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始皇到漢武帝,為什麼這段時期被稱為「後戰國時代」呢?

2025-02-20 00:55:20 字數 1347 閱讀 9584

1樓:社會生活家

這一段時期一直髮生戰亂,可以和戰國時期相互比較,才會被這樣稱呼。

2樓:支曼吟

秦末漢初的格局基本上還是戰國時代的延續,國家始終處於諸侯國、戰功權貴分封割據的局面,直到七國之亂平定、實現地方割據權力清洗後,漢武帝才真正建立起**集權的帝國。

3樓:感情顧問小鄧

雖然秦始皇完成了統一,但是這是短暫的,而後迅速經歷了楚漢之爭,劉邦建議漢朝之後又有許多藩王,經歷了七國之亂,在漢武帝時期才真正完成統一。

戰國時期秦國是什麼時候才強盛起來的

4樓:網友

秦在戰國初期也比較落後。從商鞅變法才開始改變。前325年秦惠王稱王。

前316年秦滅蜀,從此秦正式成為乙個大國。前246年秦王趙政登基,前238年掌權,開始了他對六國的征服。從前230年秦滅南韓起,到前221年秦滅齊國,統一中國。

5樓:

秦孝公啟用商鞅變法使得秦國的國力有一定的增強,但是秦國的人口和兵員還不能滿足進一步的征戰和爭霸。後來到了秦慧文王時期吞併巴蜀,使得秦國有了蜀中萬畝良田和數百萬的人口。真正秦國強大應該是從秦惠文王贏駟開始的。

6樓:守正小道童

整個戰國時期一直都是強國!!

在西周末年,秦襄公親王那次勤王之後,奏表去租犬戎之後,自此成為大國。秦襄公其實是贏秦六世,當時只是子爵,在勤王后才晉封為伯爵,然後就是秦文公,文公後是靜公(未即位)憲公至秦武公當時國力已經無可匹敵,傳至侄子秦穆公開始逐鹿中原成為春秋五霸。

7樓:網友

秦國確實在戰國初期還算不上強國,在經歷數次亂政後的秦已經失去春秋穆公時期的西方大國地位,積弱積貧且社會矛盾激化,充其量只能算是。

二、三流諸侯,然而歷史真正的轉機是出現在秦孝公(贏渠梁)拜衛鞅(後也稱商鞅、商君)為客卿(後至左庶長)在國內大行改革之後,秦國才逐漸崛起,並納入東方列強的視野,而後又經數代秦王的苦心經營,弱秦才真正的強盛起來,也因此才有了後來始皇帝的橫掃六合。

8樓:網友

秦人善戰,但一直到戰國初期秦一直是乙個比較弱的國家,也許正因為它地處偏僻,因此它一直沒有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在春秋時代早期它是乙個不顯眼的國家,直到秦穆公時代方參與中原爭霸,成為僅次於晉國、楚國、齊國的二等強國。就科學技術、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戰國初期也比較落後。

這個形勢一直到前361年商鞅變法才開始改變。從此秦國開始不斷強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

前316年秦滅蜀,從此秦正式成為乙個大國。前246年秦始皇帝登基,前238年掌權,開始了他對六國的征服。從前230年秦滅韓起,到前221年秦滅齊國,統一中國(衛國沒滅)。

漢武帝做出的最大貢獻是什麼,秦始皇與漢武帝誰的功勞大 漢武帝的最大歷史貢獻是什麼

最大的貢獻我認為是輪台罪己詔,乙個在要變成暴君的時候,能夠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然後公布於世,這是後世皇帝難以企及的,同樣在現代也適用。建立大一統帝國。具體說來就是加強 集權,統一思想,開疆闢土,封建大一統的思想從此深入人心,延續兩千餘年 加強 集權。在政治 軍事 思想 文化 經濟等方面。加強 集權...

秦始皇廢分封,立郡縣,漢武帝時期哪來諸侯國

漢朝剛建立的時候就有諸侯國,那是為了獎勵功臣,劉邦稱帝後,封了幾個異姓王,後來找理由全部殺掉了。對秦始皇的評價?歷史評價 儘管秦朝僅僅延續了15年,但秦始皇確立的統治模式卻一直延續下去。秦始皇是中國2000餘年 集權封建帝制的主要設計者,影響之深廣,為任何其他帝王所難以相比。世界歷史上,開創了乙個龐...

為什麼秦始皇和漢武帝對待儒家的態度相反

因為秦始皇信法家,所以滅其他家,漢武帝信儒家,所以只留儒家下來 灬丨月亮丨灬 正面秦始皇在位之時,吞併六國,併發兵南征北討,史載 百越之地,盡皆俯首 北擴千里 秦王掃六合 按戰國地圖看,領土幾乎比戰國七雄控制範圍擴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 設定郡縣 對征服後的土地注重統治和制度建設,不似其它同時代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