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啟超

2025-02-25 15:35:09 字數 1994 閱讀 7101

1樓:匿名使用者

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說的:

要而論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萬國蒸蒸,日趨於上,大勢相迫,非可閼制。

變亦變,不變亦變。變之變者,變之權操諸己,可以保國,可以保種,可以保教。不變而變者,變之權讓諸人,束縛之,馳驟之。

嗚呼,則非吾所以敢言矣!是故變之途有四。其一如日本,自變者也。

其二如突厥,他人執權而代變者也,埃及、高麗等國皆是。其三如印度,見並於一國而代變者,越南、緬甸等國皆是。其四如波蘭,見分於諸國而代變者也。

吉凶之故,去就無間,其何擇焉?《詩》曰:「嗟我兄弟,邦人諸友,莫肯念亂,誰無父母!

傳》曰:「嫠婦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隕,為將及焉。」此固四萬萬人之所同也。

彼猶太之種,迫逐於歐東,非洲之奴,充斥於大地,嗚呼!夫非猶是人類也歟!

2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長了,課本原話忘了,一下是提供給你參考。

1.甲午戰敗,在中國面臨著被列強瓜分而亡國滅種的危險下提出;

2.實行君主立憲制,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進行資產階級改革;

3.聯合考生進行「公車上書」 積極奔走遊說** 開辦學堂 創辦了報刊宣傳變法 上書光緒帝等等。

3樓:匿名使用者

中日甲午戰爭後,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

主張維新變法。

參與「公車上書」,參與發行《萬國公報》,積極參加維新變法活動。

"變者,天下之公理也"變具體指什麼

4樓:達興老師聊教育

變者,天下之公理也的變指的是:變通。

出處:清·梁啟超《變法通議》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白話釋義:法律是治安天下的**,變通,是天下不變的道理。

變拼音:biàn

釋義:1、和原來不同;變化;改變。

2、改變(性質、狀態);變成。

3、使改變。

4、能變化的;已變化的。

5、變賣。6、變通:通權達變。

7、有重大影響的突然變化。

8、指變文:目連~。

9、姓。漢字筆畫:

1、變口[biàn kǒu]

北方曲藝表演中稱運用各地方言為變口。

2、變化[biàn huà]

事物在形態上或本質上產生新的狀況。

3、變易[biàn yì]

改變;變化。

4、漸變[jiàn biàn]

指事物逐漸的不顯著的變化。

5、變質[biàn zhì]

人的思想或事物的本質變得與原來不同(多指向壞的方面轉變)。

5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商鞅的話 變是指變法別把整句話割裂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法律是君王用來約束人民的**,變法是可以讓法律變得更加強大的手段。

6樓:匿名使用者

梁啟超 說: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法律是治安天下的**,)變通(變法),是天下不變的道理。

7樓:匿名使用者

變指變法,但我對話的出處有意見用逗號分開是梁啟超的話,連住就是商鞅的話。

"變者,天下之公理也"是那個政治派別的主張.代表人物是...

8樓:網友

這是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提出的。

9樓:親愛的小小芙

利用孔子的外衣來改革,這句話是康有為說的,是維新派。

變者,天下之公理也。翻譯

10樓:網友

梁啟超 說: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法律是治安天下的**,)變通,是天下不變的道理。

變革,是社會發展、前進必然要經歷的過程,世界上任何乙個國家的發展都由變革而起。

11樓:摩羯燁

變通,是天下不變的道理。

察今「見瓶水之冰,而之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這裡的之是什麼意思啊

見瓶水之冰 的 而之 到 動詞,表示從 瓶水之冰 說到 天下之寒 天下之寒 的 魚鱉之藏也 助詞 與 何陋之有 的 之 相同 表示有何陋,這裡指 藏魚鱉 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 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 是什麼意思 譯文 所以觀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陽 月亮的執行,早晚和...

請賞析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子夏在這裡通過 君子有三變 的論述,是給君子們怎樣把握 莊嚴 和 和藹 的度樹立了乙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 理性原則 也就是說該莊嚴的時候就要莊嚴,該和藹的時候就要和藹,該不該的判定標準是 理性原則 所以子夏說的看起來的三變,本質上依然是一以貫之的不變。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時常看到管理者有許...

「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周勃為何能被劉邦如此看重

其次,周勃為人忠厚。周勃早年是以編織養蠶的器具為生,忠厚老實,也有什麼文化。相比心眼可多的蕭何張良,沒文化的周勃更加讓劉邦放心。周勃知進退主要體現在兩件事,第一件 劉邦死後,呂后要封娘家人呂氏為王,當時呂后掌握政權,問周勃和陳平可不可以?周勃陳平說 今太后稱制,欲王於弟諸呂,無所不可。意思說你想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