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英《蘇東坡》裡開頭的那首《西江月》怎麼寫的

2025-03-13 05:40:19 字數 3491 閱讀 6111

1樓:匿名使用者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蠢埋廳。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液拆。

舊時帶隱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西江月》――蘇軾

2樓:成大文化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蘇軾的一生是漂潑的一生,嚐盡悲歡離合,看遍陰晴圓缺,此時的蘇軾已經不再是蘇軾,頓悟了人生如夢的現實究竟,內心一片悽風苦海。

想飲酒暢懷,卻發現只有明月相伴,拿著酒杯對著北方友人方向憂傷地望了又望,親愛的朋友何時才能共飲杯中酒啊?

紅塵如夢,一切都像是假的,不可思議又無能為力,這種感覺真是愁煞了詩人,也愁煞了世人,我想憂愁的不止蘇老爺子一人,可能天下人都一樣吧,也就是所謂的紅塵難逃命運,處於這個荒誕巨大的現實機器中,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吧……

但是不管生存環境如何,人生多麼不如意,日本老太太說的好:還是要好好吃飯呀。

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這不是愚蠢,這是多麼偉大的情懷,看透了生活的真相仍然熱愛生活,這才是英雄主義,這才是我們應該有的生活態度,畢竟來世一遭,應該活出點精彩啊。

風雨人生路,狂奔吧。

你是我的英雄。

《西江月》抒發了蘇軾的什麼思想感情

3樓:得書文化

西江月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碰塵。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笑跡禪北望州賀。

這首詞反映了作者謫居後的苦悶心情,詞調較為低沉、哀惋,充滿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嘆。

蘇軾《西江月》賞析

4樓:匿名使用者

西江月》背景及其思想感情:

蘇軾的這首詞寫在他被貶黃州的時候。在這首詞中,蘇軾以「中秋」這一深具情感意義的節日為背景,抒寫了遠貶黃州的孤獨悲苦的心情,同時又在感嘆時間的流逝中,表達出對人生歷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對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戀。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圍的營造中,我們可以見到豪放詞人蘇東坡在曠達超然背後悲情婉約的一面。

蘇軾這首詞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但這種哲理意味是通過營造乙個完美的審美意境傳達出來的。我們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與空寂的長廊,孤獨的詞人身影與孤獨的黯淡燈光,以及由此流露出來的詞人深沉的人生思考與真摯的人世之戀,我們並不感覺到說理、議論的空洞與枯燥,而是為詞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動,然後體驗出作者蘊含於詞中的哲理趣味。

另外,蘇軾是宋代豪放詞派的代表詞人,然而這首詞風格柔婉,可以看出蘇軾的詞風也有悲情婉約的一面,這種哀怨隱忍之作更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蘇軾《西江月》全文、賞析、意思3個要求。

5樓:墨海愚者

《西江月。平山堂》原文: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譯文:我第三次經過平山堂時,前半生已在彈指聲中過去。十來年沒見老仙翁了,只有牆上他的墨跡,仍是那樣氣勢雄渾,猶如龍飛蛇舞。

我在堂前「歐公柳」下寫下這首詞,悼念文壇英傑,故揚州太守歐陽修。別說人死後萬事皆空,縱然是活在世上,也不過是一場大夢呀!

賞析:平山堂位於揚州西北的大明寺側,乃歐陽修於西元1048年(慶曆八年)知揚州時所建。西元1079年(宋神宗元豐二年)四月,蘇軾自徐州調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經過平山堂。

這時距蘇軾和其恩師歐陽修最後一次見面已達九年,而歐陽修也已逝世八年。適逢自己政治處境艱難,蘇軾為重遊故地、緬懷恩師而作的這首詞,自然會有撫今追昔的萬千感慨。

詞的上片寫瞻仰歐詞手跡而生的感慨。作者對他的恩師歐陽修懷有深摯的情誼,此刻置身於歐公所建的平山堂,自然思緒萬千。詞的下片寫聽唱歐詞而生感慨,道出緬懷之情。

蘇軾受佛家思想影響頗深,習慣用佛家的色空觀念看待事物。白居易詩云「百年隨手過,萬事轉頭空」,蘇軾則更進一步認識到「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是夢。」

這種對整體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這種攜帶某種禪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著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蘇詞中傳達的這種獨特的人生態度,是解讀其作品的關鍵所在。

