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修身講了什麼道理,《荀子 修身》節選

2025-02-17 01:25:14 字數 1284 閱讀 4146

1樓:v斑馬還沒有睡

道德和原則。本文著重淪述了修身的道理和原則,強調學「禮」「得師」「一好」的修養方法,提倡道德的自我完善,提倡人生價值理想的追求。

《荀子·修身》節選

2樓:呆萌小怪獸

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

故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厭其源,開其瀆,江河可竭;一進一退,一左一右,六驥不致。

彼人之才性之相縣也,豈若跛鱉之與六驥足哉?然而跛鱉致之,六驥不致,是無他故焉,或為之、或不為爾!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遠矣。

譯文】那駿馬一天能跑千里,劣馬走十天也就能達到了。

所以一步半步地走個不停,瘸了腿的甲魚也能走到千里之外;堆積泥土不中斷,土山終究能堆成;塞住那水源,開通那溝渠,那麼長江黃河也會枯竭;一會兒前進一會兒後退,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就是六匹駿馬拉車也不能到達目的地。

各人的資質懸殊,哪會像瘸了腿的甲魚和六匹駿馬之間那樣大呢?然而,瘸了腿的甲魚能夠到達,六匹駿馬卻不能到達,這沒有其他的緣故啊,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罷了!

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達;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

那些活在世上而閒蕩的時間很多的人,他們即使能超出別人,也決不會很遠的。

修身荀子取捨的標準是

3樓:冬天奶茶咖啡

修身是指個人的精神和行為上的修養,荀子主張人應該通過學習、實踐、反思等方式來不斷地提公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達到完美的境界。在荀子看來,修身的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取捨善惡:荀子認為,要有明確的善惡標準,做到善盡於內心,惡戒於口舌。在取捨善惡時,要根據自己的先天稟賦輪漏和後天環境來確定自己的道德行為標準。

2. 以禮治身:荀子認為,禮是社會治理的基礎,而個人修身也應該以禮制約自己的言行,從而達到內外兼修的效果。在具殲桐腔體實踐中,要注重儀表和言談舉止,讓自己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風度。

3. 以義立身:荀子認為,要通過實踐來實現道德境界的提高,而這需要在行為上尊重義理,以正義為準則來指導自己的言行。

在具體實踐中,要注重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從而促進自身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4. 知行合一:荀子強調,修身的關鍵在於知行合一,在理論和實踐上形成良性迴圈,不斷提公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在具體實踐中,要注重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所學所思轉化為具體的行動。

綜上所述,荀子主張人應該通過制定清晰明確的善惡標準、以禮治身、以義立身、知行合一等方式來不斷提公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達氏衫到修身完美的境界。

荀子是哪個學派的,荀子什麼學派

荀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主要人物,也就是說荀子是儒家學派的,他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 思想家。不管在何時,所發表的任何言論,到了後世都成為了讓人所學習的榜樣。荀子的觀點靠近唯物主義,反對天命說,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在政治方面,荀子認為禮義與法治應該並行,同時主張依法治國 在人性的問題上,荀子主張性惡論,...

修身與修心有什麼不同

1 側重方向不同 修身,修身養性使身體健康,使心智本性不受損害。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修心則指平靜內心,減少慾望,調節情緒,增強自身對外界的感情 不要追名逐利,做事要適可而止。2 形式不同 修身 十法 一 十法 二 十法 三 三重境界 健腦養神 六道等。修心 生活在當下 生活在這裡...

大家猜猜荀子為什麼說自己不會武功

雲中誰憶錦書來 簡介 誰為這相遇添上一抹酒紅?微笑,只讓彼此在那一刻悸動。一汀煙雨,落下多少細影柔眸。花開花落間織起一簾幽夢.我很喜歡這本書,中間有很糾結的地方,結局he,男主是妖孽腹黑型的。秦時明月之君臨天下荀子到底會不會武功 荀子 可能大家會懷疑,荀子自 稱沒有武功 天明讓荀子對付強盜,荀子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