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子夏在這裡通過「君子有三變」的論述,是給君子們怎樣把握「莊嚴」和「和藹」的度樹立了乙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理性原則」,也就是說該莊嚴的時候就要莊嚴,該和藹的時候就要和藹,該不該的判定標準是「理性原則」。所以子夏說的看起來的三變,本質上依然是一以貫之的不變。
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時常看到管理者有許多「兩變」:對上司的態度一變,對部下的態度又一變。上司在場時工作態度一變,上司不在場時工作態度又一變。
聽到表揚時一變,聽到批評時又一變。面對贊同意見時一變,面對反對意見時又一變。正如孔子在《論語》中所說的那樣: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13.26』,意思是說,「君子安祥而不傲慢,小人則傲慢而內心不安。
」小人為什麼表面上很傲慢,內心卻不安呢?因為小人往往需要根據物件而經常調整自己,而君子卻一視同仁。
絕大多數管理者、尤其是剛剛踏上管理者崗位的管理者,往往都面對該以怎樣的心態與人相處的困惑。太隨和了,擔心別人說自己說話缺乏權威,讓人輕視,太嚴肅了,又擔心別人說自己說話官腔官調,讓人反感。在批評部下時,如果你說話的語氣太過溫和,擔心部下誤會你好說話,因而無法認真反省錯誤;如果你說話的語氣太過嚴厲,又擔心部下誤會你太苛刻,因而對你產生牴觸情緒。
進一步的思考是:在管理和培養部下的時候,究竟是多批評些好呢?還是多表揚些好呢?
批評多了,可能會打擊部下的自信心,部下會誤以為在上司的眼裡自己怎樣都做不好,因而挫傷了繼續提高的熱情;表揚多了,可能會削弱部下的反省心,部下會誤以為在上司的眼裡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因而失去了繼續提高的慾望。
仔細分析一下這些困惑就不難發現,這些困惑和擔心都是將管理的著眼點放在別了人身上,即別人怎樣,我將怎樣。這樣不但操作起來比較難,效果往往也很難把握。所以操作起來比較容易,又比較有效果的做法是、將管理的著眼點放在自己身上。
怎樣將管理的著眼點放在自己的身上呢?用范仲淹在《樂陽樓記》中的千古名句來說,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通俗點說就是以平常心待之,以不變應萬變。
不管自己在擔當管理職位之前和之後,待人接物的心態都不要有什麼太大的改變,不管是面對上司還是下級也都一視同仁,這樣也能同時獲得上司和下級的好感。俗話說得好,「誠於中而形於外」,只要內心充滿了對別人的尊重、寬容和一視同仁,言談舉止也就會流暢得體、這些困惑也就自然雲消霧散了。
管理者能否做到「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呢?我想如果有心,也是不難做到的。
管理者在工作中要不拘言笑,否則有失莊重。在工作中與人對話時要盡量平靜溫和,即使是批評對方,也要盡量溫和平靜,切忌以憤怒亢奮的語氣與人對話。在工作中的對話要有原則性,該堅持的要堅持,該批評的要批評。
《論語》中對孔子的評價是「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⒎38』,意思是說,孔子溫和而嚴肅、威嚴而不暴烈、誠敬而安祥。
也許有人會擔心,如果乙個人修煉到了這樣的境界會不會太沒有情趣了?有這個可能,但是作為乙個管理者在工作中必須如此,也就是說必須學會控制你的情緒。為了增加你的情趣、調節你的心理,所以需要將上班和下班區別開來。
或者,正是因為在上班時間內如此缺乏情趣,下了班之後的各種娛樂和消遣才會讓我們覺得那麼趣味無窮,才能消除我們工作中的疲勞。也正因為如此,許多外資企業每年都要專門安排管理人員、職工、甚至還包括職工家屬一起聚會旅遊等。
2樓:祈水蓉函洋
這是子夏形容其老師孔子的一句話
譯文:子夏說:「君子給人的印象有三種變化:遠遠望去,莊嚴可畏;跟他接近,溫和可親;聽他說話,嚴厲不苟。」
賞析:本節子夏闡述了作為君子所應具有的儀容與氣質。
