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道德情感發展的重要內容

2025-03-14 01:45:22 字數 4254 閱讀 9555

1樓:船帆煇

小學兒童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新的集體生活中發展起來的。班集體和少先隊集體在小學兒童道德情感的形成和發展上起著主要的作用。兒童在集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和實現共同的目標,逐漸意識到個人和集體、和祖國的關係,並在學習等日常活動中產生了愛國主義情感、集體榮譽感、義務感、責任感、正義感等。

我國心理學家對小學兒童的道德情感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研究,主要涉及愛國主義、良心、榮譽、義務和幸福等五個道德情感範疇,並將道德情感的發展劃分了五個水平:(1)自然的、直接的情感;(2)由對直接的個人得失的**引起的情感;(3)不是個人意願,而是按照社會反應行動的情感;(4)不管自團仿願與否,由必須遵守道德行為準則的外部作用力引起的情感;(5)以已被內化並結握或鎮合成為自我的抽象道德觀念為依據,不僅是自覺的,而且已成為一種激勵的力段粗量。

2樓:泅藍青春

學前兒童道德情感發展的重要內配簡謹,學前兒童就應該教咐備他關心小朋友,愛護小朋友,不要小朋友打培基仗,完了,還要好好的學習。

試述幼兒道德發展的特點有哪些?

3樓:塔濱海

幼兒教育是我國發展的最關鍵的教育,以引導為主。

4樓:教育達人娜娜老師

幼兒道德發展的特點一般是根據社會的發展來的,一般是有規律可循的。

5樓:萊開

你可以你教給幼兒一些知識,比如說遇到人要有禮貌,或者說幫助別人一起過馬路,這種道德觀點都是要告訴他們的。

6樓:喬兵

是講述了發展的特點有哪些?又是講述的道德發展有很多呀,比如說那個老師的素質問題。

7樓:aa我愛我家

努努爾的一些發展道路發展的觀念有什麼特點有哪些應該來說幼兒都是小的時候都是比較好的,一般來說在人的生活性本善就是這個道理。

8樓:情感教育老師

人之初性本善,幼兒道德發展的特點是小時候都是善良的。

9樓:心的距離

幼兒道德的發展,幼兒到還處於對道德無意識的這種階段的特點,所以很多都是懵懂無知的。

10樓:宋蒸

幼兒道德的發展的特點有很多,通過不同的表達。

11樓:出群

幼兒園道德發展特點有很好的作用。

12樓:亥夏侯戎

試述幼兒道德發展的特點有很多。聰明伶俐。活潑可愛。

13樓:王筱老師

特點要按照他那個幼兒的那個引導性來引導性好了,他的那個發展就好啦。

14樓:網友

幼兒道德發展主要是看人是大的,是如何培養他的,如何引導他的。

15樓:網友

特別幼兒園道德發展特點是非常規範的。

16樓:袁靜

人的頭髮的特點有哪些?我感覺幼兒園道德發展的特點是必須以人為本,對他們好。

17樓:網友

宿舍而幼兒道德發展的特點,我認為首先就是要培養他們乙個做人的。

18樓:也許我是一道微光

發展特點,因為不緊,年齡可出現,他一開始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就會發現。

19樓:七夏

試述幼兒道德發展的特點有哪些。這個特點就不太清楚了,可以到網上去查一下。

20樓:網友

不要道德發展的特點,有哪些呢?肯定哪些都有了。

21樓:笑傲江湖

試試又是說幼兒道德發展的特點有哪些我認為你可以從他的。

22樓:大仙爾兒

嗯,是四所幼兒園到底發財的發點發展掉,他也有哪些?

學前兒童道德情感發展的特點

23樓:活寶佳佳

從總體來分析,幼兒道德品質的發展有以下三個特點:

在幼兒期,兒童沒有形成獨立的道德判斷標準,他們判斷是非的標準來自家長,家長說對的,兒童也會傾向於說對;家長說錯,兒童也會傾向於說錯。

只注意行為的外部結果,不考慮行為的內在動機。比如兩個孩子都打碎了碟子,乙個是因為幫母親做事,打碎了三個碟子,乙個是因為偷吃零食,打碎了兩個碟子。在讓兒童做道德判斷時,兒童會認為打碎碟子多的那個孩子錯了。

兒童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還帶有很大的表面性、具體性,並易受情境的暗示。因此他們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均缺乏穩定性。

24樓:月影含秉

學前兒童道德情感有自身的特點。

我們對此要加強研究。

兒童的道德發展

25樓:溫嶼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孩子可以學習不好,但一定不能品德不好胡稿舉」。 可以看出,在我們的生活褲碧中, 德育 是排首位的,那麼我們如何能更好地促進兒童的道德發展呢?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

科爾伯格是美國發展心理學家,他開創了「 道德兩難故事法」 ,來研究兒童的道德認知發展。

他依據 兒童不同的年齡 以及對道德的判斷,將其分為「三水平」,每個水平又包括兩個階段。於是他提出了「 三水平六階段」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