急!西江月(蘇軾)的內容重點

6樓:金色盛典歷史

西江月 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 人生幾度秋涼。 夜來風葉已鳴廊, 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雲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 把盞悽然北望。 【作者簡介】 蘇軾(公元 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博學多才,詩詞文章書法繪畫,無一不精。

文章屬「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以詩為詞,開創了豪放清曠的詞派,對後世的文學有巨大影響。 【字句淺釋】 蘇軾因「烏臺詩案」入獄,事後貶液碼廳謫黃州,過著近似流放的生活。

此詞寫於受貶後的第乙個中秋夜。世事:世間的事情。

幾度:幾次。新涼:

這裡指清新涼爽的中秋氣候。廊:屋簷下的過道,或者的有頂的過道。

妨:妨礙。孤光:

這裡指月光,但帶有作者孤獨感的色彩。盞:小杯子,這裡指酒杯。

北望:望著北方,隱含著仰望皇上之意。 【全詞串講】 世間萬事總好像一場大夢一鬧隱樣, 人生有多少佳節如此清新涼爽?

到了晚上,風聲和葉聲颯颯滿房廊, 又想起眉頭和兩鬢斑白如秋霜。 酒雖然便宜,但客人卻很稀少, 月兒太明亮,就有浮雲來遮擋。 誰解我孤獨,與我共賞中秋明月光?

我眼望北方,手舉酒杯心淒涼。 【言外之意】 全詞語言平易,但卻情深意長、富於哲理。只是在悟到「世事一場大夢」之後,卻還「悽然北望」,捨不得走出夢境,也就更找不到走出來的路了。

負罪放逐,過著流放似的生活,過去的朋友和周圍的人都回避著自己。在中秋節的晚上乙個人孤單單地倍感淒涼。於是咀嚼人生,沉思默想,頗有模做感悟:

人一倒黴了,有酒也沒有人肯來喝,世態炎涼令人感傷;光明磊落、行高於眾,反而招來小人的妒忌和陷害,這小人當道的社會豈能長久?人生能有多少象中秋這樣的佳節良辰?一轉眼眉毛頭髮都白了,卻落得這樣孤獨寂寞,這紅塵中混跡一生,還不和夢遊一樣麼?

參考: blog

蘇軾的《西江月》原文是什麼?

7樓:網友

西江月·梅花宋代: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譯文

玉潔冰清的風骨是自然的,**會去理會那些瘴霧,它自有一種仙人的風度。海上之仙人時不時派遣來探視芬芳的花叢,那倒掛著綠羽裝點的鳳兒。

它的素色面容施鉛粉還怕弄髒,就算雨雪洗去妝色也不會褪去那朱唇樣的紅色。高尚的情操已經追隨向曉雲的天空,就不會想到與梨花有同一種夢想。

賞析

這首詞明為詠梅,暗為悼亡,是蘇軾為悼念毅然隨自己貶謫嶺南惠州的侍妾朝雲而作。詞中所描寫的惠州梅花,實為朝雲美麗的姿容和高潔的人品的化身。

閱讀題喜歡蘇東坡答案,蘇東坡傳(節選)林語堂 閱讀題答案?

1.說說文章開頭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答 用中國其他文人與蘇東坡進行對比,突出蘇東坡耀眼的光芒 渲染對蘇東坡的喜愛,為下文的做好了感情上的鋪墊。2.綜觀全文,作者喜歡蘇東坡並為他傾倒的原因是什麼?答 才華蓋世 詩文成就 性格極富魅力 原文智慧型又仁厚 既曠達又幽默 既儒雅又豪放 既富於正義又富於...

關於蘇東坡的故事,關於蘇東坡的所有故事

對聯 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關於蘇東坡的所有故事 道化童蒙 蘇軾 蘇轍兄弟少年時在家鄉今四川省眉縣天慶觀讀書,他們的啟蒙老師是道士張易簡。50 當時張易簡道長收的學生有幾百人,蘇軾是倍受張道長青睞的學生之一,另乙個是後來載入 仙鑑 的知名道士陳太初。51 據東坡 志林 記載,在蘇軾被貶...

蘇東坡寫了哪些詞?蘇東坡為什麼屢屢遭貶

蘇東坡屢屢遭貶的原因應該是政治原因,他和當時先後2大執政領袖王安石還有司馬光都存在政治的分歧,形象的說,王是極左,司馬是極右。反觀他應當是最清理的。遺憾的,在那樣一個政治經濟都高度發達的時代,他沒有能發揮出他的才幹,我一直想如果那時候是他改革,或許北宋的歷史會有些改觀。個人從初中時候,就比較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