點評:今時今日,課堂上表現得溫和、幽默有親和力的教師更受歡迎。
3樓:匿名使用者
說的是君子有三種令人起敬的風格:看起來很嚴肅,和他相處之後也很溫和,聽他的言行也很有威懾力。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這句話怎麼理解?請哪位高人舉例告之。
4樓:solely時瀲
此章描述乙個君子的容顏氣
度,三種變化,並不是君子的本身變化,而是從交往者與君子的關係逐漸接近的角度來說的。這一段話是一幅形神兼備的學生心目中的孔子的畫像。
5樓:孤獨患者°灣坺
子夏曰: 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今譯]子夏說:「君子在別人看來彷彿會有三種變化:遠看他的樣子覺得莊嚴可怕,靠近他又覺得和藹可親,聽他說話又覺得理性嚴厲。
」 德國和義大利在地理位置上雖然相距很近,但是這兩個民族的性格卻相差很遠,德國人做事以嚴謹刻板聞名,義大利人以待人熱情奔放聞名。所以,德國人對義大利人的評價是:「你非常令人可親,但是無法令人可敬。
」,義大利人對德國人的評價是:「你非常令人可敬,但是無法令人可親。」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嚴謹還是隨意,不管是嚴肅還是活潑,都各有優劣。
子夏在這裡通過「君子有三變」的論述,是給君子們怎樣把握「莊嚴」和「和藹」的度樹立了乙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理性原則」,也就是說該莊嚴的時候就要莊嚴,該和藹的時候就要和藹,該不該的判定標準是「理性原則」。所以子夏說的看起來的三變,本質上依然是一以貫之的不變。 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時常看到管理者有許多「兩變」:
對上司的態度一變,對部下的態度又一變。上司在場時工作態度一變,上司不在場時工作態度又一變。聽到表揚時一變,聽到批評時又一變。
面對贊同意見時一變,面對反對意見時又一變。正如孔子在《論語》中所說的那樣: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 『子路13.26』,意思是說,「君子安祥而不傲慢,小人則傲慢而內心不安。」 小人為什麼表面上很傲慢,內心卻不安呢?
因為小人往往需要根據物件而經常調整自己,而君子卻一視同仁。 絕大多數管理者、尤其是剛剛踏上管理者崗位的管理者,往往都面對該以怎樣的心態與人相處的困惑。太隨和了,擔心別人說自己說話缺乏權威,讓人輕視,太嚴肅了,又擔心別人說自己說話官腔官調,讓人反感。
在批評部下時,如果你說話的語氣太過溫和,擔心部下誤會你好說話,因而無法認真反省錯誤;如果你說話的語氣太過嚴厲,又擔心部下誤會你太苛刻,因而對你產生牴觸情緒。進一步的思考是:在管理和培養部下的時候,究竟是多批評些好呢?
還是多表揚些好呢?批評多了,可能會打擊部下的自信心,部下會誤以為在上司的眼裡自己怎樣都做不好,因而挫傷了繼續提高的熱情;表揚多了,可能會削弱部下的反省心,部下會誤以為在上司的眼裡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因而失去了繼續提高的慾望。 仔細分析一下這些困惑就不難發現,這些困惑和擔心都是將管理的著眼點放在別了人身上,即別人怎樣,我將怎樣。
這樣不但操作起來比較難,效果往往也很難把握。所以操作起來比較容易,又比較有效果的做法是、將管理的著眼點放在自己身上。怎樣將管理的著眼點放在自己的身上呢?
用范仲淹在《樂陽樓記》中的千古名句來說,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通俗點說就是以平常心待之,以不變應萬變。不管自己在擔當管理職位之前和之後,待人接物的心態都不要有什麼太大的改變,不管是面對上司還是下級也都一視同仁,這樣也能同時獲得上司和下級的好感。
俗話說得好,「誠於中而形於外」,只要內心充滿了對別人的尊重、寬容和一視同仁,言談舉止也就會流暢得體、這些困惑也就自然雲消霧散了。 管理者能否做到「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呢?
