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集體財產。土地補償金可以視作財產繼承嗎?

2025-03-15 07:30:28 字數 3052 閱讀 4629

1樓:粉情要妖格

土地補償費是國家徵收農村集體土地時補償給村集體的,村集體又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分配給喪失承包地的承包農戶家庭,用於對失去耕地農戶的損失補償及安置。而土地補償費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內部進行分配,不是分配給這個家庭中的某乙個人,更不是分配給這個家庭原承包人口中已死亡的人,而是對失地農戶喪失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補償,不屬於承包土地收益。

據此,可以知道徵土地補償款並不屬於遺產,所以不能適用繼承法對徵地補償款補予以分割。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2樓:網友

浙江孫律師:

土地使用權原則上可以繼承,但是農村宅基地有其特殊性 ,需對不同的土地性質做不同處理。

3樓:新華倔老頭

首先應知道土地被徵收補償費國家是這樣補償的。

費用計算: 年公頃產值;假設9萬元 。

土地補償費:佔地公頃(假設10公頃)乘乘(10年)=450萬元。

安置補償費:佔地公頃(假設10公頃)乘乘(20年)=900萬元。

假設)村裡 10公頃被徵土地應得900萬元安置補償費除以全村人口=發放或錢不發放。人員被的安置補償費領取(得到)單位安置。

在土地承包中,有生的不填、死得不去的原則,由於人已經不在世,不能得到安置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各省有各省的發放標準,依據《繼承法》應該由有繼承權的人領取。

4樓:網友

現行繼承法規定的繼承範圍包括。

一) 配偶 (二)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有撫養關係的繼子女 (三) 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係的繼父母 (四) 兄弟姐妹 (五) 祖父母、外祖父母。

對於其他人的親屬在法律上未規定繼承權,因此可能繼承不了!

但如果生活困難,可以通過申請救濟方式繼承一部分;

集體土地使用權能夠繼承嗎

5樓:張麗珍

集體土地使用權培源不能夠繼承。法律規定,繼承人有權繼承的只能是被繼承人因之前承包集體土地而獲得的土地上的承包收益。如果承包的土地為林地,配辯態那麼承包人死亡後,其繼承人可以在承包期限內繼續承包,而不能繼承其使用權。

一、出嫁的女兒對土地是否有繼承權。

出嫁的女兒對土地有繼承權。土地歸國家和集體所有,農村土地承包人依法批准使用承包土地,但沒有。因此,版權農村承包人的土地不屬於個人遺產,不能繼承,只能依法轉讓。

已婚女性依法具有孃家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依法具有孃家村集體土地使用權,與父母屬於以家庭為單位承包集體的,父母死亡後的土地可以由已婚女性和其他家庭成員繼續承包經營;已婚女性戶口已遷出,並在婚居地分包到土地上,或與父母不屬於承包人的,不能將父母死後的土地轉讓給名下使用。

二、農村土地確權後老人去世后土地怎麼變。

農村土地確權後老人去世後,如果土地如果尚在承包期內,與承包人在同一戶口簿上有其他家庭成員的,由其家庭成員續包;沒有其他家庭成員的,由發包方收回再分配。總之,繼承人不得繼承土地,因為土地不是遺產,老人不對其享有所有權。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灶擾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集體土地使用權繼承可以嗎

6樓:張麗珍

集體土地使用權不能繼承。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2、這一規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褲肆仔級人民**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書,確認所有權。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胡汪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設區的市人民**可以對市轄區內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統一登記。

一、宅基地繼承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0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雹辯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這一規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宅基地使用權是一種受限制的用益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法律賦予權利人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但沒有賦予權利人對其土地的經營權和處置權,所以,土地使用權的繼承將受到一定的限制。

集體土地使用權可以繼承嗎

7樓:法師兄法律諮詢

集體土地使用權可以繼承。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而集體土地使用權屬於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法律的規定繼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州念橡法財產。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高鬥三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冊旁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土地補償標準,農村土地徵用補償標準

你好,土地徵收給予被徵收人的補償有土地的補償 地上附著物 安置補助費 青苗補助費及農村村民住宅費等,其中土地的補償和安置補助費是按徵地區片綜合地價來確定的,原則上來說是不能低於被徵收人原有的生活水平。農村土地徵用補償標準 農村土地徵用補償標準最高每畝按照1500元計算。退耕還林 補助1500元 畝,...

集體土地徵收中,墓地遷移了,能要土地補償嗎我們村部分土地被徵收,其中有一大塊墳地,墳墓己遷移到徵

按理說不該拿了,徵地單位已經另買墓地且遷移費已付,等於該土地已做了補償。是否有統一的墳墓拆遷補償標準規定?是的。根據農村土地徵收賠償標準,墳每座補償5000元。1 房屋補償標準 樓房 二層以上 每平方公尺補償3300元。搗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公尺補償2800元。磚瓦房每平方公尺補償2400元。平 草...

土地補償款新增人口有權分配嗎,土地補償款新增人口有權分配嗎

土地屬於集體所有,土地補償款新增人口也就應該有權分配。屬於村民自治的範疇,如果村民會議同意,就可以分配,如果不同意,就無法分配,法律不做調整。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已承包到戶的農村集體所有土地被全部或部分徵收的,其土地補償費以不得低於80 的比例支付給被徵地農戶,其餘部分留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其...