內容如下:這一時期的兒童,是依據行為的後果來判斷其行為的好壞程度,他們遵守規則,只是因為避免懲罰。

他們會認為受表揚的行為就是好的,而受懲罰的行為就是壞的,因此,這一階段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準則的概念。

這一階段,兒童會為了獲得獎賞或滿足個人的需要而遵從規則。

他們認為如果行為者最終受益,那麼為別人效勞就是對的。即對自己有利就是好的,對自己不利就是不好的。

此階段,也稱為 「好孩子」 定向階段,兒童會尊重大多數人的意見,避免非議。他們會重視自己在父母,老師和朋友眼中的形象,希望自己是他們眼中的「好孩子」。

這時兒童注意的中心則是維護社會秩序,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應當承擔社會的義務和職責,而判斷道德行為的好壞,就是要看他是否符合社會秩序的準則。

他們認為,道德推理就具有靈活性,並不認為法律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法律不符合人們的需要,是可以改變的。

此時,他們已將道德原則 內化為 他們的 自覺追求 ,規則已不再是外在的評判標準,而決定的標準來自於自身的良心。

他們認為,應該運用適合各種情況的道德準則和普遍的公正原則,作為道德判斷的依據。

根據科爾伯格的道敬逗德理論,我們可以看出,兒童在道德發展的過程中,不同的年齡有著不同的發展水平,具有一定的順序性,不可顛倒。

每個兒童的性格,智力具有不同差異性,對道德的認知也有早有晚。

因此,我們在進行道德教育時,應該遵循這些原則。

讓兒童多接觸一些 道德環境 和 道德兩難的問題 ,可以進一步提高兒童的 道德敏感度 和 道德推理能力。

我認為,不管是作為老師,還是作為家長,都可以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可以更好地瞭解 人 或者 兒童 。

學習了這個理論,讓我們對兒童的道德認知有了一定的瞭解,也有助於我們對兒童的教育。

兒童道德發展階段

26樓:海龜愛生活

他律到自律的四個階段分別是自我中心階段、權威階段、可逆性階段、公正階段。

自我空明中心階段:

也叫前道德階段,該階段的兒童缺乏一種按照規則來規範自身行為的自覺性,例如在親子關係、同伴關係以及價值判斷等方面都會表現出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

權威階念襲段仔虧兄:

或者叫他律道德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常表現出對外在權威的絕對順從,會把權威的規則認為是絕對的,且不能改變的。

可逆性階段:

也就是初步自律道德階段,在該階段,許多兒童的思維逐漸具有守恆性、可逆性,他們會認為規則是可以改變的,從而逐漸從他律轉向自律。

公正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他們的公正觀念有了一定的發展,他們的道德觀念主要傾向於公正、公平。

幼兒道德情感發展的三個時期依次為(  )。

27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b幼兒的道德情感發展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即道德情感的正空原倫舉畢瞎理狀態時期(0歲~1.數伏5歲或2歲)、前道德情感時期(1.5歲或2歲~3歲或4歲)、他律性或尊奉性道德情感時期(4歲~6歲或7歲)。

為什麼說學前兒童的道德發展是建立在社會性發展基礎上的

28樓:

學前兒童的道德發展是建立在社會性發展基礎上的,是社會性發展到一定 階段的產物。

學前兒童的學習特點有哪些,學前兒童的發展特點有哪些?

著名兒童學家維來果茨基說 嬰幼兒源 是按照自己的大綱來學習的,學齡兒童是按照教師的大 綱來學習的,而學齡前兒童則是在把教師的大綱變成適合兒童的大綱的情況下才能學習的。這便是最基本的大家都承認的困難,這就是決定著教師的乙個最困難的任務。我們知道學前兒童有 6個特點 1 學前兒童的學習是一種整體的 生態...

皮亞傑把兒童道德發展的階段劃分為

皮亞傑將兒童的道德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 自我中心階段 或前道德階段 2 5歲 該階段兒童缺乏按規則 規範行為的自覺性,在親子關係 同伴關係 價值判斷等方面均表現出自我中心傾向 第二階段為 權威階段 或他律道德階段 歲 該階段兒童表現出對外在權威絕對尊重和順從,把權威確定的規則看作是絕對的 ...

簡述教師在學前兒童發展中的角色教師在學前兒童發展中擔任怎樣的角色

扮演多重角色,學習時是老師,遊戲時是夥伴,生活中是媽媽。教師在學前兒童發展中擔任怎樣的角色 是幼兒的引導者,幼兒的模仿物件之一,亦是幼兒的尊重的人 學前兒童,那是幼師吧?就是玩伴和陪伴孩子的人 更多的是榜樣的角色。幼兒教師在學前兒童的發展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那你再針對幼兒的角度寫一些啊 包括心理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