我想如果有心,也是不難做到的。管理者在工作中要不拘言笑,否則有失莊重。在工作中與人對話時要盡量平靜溫和,即使是批評對方,也要盡量溫和平靜,切忌以憤怒亢奮的語氣與人對話。
在工作中的對話要有原則性,該堅持的要堅持,該批評的要批評。《論語》中對孔子的評價是「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述而⒎38』,意思是說,孔子溫和而嚴肅、威嚴而不暴烈、誠敬而安祥。
也許有人會擔心,如果乙個人修煉到了這樣的境界會不會太沒有情趣了?有這個可能,但是作為乙個管理者在工作中必須如此,也就是說必須學會控制你的情緒。為了增加你的情趣、調節你的心理,所以需要將上班和下班區別開來。
或者,正是因為在上班時間內如此缺乏情趣,下了班之後的各種娛樂和消遣才會讓我們覺得那麼趣味無窮,才能消除我們工作中的疲勞。也正因為如此,許多外資企業每年都要專門安排管理人員、職工、甚至還包括職工家屬一起聚會旅遊等。 許多企業都給職工配發工作服,但是對於工作服的作用,許多管理者並不清楚,因此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在乙個企業中,往往穿工作服的都是車間工作人員,管理人員,以及辦公室後勤人員等都不穿工作服。
因為他們覺得,穿工作服只是為了安全防塵等。其實,工作服還有乙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隨時提醒自己:我們現在是處於工作狀態。
所以在管理規範的企業,從總經理到普通員工,每個人的工作服都穿戴整齊,即使在工作時間出差,也是穿戴工作服出去。 在管理規範的外資企業,不但要求每個工作中的人都穿戴好工作服,而且許多企業為了能一眼就分清每個人在企業中的管理職位和工種,會設計不同的工作服。比如將質量管理人員的工作服和製造車間的工作服相區別,將班組長的工作服與普通員工的工作服相區別,將維修保養人員的工作服與流水線上的工作服相區別。
將辦公室的管理人員與製造部門的工作服相區別等。還會要求職工在工作時間內,以管理職位相稱呼。這些也都是為了隨時提醒每個工作中的人員所擔負的責任。
當然,如此區別不同的工作服,還有利於現場管理,可以有效防止職工在工作時間內串崗、擅自離崗等。 工作服除了在工作中的防塵、安全、標識之外,還提醒每個職工自己是處於工作狀態,當你穿著工作服走出企業的時候,你還代表著企業的形象。
6樓:憶安顏
子夏說:「君子在外人看來似有三種變化:遠遠望著,莊嚴可畏;靠近他來,溫和可親;聽他說話,嚴厲不苟。」
【注釋】
儼然,貌之庄。溫,色之和。厲,辭之確。
即,接近義。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仁德渾然。望之儼然,禮之存。
即之也溫,仁之著。聽其言厲,義之髮。人之接之,若見其有變,君子實無變。
拓展資料
子夏,姓卜名商,衛國溫人,是孔子晚年的得意**之一。子夏是繼孔子之後,系統傳授儒家經典的第一人,對儒家文獻的流傳和學術思想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被後世譽為傳經之鼻祖。
子夏還在儒家思想的發展和創新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他晚年時,到魏國西河一帶教學,開創的「西河學派」培育出大批經國治世的良材,並成為前期法家成長的搖籃。子夏在傳播儒家經典、發揚儒家學說、繼承和發展孔子思想,以及培育具有法家特色的**等方面都貢獻卓著。
元曰王安石原文和詩句賞析,《元曰》古詩全文
元日古詩全文 爆竹聲中一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062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從思想內容上看,詩人分明是在寫新春佳節永珍更新與萬家歡樂的動人景象的。但這並非主要的,詩人所要表達的,主要是他進行改革後社會出現的新氣象,...
王安石《示長安君》的賞析,《梅花》 王安石 解釋,賞析
示長安君 王安石 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 草草杯盤共笑語 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 欲問後期 何日是,寄書應見雁南征 說明 這首詩大約是作者出使遼國臨行時寫的。詩裡只是一些家常閒話,情意卻非常親切真摯。解釋 示長安君 寫給長安君看。王淑文,是作者的大妹妹,受到了長安縣君...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女是什麼意思
紹傲 譯文 孔子對子夏說 你要做高尚的儒者,不要做以儒為職業的小人物。論語 雍也 論語 雍也第六 子謂子夏曰 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譯文 論語 第六部分 雍也 孔子對子夏說 你要做高尚的儒者,不要做以儒為職業的小人物。 使命踐行者焦竣 孔子之學,自從顏回先去後,並無繼者,後借孔子之名而惑世者,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