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是怎樣的,法家的思想精髓在哪裡?

2025-02-18 06:20:16 字數 1227 閱讀 9241

1樓:匿名使用者

自古以來法家思想與儒家思想便是為了管理國家而形成的兩種不同的政治觀念,給我的感覺是法家思想強調的是制國,而儒家思想強調的是治國。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法家思想還是儒家思想都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先秦時期,秦國能以尺寸之地而強大到最後統一六國,這其中商鞅,李斯等這些信奉法家思想的人是功不可磨——強國強軍當用法家思想,但我們也可以看到秦帝國一統天下後存在的時間不過幾十年,我認為這也是法家思想為秦帝國的覆滅所埋下的禍根——法家思想雖然能在短時間內強國強軍,但由此而形成的社會矛盾也將在沒有一位能和秦始皇一樣威鎮四海的人統治國家的情況下變的無法收拾,並且我們可以看到商鞅,李斯最終沒能夠全身而退。法家思想其根本我個人認為是「武」,誰強大,誰就是老大——這必然激起的是更大的矛盾。就象化學元素一樣,所具有的能量越高,越不穩定,越要分解,要保持其不分解,要麼需要更強力的人掌管著國家的政權,要麼就實行儒家思想。

儒家強調的是「仁政」。仁政就是愛人,也就是以人為本,大家都感受著別人的關愛,相信大部分人就會很友好的相處在一起,更進一步講就是階級矛盾得到緩和,各民族也能融洽的生活在一起——感覺也是儒家思想使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能夠延續至今。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為而治,歷史上的蕭何,房玄齡,個人認為他們都是無為而治的典範,說他們無為是不可能的,只是相對而言。

只仁不武,國家外部安全岌岌可危;只武不仁,國家內部矛盾將會激化。關鍵是掌握乙個度,這就要用到道家的中庸思想了,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兼施,對什麼問題要用法家思想去解決,對什麼問題要用儒家思想去解決,就要就事論事,這真的需要智慧。

其實管理學的思想大概都被我們的先人總結出來了,法家攻人政,儒家管國政,兵家專軍政,道家則為修身立性。。。關鍵是要我們分析出問題不同的性質,這樣就能用不同的思想去解決,達到最佳的處理效果。

個人觀點)

2樓:尋找雮塵珠

法家思想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理論準備和思想準備。

法家的思想精髓在**?

3樓:布裙君

法家思想的精髓是:「事在四方,要在**;聖人執孝握要,四方來效」 十六個字。意思巧尺慶是國家的大權,要集中在君主一人手裡,君主必須有權有勢,才能治理天下,法家思想為秦國和漢武帝建立**集權制的國家,提供了理論依據。

法家思想源頭可困侍上溯於春秋時的管仲、子產。戰國時期,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繼承並大力發展,遂成為乙個學派。戰國末年,韓非對他們的學說加以總結、綜合,集法家之大成。

形成了一套完備的理論體系。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是什麼,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有什麼不同呢

儒家提倡人治,德治 法家提倡樸素的法制觀點 儒家認為人本善,強調個人道德修養對社會的決定作用法家認為人本惡,強調法律規範對社會秩序的保護 儒家的思想和主張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 概括和繼承了夏 商 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乙個...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有什麼不同呢

儒家與法家的政治思想從其哲學基礎,人性觀念,平等思想,政治統治思想以及民本和戰爭思想等方面均表現出不同點。一 階級立場和哲學基礎 儒家思想代表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沒落的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提出的政治主張是不符合當時的時代潮流的 法家思想代表的是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銳意改革,主張征戰,是符合當時的歷史潮...

法家思想與秦朝的興盛和滅亡有關係嗎

法家思想與秦朝的興衰有一定的聯絡。法家思想在秦歷史上的作用基本上分為兩個階段,即前期促進了秦的統一,但後期對秦的滅亡有很大的影響,但不能把秦的滅亡歸結於法家思想。秦的滅亡是乙個複雜的問題,歸結於秦用法家思想統治而導致秦快速滅亡是缺乏根據的。統一後的秦王朝使用法家思想進行統治,對於維護當時的統一局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