘦[/url]相連,肉層較薄。適於燉、燜、炒等。

12、羅脊肉12、羅脊肉連著豬板油的一圈瘦瘦[/url]肉,外面包一層脂皮。適於燉、燜或制餡。 13、五花肉13、五花肉位於前腿後、後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瘦[/url]相間呈五花三層狀,肋條部分較好稱為上五花,又叫硬肋,沒有肋條部分較差稱為下五花,又叫軟肋。

上五花適於片白肉,下五花適於燉、燜及制餡。 14、肘子14、肘子南方稱蹄膀,即腿肉。結締組織多,質地硬韌,適於醬、燜、煮等。--

2樓:滔滔不絕

豬體部位不同,肉質也不同,做法和味道也不一樣。

脖肉:俗稱槽頭肉、血脖,肉老質差,肥瘦不分,一般用做制餡。

前排肉:肉質嫩,瘦中加肥,適合做公尺粉肉,燉肉。

夾心肉:質老有筋,吸水力強,適合制餡、做丸子。這一部位中有一排。

肋骨叫小排骨,適合做糖醋排骨、煮湯。

裡脊:質嫩無筋,都是瘦肉,加工性好,可切片、切絲、切丁,炸、餾、爆、炒都可。

五花肉:有肥有瘦,適合紅燒、白燉、清蒸。

奶脯肉:又叫下五花。質差,泡泡狀肥肉。結締組織多,只可用於熬油。

臀尖肉:質嫩,都是瘦肉,加工性好,可代替裡脊肉。

坐臀肉:質老、纖維多,都是瘦肉,可做回鍋肉、白切肉。在坐臀和後。

蹄膀之間還有一塊彈子肉,都是瘦肉,質較嫩,可代替裡脊肉。

後蹄膀:又名後肘。比前蹄膀***,可紅燒、清燉等。

豬上肉是什麼部位

3樓:誰比我沒錢

豬上肉是上肩胛肉部位。油脂分佈均勻,是最常使用的部位,因有筋有肉,吃起來口感好,用途廣泛,過去也是價位最高,俗稱「上肉」。現代人大多不喜歡油脂過多的肉質,因此肉攤販賣時大多會把皮和厚厚的豬油脂肪層去掉才賣給消費者。

豬上肉適合長時間燉煮、紅燒、大塊烘烤,如叉燒肉、燉肉、白切肉,烹調時間越長越能將味道煮進肉裡,另外也能切成薄片,做為火鍋、燒烤用肉片。

胛心肉就是下肩胛肉,胛心肉因為較沒有油脂,被認為是做絞肉的最佳部位,通常可加入一點肥肉,讓絞肉料理更加滑順,製成料理如水餃餡、包子餡等也會更好吃。

豬肉部位有什麼呢?

4樓:詩和遠方心向未來

1、豬頭肉:裡面包括牙頜、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豬頭肉皮厚、質地老、膠質重。適宜涼拌、滷、醃、燻、醬臘等。

2、梅花肉(眉毛肉、鳳頭皮肉):此處肉皮薄,微帶脆性,瘦中夾肥,肉質較嫩。適宜滷、蒸、燒和做湯,或回鍋肉等。

3、頸肉(又稱朝頭肉、豬頰肉):其肉質地老、肥瘦不分,宜於做包子餃子餡,或紅燒、粉蒸等。

4、前腿肉:這個部位的肉有肥有瘦,肉質較老。適宜做包子、涼拌、滷、燒、醃、醬臘、鹹燒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稱前膀):其皮厚、筋多、膠質重。適宜涼拌、燒、制湯、燉、滷、煨等。

6、前腳(又稱前蹄、豬手):質量比後蹄好。此處只有皮、筋、骨骼,膠質重。適宜作燒、燉、滷、煨等用。

7、裡脊:此處肉質嫩、肥瘦相連。適宜滷、涼拌、醃、醬臘或做回鍋肉,肥膘可做甜燒白等。

8、正保肋:此處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質較好。適宜蒸、滷、燒、煨、醃,可烹製甜燒白、粉蒸肉、紅燒肉等。

9、五花肉(三線肉,二刀保肋):這個部位的肉因肥瘦相間,共有五層,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質較嫩,肥瘦相間,皮薄。量適宜燒、蒸、鹹燒白、紅燒肉、東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稱下五花肉、拖泥肉、軟窩等):其位於豬腹部,肉質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適宜做燒、燉、炸酥肉等。

豬踭肉是什麼部位

5樓:老李漲知識

豬踭肉是豬手部位上的肉,在北方將其叫做肘子,南方人叫後蹄也叫豬蹄。豬踭肉是豬身上經常活動的肉,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和優質蛋白質,常吃後可以使**變得更加嫩滑,可有美容養顏的功效。

豬踭肉是豬手部位

豬踭肉是豬手部位上的肉,對於老人、婦女、失血過多的人食用最佳,也比較適合年老體弱者食用,但膽結石、動脈硬化、高血壓病的患者食應以少食或不食為好。

豬踭肉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和優質蛋白質,常吃後可以使**變得更加嫩滑,可有美容養顏的功效,也是女人最喜歡吃的營養食材。

紅燒豬蹄是人們餐桌是最常見的做法,男女老少都喜歡吃,做法也很簡單,同時營養價值豐富,最好搭配一起青菜水果食用,這樣利於人體營養的均衡。

豬肉分哪些部位

6樓:哈哈哈

豬肉分前槽,又稱哈拉巴,腰條,後丘三部分組成。

豬身上哪個部位最有營養價值,豬各部位的營養價值是什麼?

豬腎 補腎填精 豬腎俗稱豬腰子。用它與各種中藥配合製成藥膳,對腎虛所致的陽痿 遺精 自汗 盜汗 耳鳴 耳聾 久瀉 腰痛 帶下等病均有很好 作用。豬苦膽 輔助消炎 豬肚 消積益胃 豬肚性味甘,微溫,有補中益氣 止渴消積 益脾胃 助消化 止洩瀉等功能。豬肝 養血益目 豬肝可補肝 養血 益目。豬肝中蛋白質...

牛各部位肉有什麼優點 和牛是哪個部位的肉

趴地兒,油皮較多適合清燉,上腦適合紅燒,牛尾適合煲湯和紅燒,腱子適合醬牛肉!牛鞭適合燉湯大補 牛舌可以做醬的醬牛舌。和牛是哪個部位的肉?和牛並不指的是牛的乙個部位,而是牛的乙個品種。和牛是乙個來自於日本的牛的品種,它在1956年之後被改良出來,有生長快 肉質好 成熟迅速的特點,同時它的肉質也非常的鮮...

肘子是什麼?肘子肉是豬的哪個部位

你的合夥人 肘子是豬的腿肉,分為前肘,也稱前蹄髈,其皮厚 筋多 膠質重 瘦肉多,常帶皮烹製,肥而不膩。宜燒 扒 醬 燜 滷 制湯等。如紅燒肘子 菜心扒肘子 紅燜肘子 後肘,也稱後蹄髈,因結締組織較前肘含量多,皮老韌,質量較前肘差。其烹製方法,和用途基本同前肘。甜草崗黑豬豬肘分為前肘 後肘,腿比較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