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茶葉的起源及其簡介?
1樓:樂觀的高飛
關於茶的起源問題,一直被蒙上神秘色彩。
但最先將此說形之於文字,並加以闡述者首推陸羽。他在《茶經·六之飲》中指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同書《七之事》中又提出「三皇炎帝神農氏」為茶祖的觀點,又引相傳為神農所撰的《神農食經》雲「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以證其說。
南宋著名思想家葉適在其讀書筆記中明確指出,所謂神農發明農業、商業之說,實在不過是漢代易學家的偽造(《習學記言序目》卷四《周易四·繫辭下》)。陸羽曾被譽為茶聖、茶祖、茶仙,《茶經》更被奉為茶學百科全書,但由於其所處時代的認知侷限,留下不少經不起推敲的似是而實非之論,神農發明茶之說,即為典型一例。
提到茶的《本草》,其經歷代傳承,由《唐本草》——開寶本草》——嘉祐本草》——政和本草》一路發展完善,在距今約900年前終於有了里程碑式的定本。但從《神農本經》起至《政和本草》,均無神農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的片言隻字。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條記載竟出於清人孫壁文的偽造。
當代茶學泰斗吳覺農先生在其遺著《茶經述評·前言》中論定:「茶樹原產地是在我國的西南地區,而在戰國以前的歷史條件下,還不可能把西南地區的茶葉傳播到中原地區。至於《茶經》說的春秋時代晏嬰曾食用過茗已不能使人置信;則神農最先使用茶葉之說,就更難以成立了。」
2樓:匿名使用者
茶起源於中國,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最早可以追述到石器時代的炎帝神農氏。根據找到的大量實物證據和文史資料顯示,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飲茶的習慣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人們普遍認同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在歐洲,可笑的英國人說飲茶的習慣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是印度,1823年,乙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所謂的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為茶的發源地在印度。但是有人指出這些茶樹種其實是英國人從中國偷過去栽種的,而且在幾千年的茶歷史中在印度從未發現過有野生茶樹,也沒有人在當地製茶,怎麼這麼巧,侵略東南亞的英國人一來就有野生茶樹了。而且他們都犯了乙個最基本的邏輯錯誤,包括茶樹植物在內的其它植物是一直都存在的,甚至比人類的歷史都要長,不能說**有茶樹,**就是製茶、飲茶的發源地。
人類製茶、飲茶的最早記錄都在中國,最早的茶葉成品實物也在中國。根據可靠地考古發現,中國才是飲茶的真正發源地。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而且年代更為久遠。
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就出土了6000年前的古茶樹,按照英國人的邏輯,浙江的發源地身份就更加可信了。現在中國的野生大茶樹集中在雲南等地,其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茶的起源和傳說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 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
關於茶的成語,關於茶的詩和成語
君子陶陶 1 粗茶淡飯 解釋 粗 粗糙 簡單 淡飯 指飯菜簡單。形容飲食簡單,生活簡樸。出自 宋 黃庭堅 四休導士詩序 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譯文 粗茶淡飯飽了就停,補破遮寒暖休息,三個平二滿過休息,不貪不嫉妒老休息。示例 連頓 也吃不飽。語法 聯合式 作主...
關於普洱茶,關於普洱茶的詩
普洱茶無所謂真與假,所謂真與假是針對某個品牌而言。你說的情況,我覺得是正常現象。因為,紅褐色是普洱茶發酵的正常湯色,上部呈白色是白色煙霧嗎?這是因為水溫過高,產生的白色霧氣。但有一種情況不一樣就是,好的普洱茶,特別是存放有些年份的茶,會有產生白色煙霧,久久不散於茶水表面,那被稱為茶氣。是高品質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